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喜學
(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八中學)
淺談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堂有效性教學
◆盛喜學
(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八中學)
要使美術課堂更為有效,就要從導入新課這一環節、課堂提問環節、鼓勵和評價環節、師生互動環節、指導學生比較方面入手,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盡可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引發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美術 有效性 有效互動
課堂教學中,老師辛苦、學生痛苦這一現象在新課程美術教學中也得到更多關注。受教育者學習的狀態以及過程是衡量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標準。這樣就要求我們美術老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夠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從學生角度去思考教學,不斷應用新的教學理念讓教學效果更具實效性,促進學生的情感、創造力方面的發展,讓學生深刻地感受美、體會美并能創造美,也就是讓課堂教學富于實效性。實效性的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個性為主,讓學生的審美能力有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更大的進步,學會交流互動,學習中充滿趣味性。那么,要怎樣做才能切實地提高課堂有效性呢?
一堂課是否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是在課前導課上。導課上如果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滿學習的欲望,那么這堂課勢必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1.導課要有新鮮感。富有新鮮感的導課方式,會讓學生精神振奮耳目一新,讓學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在當堂內容的基礎上新穎的導入,能為學生創造出不一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美術體驗更加深刻。
2.導入新課要有針對性。導入新課時要抓住學生的特點,根據他們的心理、行為、興趣愛好,設計出符合他們的游戲活動以及故事等。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好玩好動,對故事感興趣,教師就可以針對他們這樣的特點設計導入的內容。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就要設計一些體現分析力想象力的內容,更適于他們。
3.導課要有啟發的作用。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造性,就要在課堂上,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多動腦思考,多參與討論,能夠獨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實現多元思維分析、比較、實踐,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創造出不一樣的美術思維方式。
4.創設情景導入。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要充滿生機,就要求教師加倍用心來認真研究教材,然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能夠吸引學生且實用的教學方法來授課。這樣才能抓住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前行。創設各種情境的方法,就能達到這個目的,引起他們的興趣。通常全班同學在游戲中能更廣闊的去選材、構思激發他們表現形象的靈感。從而使學生對美術課充滿興趣,愉快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教師在“講”的過程中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并且要讓學生有親切感,這樣學生喜歡老師,喜歡他、她的教育和引導,這樣教師的教育過程才就會是有效的,并且高效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好惡、心里、年齡特點采取形式各異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在講授《猜猜我是誰》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去發現每一個面具的特點。在游戲過程中適當提出相關問題,不時地對色彩構圖知識進行指引。這樣既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又給學生最有效的指引,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每句話每個問題都能聽懂,師生間的交流流暢了教學的效率提高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使學生感到有興趣并樂于回應,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教師的提問要讓學生彼此溝通或者產生質疑,起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學生主動性增強了,師生溝通變得更有效,真正意義地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實現民主平等教學。
美術課上的“教”是啟發引領學生,讓他們主動去學。一般情況下,教師通常是通過備課來完善講授的過程以及總結教法應用,卻忽視了興趣的指引,把所有學生的思維禁錮在自己的思維里,千篇一律地對待學生,這些都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因此,提高課堂效率應加強與學生互動,尊重學生,相應的指引。
1.以學生為主鼓勵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善于創新能力,而不是填鴨式的生硬灌輸,這樣就需要尋找新方法。學生對于美術課興趣濃厚,但由于年齡特點很容易出現錯處。對于這樣的學生,不要急于幫助他來改正,要引導特自己去發現去更正,給學生獨立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想法,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把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題,而不是由老師來代勞。
2.用指導的方法來強化學生的記憶。在每節繪畫課前,老師都要指引學生去充分觀察發現。這是老師應尊重學生對所花物體的獨特看法,尊重學生的感知,給學生獨立創造的機會、發展的機會。也就是在觀察上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構圖表現出來,賦予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的圖畫世界。
美術是一門視覺的藝術,通過比較這一直觀的方法,多角度的發現和分析便于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美術知識并且能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要使比較這種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求老師必須精心選擇要用來比較的作品,給予學生相應的啟發和引導,使其具有科學性、典型性以及藝術性。根據不同作品比較加深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了解剖析的過程,并有利于釋疑解難,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所謂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做出獨立的判斷的過程。因而美術課堂教學中把討論的方法深植其中,讓學生通過討論學會自己思考、探索、推理、判斷尋找結果。討論通常采用小組合作方式,有秩序、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做出討論尋找到結果。然后,老師應對學生的發言作點評和指導。討論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遠遠比不上成年人,但學生對于色彩、影響樂于接受,針對學生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影音文件等內容,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更主要的是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具體了。比如,在“泡泡飛呀飛”一課教學中,我首先用課件來引出學習的內容,學生對于泡泡的色彩,產生很濃厚的興趣,并愿意親身實踐來吹一吹、涂一涂、畫一畫,這幾個環節的應用,學生基本能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這樣直觀形象的內容演示,學生的感知更加形象具體,畫出來的色彩也更加接近現實,富有創造性。對于美術知識,如色彩的認識,用課件展示出來,更加直觀形象。另外多媒體的運用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加強烈,美術教師的教學也因此更能接近學生,讓學生對課堂有更強的參與欲望。
學生個性天真,想象力豐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創作,絕對不打擊學生,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樂于探究,用于創作。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大膽去畫,大膽去發揮自己的想象,找到學生創作的優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創造性。同時讓學生在已有美術技法的基礎上,大膽運用自己創造出來的方法,給學生創造出更多更廣闊的空間和機會。
總之,美術課堂教學是有效性理念及過程的結合。在新課改革過程中,要抓住教材主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性,達成美術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