范 博
(遼寧省遼陽水文局,遼寧 遼陽 111000)
遼陽縣水資源總量情勢分析
范 博
(遼寧省遼陽水文局,遼寧 遼陽 111000)
水污染狀況成為了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的影響,亟需對地區水環境質量進行研究。文章通過理論研究、實地調查、查閱規范和相關文獻等綜合研究方法,對遼陽縣水資源總量狀況等情況進行了分析評價研究。通過對分析評價結果進行研究,能夠定性的分析出該地區的水資源總量情況,為今后當地的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和理論指導;對于類似地區的水資源總量評價具有理論指導和借鑒意義。
水資源;水資源總量;水質;變化趨勢;情勢分析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我國的水資源趨嚴重不足。水資源分布東南多、西北少,華北地區缺水更加嚴重,河流地表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國的1/6。然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河流地表水資源污染現象日益嚴重。因此,極有必要對河流地表水資源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控制其進一步污染,不僅能緩解中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現狀,還能夠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經過調查研究分析計算,遼陽縣地區近幾年水資源總量為59868.62 萬 m3,地表水資源量49 372 萬 m3。遼陽縣的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勻,由于地形的作用下,水汽很難以運送到地區上空,局部降水較多。遼陽縣最近幾年降水量極少。流經遼陽縣的主要河流有渾河、渾沙河、太子河、細河、蘭河、湯河、河欄溝河、湯河西支、王家堡子河、八盤嶺河、柳壕河、兵馬河、北地河、南沙河、判甲爐河、楊柳河、運糧河等[2]。各河流都缺乏有效的節水工程,沒有興建大型蓄水工程的條件。在天然狀況下,每年的豐、枯時間段不均,水資源利用率不能得到充分保證。遼陽縣境內的河流較大河流有17條,對這些河流進行相應的技術監測,發現流經城區段的河流污染較嚴重。其河流上游本位水質III類,但是在流經遼陽縣城區,接納了城區的污染水,全年水體污染嚴重,甚至已經超過了V類。其他河流也有大小不同的污染狀況。此外,大型養殖廠污染物排泄的數量大且集中,由于沒有做好相應的環保意識及相應措施,都沒做好無廢污水處理措施,自然排放,給環境,特別是河流帶來了很大污染[3]。由于城鎮人口相對集中,地下水分布不均,遼陽縣水源所在地區的地下水目前已嚴重超采,開采率已達到50%,已經呈超采趨勢。由于太子河貫穿全境,承泄遼陽縣城市污水,當太子河在非汛期時水流量少,這樣會致使分布在太子河兩岸的水源井遭嚴重污染[4]。
本次評價以1982—2015年的水資源總量為數據系列,對各評價分區進行了不同年段水資源總量頻率計算。
2.1 水資源總量計算方法
水資源總量采用下式進行計算:
W=Rs+Pr=R+Pr-Rg
(1)
式中:W為水資源總量,m3;Rs為地表水徑流量,m3;Pr為降水入滲補給量,m3;R為河川徑流量,m3;Rg為降水入滲補給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m3。以1982-2015年系列數據為基礎數據依據,對其均值作為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并形成水資源總量系列進行頻率計算[5],從而形成水資源總量系列。遼陽縣1982—2015年水資源總量見表1。

表1 遼陽縣水資源總量1982—2015年系列成果表 萬m3
2.2 水資源總量與區域分布
2.2.1 水資源總量與分布
水資源總量分布與降水分布趨勢相似,全縣水資源總量為59868.62 萬 m3,頻率20%水資源總量為118886.56 萬 m3,頻率50%水資源總量為74736.28 萬 m3,頻率75%水資源總量為48585.35m3,頻率95%水資源總量為3 4173.29 萬 m3[6]。
2.2.2 水資源總產水深的分布
單位面積的水資源總量為水資源總產水深,即水資源模數,遼陽縣水資源模數為240.88mm[7]。
1)流域分布:兵馬河是水資源模數最大的流域,水資源模數為346.05mm,是全縣平均的1.44倍;其次為北地河,水資源模數為300.58mm;楊柳河水資源模數最小,為97.87mm。
2)行政分區:寒嶺鎮水資源模數為271.89mm,全縣最大,是全縣平均的1.13倍;最小為穆家鎮,水資源模數為191.12mm。
