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巖
(吉林省大安市實驗小學校)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自主學習
◆丁 巖
(吉林省大安市實驗小學校)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低,對于學習尚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一個重點。本文就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具體落實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探討。
新課改 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學習方式
新課改的核心任務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新頒布的課標修訂稿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變化。在新課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務中,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尤其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核心的任務。我們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習方式的轉變,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決策、收集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采用哪些教學策略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呢?下面從教師層面來探討提高語文課堂自主學習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設這樣一種氛圍: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疑就怎么問。因此,我們要以親切的微笑、溫和的語氣、和善的目光使學生消除疑慮,以鼓勵的語言、明白的手勢、適時的點頭使學生放開膽子,以及時的表揚、隨時的贊嘆使學生亮開嗓子,以情境的創設、優生的引路、差生的亮相使學生堅定信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中以平和的心境、穩定的心態提出自己的問題,表示自己的異議,敘述心中的疑惑。
我們許多老師都比較重視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課堂上也經常鼓勵學生提問,然而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比較多、也比較雜,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都可以成為問題的引發點。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及時對學生的問題予以分析、歸類和處理。學生憑借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學習方法能解決的就自行解決,能通過相互交流解決的就商討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我們再做必要的學法指導。
在識字教學中,首先要交給學生識字方法,比如可以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熟帶生、偏旁加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分解部件、編歌謠或順口溜、猜謎語、游戲識字等等,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之后,再逐漸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
再以閱讀教學為例,在指導時應注意教給學生“初讀感知內容、學習生字詞——細讀理清思路、領會內容——精讀抓住重點、品評語言”的讀書方法和“讀、圈、查、分、畫、批”等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具體內容是:一讀。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二圈。用筆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三查。利用字典、詞典找出生字、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找出義項;四分。分析課文的內容、結構、寫作方法、特點,分析課文的段落、重點句子、詞語;五畫。畫出課文中的精彩句子,用得妙的詞語。六批。在用得精彩、準確的詞語、句子旁邊注明其含義、特點、作用以及自己的見解。這樣就使學生讀書不只是讀一讀、看一看就完事,而是讀有目的、讀有方法,越讀越深入,越讀覺得越該讀、越讀越愛讀。
在教給學生方法的同時,“放手”二字尤其重要。在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自由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也可以按自己的認識去體會課文,提出問題。但同時也要注意,對于學生天馬行空、隨心所欲的說,我們應該給予必要的指導和評價以及對文本價值趨向的引導,遷就、縱容學生不著邊際的體悟不是自主學習的真正內涵。課標修訂版在“教學建議”部分,關于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章節中指出,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而2001年版的課標關于這方面的表述則是“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從“創造性地理解”到“正確理解”的遣詞變化,悄然傳遞著教師“教什么”和“怎樣教”等課程實施理念的探尋和皈依,可以說凝聚著十年課改的實踐經驗和價值認知。
面向全體,是最基本的教學原則。在大班額的課堂上,這一點尤為重要,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提問過后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只有幾個孩子舉手就開始點名回答時,時間一久,其他孩子舉手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少,隨著年級的增高,課堂上能主動與老師互動的孩子越來越少,把自己置于邊緣化的孩子越來越多。所以建議大家,提問過后,不妨多給孩子們一點點思考的時間,只有少數幾個人舉手時,先別急,等一等,告訴孩子們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你思考了,你肯定能答出來。給孩子們一點兒信心,一點兒希望,他們才敢舉起猶疑的小手。我試過這個辦法,很管用。
評價具有導向與激勵的功能,新的課改綱要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是改變課程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實踐的功能。”自主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觀、動機、策略、自我監控能力、學業求助能力、學習反思能力等。我們對學生的評價,要激勵、引導、點撥,在學生表述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要肯定學生敢于積極發表意見,又要指出思路要換一換。還要特別注意鼓勵后進學生的主動發言,而且發言的質量上不要有太高的要求。這樣來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的心態進入學習。另外還要給予學生自主評價的機會,評價不是教師的特權,讓學生之間互評,更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總之,西方現代教育思想中的自主學習,作為外來文化的組成部分,對我國新課程理念的形成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我們作為新課改最基層的執行者,還需要多一些理性的反思,少一些盲從,努力追求真實、樸實、踏實的課堂,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愛學、會學,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