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嬌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沈陽 110122)
?
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銜接研究
穆曉嬌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沈陽 110122)
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是成功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本文分析了國內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銜接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銜接體系建設的策略建議與保障措施:多方參與,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依據崗位能力分析,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調整課程結構設置,完善課程體系建設;主管部門主導,規范統一教材;借助網絡平臺,共享教學資源。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管理。強化“雙師”隊伍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實現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
中職教育;高職教育;課程體系;銜接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強調,要“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推進專業設置、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銜接,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也強調要“完善職業人才銜接培養體系”。由此可見,加強人才培養銜接體系建設,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目前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將直接影響中高職教育的協調發展。
1.1專業課程內容重復
目前,各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在專業課程的設定和教材的選用方面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和標準。各院校主要是依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和企業的用人標準自行開設專業課程,教材的選用也主要是由幾名專業課教師商量決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相同區域內的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相同或相近專業課程出現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如在中職學校市政工程專業學習的學生,他們在對口升入高等職業院校之后,所學的核心課程依然主要是工程測量、市政工程材料、市政工程制圖與識圖、CAD制圖等。課程內容基本相同,有時甚至出現同用一本教材的情況。這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也降低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更阻礙了中高職院校課程的銜接進程。
1.2實訓課程銜接不暢
無論是中職學校培養的技術型人才,還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除了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之外,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生源主要是由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兩部分構成,兩類生源的人才培養方式存在較大差別。中職學校重實踐輕理論,而高中教學重理論輕實踐,這就給中高職院校實訓課程的有效銜接帶來了嚴重困難。不少高等職業院校在實訓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注重了生源比重較大的高中畢業生的訓練需求,卻忽視了中職畢業生的實際情況,使中職生源在實訓課上出現了重復訓練的情況,中高職實訓課程銜接受阻。
1.3文化基礎課銜接脫節
職業教育是人才培養、終身學習的一個階段,而非教育的終點。終身教育理念下的職業教育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文化基礎課是培養學生職業道德、人文素養的主渠道,中高職文化基礎課的設置應呈現層次性、遞進性的關系,而非目前多數院校存在的文化基礎課銜接脫節現象。如社交禮儀、應用文寫作、詩詞鑒賞等課程,中高職學生都會多少有些涉獵,但都是階段性或重復性的學習,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鏈條,影響了中高職文化基礎課的有效銜接。
2.1多方參與,搭建溝通交流平臺
中高職課程體系未能有效銜接的癥結之一,就是教育實施者缺乏有效的溝通。相同區域內的中高職院校可以聯合企業集團成立職業教育集團,定期舉行研討會議,如校長聯席會議,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招生就業指導委員會、教學工作委員會、質量監督與評價委員會等工作會議,搭建領導層面及具體操作層面的溝通交流平臺,就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選定等進行研究討論,為實現中高職課程的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
2.2依據崗位能力分析,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
職業教育擔負著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使命,中高職院校課程的有效銜接也應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學校應根據公司企業的崗位設置情況,分析相應崗位工作需要哪些能力,再根據培養學生這些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識結構,按照知識的邏輯性,由易至難設置課程內容。也可將相關課程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工作任務,一個工作任務一個模塊,學生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下,完成模擬的工作任務的同時,也完成了相應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在設置這些模塊化課程時,應將相對簡單的、容易的、單項的課程模塊和基礎性、驗證性的實驗實訓項目納入中職課程體系,將相對復雜的、難度大的、綜合性強的課程模塊和設計性、創新性的實驗實訓項目納入高職課程體系,保證較好地實現教學內容的對接。[1]模塊與模塊之間要體現教學內容的遞進、延展和銜接的關系。
2.3調整課程結構設置,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職業院校應圍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各類課程設置,保證實踐教學課程比例,深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的融合與服務研究,增加公共選修課的數量和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調整課程結構設置,以“四對接”,即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對接、學歷證書與資格證書對接,推進課程建設,構建新型課程體系。以課程改革為載體,啟動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建設與實施。及時將專業和行業領域最新成果引入教學,構建與社會、行業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為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做好充分準備。
2.4主管部門主導,規范統一教材
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職業教育教材的統籌管理,適時組織優秀教材評選工作,為職業院校調整教學內容,選取、更換教材提供便利條件。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內容相對穩定,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指定選用一些示范性強、權威性強的教材。專業基礎課的教材因其專業性質比較強,部分內容更新較快,其編寫工作可由教育主管部門主導,組織職業院校教學骨干教師、企事業單位優秀技術員工、行業內知名專家聯合編寫,及時將新知識、新技術融入教材內容編寫中,統一出版、規范使用,為中高職課程的有效銜接提供硬件保障。
2.5借助網絡平臺,共享教學資源
現代網絡平臺為信息共享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各職業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職教集團下設課程建設委員會,共享文化基礎選修課等課程的教學內容、視頻。給相關任課教師提供相互溝通學習的機會,也為各個職業院校的學生提供一個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開設第二課堂學習的平臺。
3.1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管理
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中高職學校之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2]教育主管部門、職業院校領導及相關工作負責人應注重課程銜接工作的頂層設計,保障銜接工作有序、順利地開展。可以充分利用職業教育集團的交流平臺,借助校長聯席會議、教學工作委員會等會議平臺,就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標準、課程結構等課程銜接內容達成共識,統籌規劃管理,形成有效的運營機制,實現中高職課程體系順利銜接。
3.2強化“雙師”隊伍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
引進和培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深厚學術造詣、卓越組織能力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積極聘用來自行業、企業一線的領軍人物、技術骨干、能工巧匠及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校內專任教師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到企業參觀學習、掛職鍛煉,提升實踐技能,逐步構建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為中高職課程銜接提供保障。
中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銜接,是提升教學效果,面對社會需要而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步驟。只要學校領導、各專業教師、相關企業專家等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扎扎實實做好每一步工作,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1]彭益武,李強.中高職課程體系有效銜接的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32.
[2]馬新燕,賈恭惠.以職教集團為平臺,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12(9):45.
(編輯趙欣宇)
Study on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 Xiaojiao
(Liaoning Urba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122, China)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uccessfully.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connectio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connection system.These include multi-sectoral particip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building a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according to job ability analysis,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setting of curriculum,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standardizing the textbook by competent departments and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network platforms.It also needs to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s, overall plans and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nd to form excellent teaching teams.So that it can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2016-04-20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項目《職教集團視角下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研究》(JG14EB108)相關成果。
穆曉嬌(1983-),女。學士學位,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
G710
A
1672-0601(2016)07-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