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野
(吉林松原市實驗高級中學)
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分析
◆李廣野
(吉林松原市實驗高級中學)
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協作研究,在實際鍛煉中掌握地理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主、積極、探究能力,進一步扎實掌握地理知識。就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進行詳細分析。
新課標 高中地理教學 質疑 學習興趣
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的目標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引導者進行教學的一種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為知識傳教主體的模式,加強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看重和培養。教學本身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并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新課標實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目標。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合作研究,將學到的地理知識實際應用到生活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才能真正實現地理知識學習的本質作用。那么,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如何實施,本文就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了解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也就是指在興趣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握并了解學習的知識。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教師應做好引導作用,在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同時考慮怎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讓學生因為樂趣而主動參與到地理課堂學習中,達到新課標教學要求。高中生具備自主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但很多時候他們對事件的看法只能看到表面而不能究其本質,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適時做好引導人,多設置一些疑問,激發學生對疑問的探究,從而激起學生自主、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促使其積極參與的地理課堂的學習中。就冷鋒與天氣之間的關系一節中,教師可以深入研究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的關系,然后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可以制定這樣的問題,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以生活實際,結合本節理論知識,分析三者間的關系,從而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內容。
新課標下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同時提出學習要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及利用地理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等觀念,目的是促使高中學生要學會知識與實際聯系的作用,加強學生學以致用的培養效果。通過學、用的聯系,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致,加強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學習和研究。例如日常生活中,學生們要關注天氣,并根據天氣的提示適當調整一天的衣物或準備其他防護措施,這就是地理課堂上天氣預報的作用,它與學生及其他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例如,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石油資源非常發達,而有些地區的石油資源缺乏,而很多強國、大國則對石油資源發達地區虎視眈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地理知識的學習解答這一時事熱點問題,其所涉及的地理知識包括環境、資源、經濟發展及綜合國力等多個方面。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課后要加強對新聞、時事熱點的關注,并將其與課節內容有效的聯系在一起,才能在課堂上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與實際問題相關聯的學習,讓學生真正了解到地理知識學習的有用性,促使其自主積極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
地理知識的學習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地理課堂上進行講學,有很多教學用具可以使用,教師需要根據課節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具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在逼真的模擬形態下促使學生專注學習,幫助學生理解課節內容,從而更加有效的掌握地理知識。例如,在土地資源一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兩種地理教具進行對比教學和學習,包括《中國土地資源類型簡表》及《中國和世界農業用地比較表》,引導學生自主對課節內容進行閱讀,結合兩種教具進行自主對比和分析,然后讓學生們主動站起來講解他學到的知識,了解的中國耕地、林地、草地的人均占有量,同時與世界相比較,更貼近的掌握中國土地資源的不足和稀有,同時在學生切身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缺失的同時,指導學生要愛護我們利用的每一寸土地,保護用地和大自然。通過地理教具的教學,延伸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情感能力,培養學生形成發自內心的責任感,最終實現地理教學的目的。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說明了質疑的重要性。在學習中質疑不是隨便的事情,學生能夠對一個地理問題提出疑問,說明他對相關知識進行了思考從而引發了疑問,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大膽質疑,不要拘泥于書本知識,只有真正思考才能提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也可以在質疑中,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同時,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們互相對自己提出的觀點給予解答或共同探討,從中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總之,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做好引導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自主學習方法、探索精神、自主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將學到的地理知識有效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1]葉芳.淺探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J].考試,2012,(04).
[2]賴乾志.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2,(07).
[3]李兆軍.探究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