2.3 水資源總量的多年變化與分析
水資源總量的多年變化與地表水資源量變化趨勢相似,但變幅有所減小,可以用水文特征值Cv、Cs等體現,通過對遼陽縣各流域、行政分區水資源總量系列的Cv值分析,變差系數Cv最小值是八會鎮,為0.40;Cv最大值是下達河鄉,為0.76;其余分區一般都在0.50-0.65之間[8]。遼陽縣各地區水資源總量的年變幅用最大、最小倍比來反映,遼陽縣水資源總量最大與最小的比值為9.3。
其中穆家鎮水資源量最大與最小倍比最大,最大與最小倍比為19.6,最小則為首山鎮,最大與最小倍比為4.8,其余比值均在4.8-12.7。水資源總量的多年變化與降水多年變化具有同步性,豐平枯周期的變化為一種不規則的準周期,而且具有不同周期的疊加性,這種年際變化多為3-4a的短周期,消除了3a短周期后,水資源總量與降水的多年變化呈現出7-13a的周期性變化,平均為11a。1982-2015年水資源總量經歷了平、豐、平、枯、豐、平、枯、平、豐的過程,與降水的年際變化具有相同趨勢。80年代全縣平均水資源量為比多年平均值多;90年代全縣平均水資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000—2015年全縣平均水資源量為比多年平均值偏多[9]。
2.4 水資源總量狀況分析
全縣水資源總量深度分布與降水分布具有趨勢相似性。首山鎮水資源總量深為203.83mm,興隆鎮為253.67mm,劉二堡鎮為232.60mm,小北河鎮為240.54mm,唐馬寨鎮為230.62mm,穆家鎮為191.12mm,柳壕鎮為250.54mm,河欄鎮為242.27mm,隆昌鎮為216.10mm,八會鎮為220.74mm,寒嶺鎮為271.89mm,下達河鄉為197.60mm,吉洞峪滿族鄉為238.88mm,甜水滿族鄉為271.18mm,全縣各行政分區都可以滿足此標準[9]。
通過對遼陽縣地表水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分析,該地區河流地表水水質情況基本達標。通過對全縣的水資源總量計算和對水資源總量的分布和水資源總量的多年變化和總量狀況的分析與評價,可以看出全縣的水資源總量基本可以保證適當的人類生活,維持原有的生態系統不退化。同時結果結合遼陽縣地表水污染實際情況,要采取水源地保護、科技措施、污水綜合利用、節約用水、綜合措施等水污染控制措施,為遼陽縣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保證,同時也可為類似地區地表總量情勢分析和總量等控制提供指導和借鑒。
[1]郎俊,孫曉菊,朱茂森.撫順市構建節水型社會的必要性及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2(05):29-30.
[2]于永波.建平縣保護水資源建設節水型社會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1):27-29.
[3]李學森.凌河流域水資源現狀及保護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36-37.
[4]高素麗.遼陽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對策[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1(04):45-47.
[5]凌敏華,陳喜,程勤波,等.地表水與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進展[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0(04):79-84.
[6]柴雅麗,霍延召.朝陽市水資源供需矛盾分析及解決途徑[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44-45.
[7]張紹軍.實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探索[J].水利技術監督,2013(05):23-26.
[8]溫樹成.大伙房水庫水體富營養化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2):31-32.
[9]才慶欣.南票區水資源狀況及開發利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27-29.
1007-7596(2016)11-0021-02
2016-10-14
范博(1983-),男,遼寧遼陽人,工程師,從事水文測驗、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TV21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