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岳珂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圖書館,上海201620)
MOOC視角的信息素養教育探析
董岳珂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圖書館,上海201620)
依據當前對信息素養教育的新定位,即數字素養、媒體素養和視覺素養的引入,結合MOOC課程網絡化、數字化的特點,闡釋了MOOC課程學習對信息素養教育新定位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另外MOOC關聯學習、交互學習、知識建構的課程性質開拓了信息素養教育的新視角,為信息素養的個性化教育開辟了新途徑。
MOOC;信息素養教育;數字素養;媒體素養;視覺素養
《牛津字典》將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為MOOC)定義為:一種通過互聯網可以被大量人群免費訪問的學習課程,只需登錄網站并注冊,任何人都可以參與[1]。
MOOC概念由加拿大學者戴夫?科米爾(Dave Cormier)和布賴恩?亞歷山大(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首先提出[2]。201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將所開設的課程放在網上,竟有數十萬的學生注冊了該課程,充分體現了MOOC課程的“大規模”特點,也使MOOC的發展達到了頂峰[1]。
2012年1月,斯坦福大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龍(Sebastian Thrun)創辦起具有首個盈利性質的MOOC平臺——Udacity。2012年4月,吳思達(Andrew Ng)和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于硅谷創辦了另一個具有盈利性質的MOOC平臺——Coursera。2012年5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強強聯合推出了MOOC的非盈利網絡學習平臺——EDX。隨后,澳大利亞和英國開放大學也先后推出了本國的MOOC平臺[2]。2014年2月大英圖書館提供線上開放課程MOOC服務,開啟了全球國家圖書館提供MOOC開放獲取資源的先例[3]。
通過對MOOC網站平臺提供的MOOC課程調查發現,截至2015年3月1日,國內外共有9個國家的35所大學或機構在14個MOOC平臺上開設了37門信息素養教育類MOOC,包括英語、中文、德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五種語言。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2015年1月5日起開設了“給大學生教信息素質課程”(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College Student)等3門課程。而且國內很多公司都已相繼推出或計劃推出ILI(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4]。
信息素養是指人在信息社會獲取、利用、評價信息的能力、意識、觀念等。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信息素養的定義已無法應對技術與人文環境發生的巨大變革。對信息素養推陳圖新的呼聲日益強烈。2015年4月12日,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發布了《2015美國圖書館狀態報告》。報告顯示,圖書館不再只是藏書之所,更被視為社區支柱、學術生活重心、科研成果培育基地。隨著訪問數字媒體的美國家庭不斷上升,數字素養教育作為圖書館的一項重點服務正在持續增長[5]。數字素養教育已逐步成為時代賦予圖書館的新使命。
信息素養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ILI)的變革已引起國際上多個組織機構的共同關注。2014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大學、大眾傳媒對于公民的媒介與信息素養(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教育亟待加強;2014年8月,國際圖聯(IFLA)年會的信息素養衛星會議指出:信息素養與終身學習正在經歷一場變革,Web2.0、移動科技、新媒體等數字信息對信息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6]。
在英國,國立和大學圖書館學會(Society of College,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SCONUL)2011年發布的新版信息素養七要素標準也提出,信息素養是“一個覆蓋數字、視覺及媒體素養、學術能力、信息處理、信息技能、數據監護及數據管理的涵蓋性概念”[7]。
2015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征求對《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中講到:習近平主席在致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以教育信息化“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8]。
國內外正在以嶄新的視角來定位信息素養教育。數字素養、媒體素養和視覺素養已成為信息素養教育變革的主要方向,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信息素養教育所注入的新元素,皆使信息素養教育能夠與時俱進,并實現了與時代的和諧發展。信息素養教育的目的是使每個人都具有獨立獲取、處理、應用和辨別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形式、信息承載方式、信息傳遞途徑發生巨變的當下,如何培養對新的信息駕馭能力,已成為信息素養教育變革以及重新定位亟待思考和突破的重點。
