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坤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新橋小學)
談小學語文誦讀教學
◆張興坤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新橋小學)
素質教育的實施,令小學語文教學面對著更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整個語文課堂之中所涉及的方面眾多,其中誦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小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興趣的激發,都可以以誦讀教學為途徑,將其變為現實。盡管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承襲著新課改的春風,積極對誦讀教學進行深入研究,但是,教學環節所存在的不足仍值得重視。
小學語文 誦讀教學 實施策略
語文這門課程,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語文教學一般以誦讀為主。通過誦讀式的教學,培養出一大批的文人和大師級的人物,對我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要格外重視誦讀,并將誦讀與實際充分地結合。
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所采用的誦讀形式也不盡相同。作為老師,就是要將不同的文章進行區分,并找出最恰當的方式進行朗讀,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朗讀的效率,還可以定期組織誦讀比賽,增加學生的興趣。
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掌握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上進心,并且特別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組織各種誦讀比賽,還可以結合我國一些傳統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紀念日,如校慶、國慶等,根據這些節日制定主題,從而增加學生的興趣,同時比賽會制造緊張的氣氛,這個過程能輕而易舉的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強烈的想表現自己的欲望。比方說,在春回大地之際,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贊頌春天的美文誦讀,并以班級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古典詩詞整理,現代美文整理等,將所學課本中諸如《春曉》《春夜喜雨》等文章整理出來,之后再通過小組競技等形式進行誦讀。在這里,作為語文教師應當意識到,比賽的主題和方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制定,通過此種方式增加學生對誦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以達到誦讀最本質的目的。
小學生有著活潑的性格特征,他們喜歡形象化的知識內容,樂于感受和自身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情境,因此,語文教師便可以借助這一特點,設計出與小學生認知實際相吻合的誦讀情境。
強化誦讀教學,應當符合小學生現實情況。因為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記憶能力、文化素養和其所掌握的知識量都不盡相同,而且對不同類型文章的喜好也不一樣,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給他們選擇不同的誦讀內容,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要多收集不同的素材。在誦讀過程中,不能強制學生誦讀不喜歡的內容,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喪失了誦讀的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誦讀還可以結合背景音樂,襯托誦讀的內容。一些文章意境唯美,富有情趣,語句朗朗上口,這些文章若是加上背景音樂可謂是如虎添翼。當然,背景音樂的選擇并不是盲目的,選擇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文章的旋律和感情,音樂的節奏也要與文章的語句相適宜,才能更好的襯托誦讀的效果。不過在誦讀的過程中,背景音樂的聲音要相對小一些,以免搶了誦讀的風頭,主次顛倒。
小學生的記憶力非常的好,不過好玩會應影響他們的學習,單單只是枯燥的灌輸知識、反復地誦讀起不到好的效果,還會使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與樂要充分地結合,通過這種方法,增加學生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做到與世隔絕,所以任何時候都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不同的環境會對我們產生不同的影響。古有孟母三遷,我們可以看出,好的環境引導我們向積極的方向,反之,不好的環境對我們是不利的。
所以說,作為老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誦讀環境,這樣才能更好的貫徹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好的誦讀環境,有誦讀的氣氛,更加詩情畫意,只有在這種情境中,才能加深他們對誦讀內容的理解,增加他們的興趣,通過誦讀,能夠體會到其帶來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悅,這個成功的過程還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舉例說,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叫《秋天》,老師在教授這篇文章時,可以運用現代教育的多媒體設備通過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秋天的美景。秋天特有的美景很多,如碩果累累的果樹,一片金黃的麥田,紅于二月花的楓葉等,通過這些代表秋天的圖片,設定了一個美麗的情境,能讓學生更加理解秋天,進入秋天,再結合這篇文章的情景,對作者所表達的感情能理解的更加透徹,在誦讀的時候,也能更好把握自己的感情,以達到好的誦讀效果。
在小學的課程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而誦讀是學習語文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好的誦讀習慣,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這門課程,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
[1]趙加琛.學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探索,2012,(02):43-45.
[2]裴麗麗.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閱讀,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