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勵亢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淺析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張勵亢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本文通過對比中美課堂學生話語權來尋找我國學生話語權缺失的部分原因。在借鑒西方較為完善的制度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特點來改進教學方法和模式,做到把話語權平均有效地分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話語權;中美課堂;和諧師生關系
在我國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關于課堂師生話語權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良好的師生話語權可以促進教學。課堂上通過溝通實現教學目的,但是話語權的喪失或把握不好話語權的運用,會扼殺師生的創造性,同時也異化了師生關系。課堂上學生話語權的缺失給教師的“雙眼”蒙上了一層“紗”,導致教學目的無法順利完成。
1.1 中國課堂話語權現狀
在應試教育占統治地位的今天,我國多數課堂沒有了“生命的活力”。對于學生來說,本是充滿活力和蓬勃朝氣的年齡段卻因為沉重的課業負擔顯得沒有生氣。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不敢發言的現狀,可能會對自己的弱勢科目表現出更加逆反的心理,但迫于高壓的學習態勢,更害怕自己遺漏重要知識點。比如:在英語的習題課上,有一道選擇題的答案是C,而學生對這道題有質疑,老師即怕耽誤其他題目的講解時間,他們會打壓學生:“標準答案就選C,把他當做一個知識點記憶。”課上他們習慣聽老師講解考試的“重難點”,因為只有這些“重難點”才是他們所追求的。因此,他們在課上的角色顯得過于被動,在他們看來,聽懂了比什么都重要,而發言不是他們的任務。
1.2 國外課堂話語權現狀
美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而不是一味地“啃課本”。上課時,講到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時學生可能會有很多關于這個話題的想法。同時美國課堂上非常嘈雜的課堂紀律比比皆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他們基本不會拘泥于課本,部分學生也會有自己新奇的想法,這些想法甚至超過教師的想法。
2.1 教師方面
教師不能把重點全部集中在傳授知識上,“傳道”也是教師應該有的職責所在。對比中外課堂,可以發現部分中國教師缺乏親和力,并沒有擺正自己和學生的位置關系。在他們看來,學生應該什么都聽從教師指揮,規矩上課,認真學習。他們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現在體罰現象已經大幅度地減少,但是教師當眾訓斥、指責學生的情況還很多見。正是因為害怕課上回答問題錯誤,害怕教師的指責,從而不敢回答問題,他們的課堂話語權就這樣被“剝奪”了。
2.2 課堂模式
學生上課手抱緊、坐正、不許動的課堂模式,在我國形成時間長,目前仍然較為牢固。課堂氣氛常常是呆板、單調、乏味的,學生參與的機會很少。而美國的課堂模式較為多樣化,教師不會過分注重學生上課的姿勢、方式,而是鼓勵學生創新。如果學生和教師能夠成為朋友,學生對教師不會有恐懼心理,課上才能大膽發言,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
3.1 教師方面
教師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增強主體意識。同時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研究課堂,對學情做出準確定位,一切圍繞著學生,增加和學生的溝通機會,增強親和力,處理好自己和學生的關系,讓學生樂于上自己的課。其次,教師不要照本宣科,努力讓自己從傳統的束縛中走出來,只有平等、合作、民主的對話關系才能優化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一位好教師的課堂氣氛是活躍的,既有教師自己講課的聲音又有學生競相討論問題的聲音,這樣的良性循環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3.2 課堂模式
3.2.1 鼓勵學生發言
首先,教師需要把學情分析放在首位,正確定位學生。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有些觀點可能是錯誤的。教師不要指責學生,從另一個角度講“犯錯”也是學生認知水平的真實反映。教師要鼓勵學生犯錯,這樣才能從學習興趣上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話語權,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可以從學生的觀點中總結出問題所在,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這樣才能有效維護和尊重學生的話語權。
3.2.2 創建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就像是一個團隊,教師和學生都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分子,他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和諧、彼此尊重的。只有思想的相互碰撞才能有真知的出現。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提問一些學生感興趣,并和課堂息息相關的話題來供學生討論,這樣才能帶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我國教師應該善于借鑒西方先進、完善的教育模式,并結合自身的特點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如果這一主體失去了發言的權利,課堂將變得呆板,會阻礙我國的素質教育。高效的課堂和良好的話語權是不可分割的,兩者相互促進。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重新定位自己,學習美國課堂的教學長處,結合自身的特點加以改進。課堂是張揚個性,激發生命靈動性,碰撞知識靈感的地方,刻板不應該是它的代名詞。作為教師,要為創建民主、平等、規范的話語權與和諧的課堂氣氛而努力。
[1]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 上海外語教育出社,2009.
[2]叢海燕.論教師話語的失卻與重建[M]. 當代教育論壇,2006.
[3]讓孩子告別怕老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J]. 2005(5).
[4]張靖, 張淑怡.學生評教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再研究[J]. 教學交流,2008(4).
[5]鄭金洲.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J].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6).
(編輯 趙欣宇)
Analysis on How to Buil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ZHANG Likang
(Xin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In this paper, we will find the reason of the students’ missing right of speech in our country by comparing Chinese classroom with American classroom.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the relatively perfect system in the west, combined with our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 It is crucial to make average and effective distribu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 of speech; Chinese and American classroom;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2015-11-23
張勵亢(1988—),女。助教,研究生學歷。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
G712
B
1672-0601(2016)03-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