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賀
(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山門鎮中心小學校)
如何保證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后作業的有效性
◆張 賀
(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山門鎮中心小學校)
以如何保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作業布置的有效性作為研究內容,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是,作業形式缺乏趣味性,作業布置缺乏針對性,作業完成缺乏靈活性。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布置趣味性作業,在游戲中學;布置實踐性作業,在生活中學,布置個性化作業,差異化學;布置分層次作業,在選擇中學。
小學低年級 語文作業 有效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作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語文作業特點具體來說就是要有啟發性,同時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學生負擔為目的。
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布置作業方面,關鍵問題在于作業形式以及內容的有效性要得到保證,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當前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作業形式缺乏趣味性。當前很多老師布置的作業形式,幾乎還是以寫為主,以讀為輔。作業形式比較單一、死板、不靈活,是小學生不喜歡做語文作業的一個重要原因,無論是認讀字詞,還是每課一練等內容,幾乎都是書面作業,即使是課本要求背誦方面的內容,教師也多要求不厭其煩的抄寫,通過把課本內容重復抄寫來達到目的,枯燥無味,趣味性無從談起,而語文學習的另外兩項內容,聽、讀的能力完全得不到培養和練習。
2.作業布置缺乏針對性。在作業布置的方式上,多數還是由老師自上而下布置作業的傳統方式,學生只是按老師說的做個記載,在家里按部就班去寫作業,沒有考慮哪些內容是自己已經會的,還有什么知識點不太理解的,需要用心去加以深入體會的,這樣全班學生完成統一的作業,教師固然省事,但是,作業沒有針對性,因材施教這個理念就沒有貫徹,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自覺思維根本無從談起。
3.作業完成缺乏靈活性。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學習生字詞后,在鞏固記憶生字詞時就是讓學生機械地重復抄寫,學完生字詞后,在布置課后作業時,常見的就是讓學生把每個生字詞抄寫多遍,檢查作業后,對于書寫錯誤以及書寫不規則的學生,會讓他們抄十幾遍,結果學生們把大量時間用在重復上,目的是好的,但由于機械死板,效果不好。
要提高針對學生作業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改變思維,建立有效作業觀思想。有效作業觀,即教師從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出發,具體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承認學生不同步的事實,尊重這種差異性,因材施教,讓每個差異的個體在學習上得到相應的發展。
低年級的小學生特點是,年齡小,好奇心強,主動性差,自理能力差,識字量少,有的甚至連作業都記不好,那么如何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如何布置課外作業,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合理性,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對的問題。
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力求作業內容新穎、形式多變,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出符合低年級小學生年齡特點的作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學習的動力才會更強,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1.布置趣味性作業,在游戲中學。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對于那些低年級小學生,富有色彩、參與性強、情調動手的作業更能夠吸引他們學習的興趣。孩子們都喜歡畫畫,那么教師就可以布置給課文畫插圖的作業,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欣賞美、表現美的動手能力。孩子喜歡聽、講故事,在課本中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要求孩子把課本中的故事熟讀、理解,再把故事講給家長聽,讓家長寫評語,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新字詞的運用自如。還可以結合教材讓學生制作一些相關卡片,培養動手能力。
2.布置實踐性作業,在生活中學。布置的作業與實踐緊密結合,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通過實踐來檢驗書本知識,學以致用,這也是我們教育最終目的。具體來說,作業包括動手體驗、生活調查、觀察驗證、資料查閱等,這也是教育有效性的體現。
3.布置個性化作業,差異化學。實踐證明,學生往往對自己“設計”的作業內容更感興趣,在學習上也更主動,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更高,那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可以適當安排讓學生從自我需求出發,讓他們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自己設計、安排、練習、評價。學生可以自由想象,設計出豐富多樣的作業內容及形式,這些充滿個性化的作業方式,給孩子們的感覺不再是“題海”下的茫然,而是快樂。
4.布置分層次作業,在選擇中學。布置分層次作業,就是因材施教原則的體現,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和提高,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作業類型,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去提升自己,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進步,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保證。體現在以下方面:作業量要分層次。作業量的分層次,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對其要求的不同來留作業,對于在學習上能力強、態度認真、知識接受快的學生可以少留作業,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不強、態度不夠認真、知識接受慢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作業量;作業難度的分層次,總體原則是,作業的難度要略高于學生既有的知識水平,由易到難的順序,與學生溝通后自主選擇一個范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選做較難的,其他人可以選做簡單一些的,布置這樣靈活的分層次作業形式,可以適應不同天賦孩子的發展需求。
總之,課外作業一定程度上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書本知識的向外拓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應該勇于創新,樹立創新思維,布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滿樂趣的作業,既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教材、鞏固書本基本知識,還能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技能和技巧方面知識,達到作業的合理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