3.1 MOOC課程的數字素養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計算、3D打印等新技術不斷涌現,對數據的獲取和利用即數字素養已逐步成為大數據時代賦予信息素養的新定義、新拓展。維基百科上對數字素養的定義是:有效和辯證地使用各種數字技術進行信息導航、評價和創造的能力[9]。在互聯網時代,觸手可及的數字信息,琳瑯滿目的數字資源如何去獲取、利用和評價已使信息的處理轉變成了數字的處理。MOOC是數字網絡化的課程教學,從課程的選取到最終的課程結束都是在虛擬課堂上完成的。學習者可以通過網上選修MOOC課程去獲取實體課堂所傳授的知識、接收課程反饋、傳遞自身的學習經驗等。整個MOOC的學習過程從開始的網絡資源課程檢索、在線課程學習、網絡傳遞課程信息,到最終課程完成數字證書的頒發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的。MOOC為學習者數字的獲取、利用以及評價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另外,國外大學也通過MOOC課程進行數字素養教育的推廣。即在數字教學模式下傳授數字素養的知識內容,更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如約翰惠普金斯大學在Coursera發布了數字素養系列MOOC:“獲取和整理數據”、“數據科學”和“數據科學家的工具箱”,分別以數據的采集、管理、分析、利用為教學內容。麻省理工學院在MOOC“三駕馬車”之一的edX平臺發布的“大數據與社會物理學”也是一門以數據的獲取和分析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課程[4]。
3.2 MOOC交流的媒體素養
美國新媒體聯合會在其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媒體素養是“由聽覺、視覺以及數字素養相互重疊共同構成的一整套能力與技巧,包括對視覺、聽覺力量的理解能力,對這種力量的識別與使用能力,對數字媒體的控制與轉換能力,對數字內容的普遍性傳播能力,以及輕易對數字內容進行再加工的能力[9]。MOOC的學習是在各種媒體的使用中完成的。其中MOOC課程需要媒體播放器才能夠查看;MOOC學習中的互動交流需要網絡社交媒體才能夠實現;MOOC課程資料、作業的上傳,下載同樣需要云存儲等媒體來協助完成。如果離開對媒體的使用,MOOC課程無法實現同學習者的交流與互動。MOOC課程學習與媒體素養的培養是不可分割的。
為了更深入了解并深刻認識到媒體素養對當前網絡數字時代的不可或缺性,國內外MOOC課程中也相繼開設了相關的課程,通過媒體的嘗試使用、學習研究來建立對媒體素養的全新認識。如愛課程網的MOOC“網絡素養”第5講介紹了如何在新媒體中培養鑒別假新聞與信息的能力。在世界MOOC三大平臺之首的Coursera上,美國西北大學的MOOC“理解谷歌,理解媒體”講授了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利用谷歌從數字出版物、網絡廣告、視頻、移動應用、社交網絡等不同媒介中獲取信息[4]。
3.3 MOOC學習的視覺素養
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在2011年發布的《高等教育視覺素養能力標準》認為:視覺素養是一組能使人有效發現、理解、評價、使用和創造圖像和視覺媒體的能力[9]。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千變萬化的信息情境,承載信息情報的圖片、視頻、文字等數字終端呈現出不同的表征形式。人們視覺上所接受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如何從看到的表征各異的信息形式中去獲取、挖掘來滿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或者在原有信息形式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來傳播和表達自身的信息傾向,皆是新媒體、自媒體泛行、豐富多樣化數字資源的海量涌入對信息素養提出的更具體、更實際的要求。MOOC的課程學習簡單而言是觀看視頻的學習過程,在對10分鐘左右的視頻觀看中去學習、掌握某個知識點、某項技能,并從視頻中發現、獲取、構建自身的知識所需。MOOC課程的學習與視覺素養的培養是相鋪相成的。
MOOC課程中也有涉及視覺素養的教育,在Coursera平臺,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數據可視化”、杜克大學的“視覺感知和大腦”,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視覺設計”都講授了視覺設計、分析和應用的內容等等[4]。大數據時代,可視化作為用戶喜好的一種信息展示形式,已使視覺素養的培養倍受關切。
MOOC基于互聯網的關聯學習理念突破了信息素養課程以教材為中心、以檢索為主題的單一學習內容,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再者,基于雙向互動的課程設計和生生互評的評估方式更是有效改善信息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僵化現象。另外,基于知識建構的學習方法更是將學習建立在自身需求的基礎之上,融入了自身的學習意識和觀念認識,為信息素養目標偏向于技術應用的培養增添了活力和自覺意識,從而提升了教育目標的層次,即并非應用性學習而是自身需求的學習。
4.1 關聯學習理念
關聯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信息”是節點(node),“知識”是連接(connection),“理解”是網絡的突現特性(emergent property);學習者通過“路徑尋找”和“意義建構”對知識領域進行探索和討論。其中路徑尋找涉及信息導航的各類線索,意義建構是創建鏈接的過程;學習者通過人工制品(airtifacts)來表征自己對知識的理解[10]。MOOC的課程內容是非結構化的,傾向于知識間的連接并通過社交網媒來建立學習通道,使課程內容通過交流、互換、共享等方式來完成學習者自身的知識建構。MOOC課程特點體現了關聯主義的學習理念。
面對網絡數據時代,知識呈現的復雜、混沌、非線性以及半衰期日趨縮短的特征。關聯學習不僅拓展了個體的知識空間,增添了學習途徑和方式,更為應對當前的“知識危機”提供了新的學習指引。MOOC課程的關聯主義學習理念將更適應大數據時代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隨著信息素養教育日益成為素質教育和能力的培養,也促使這種教育所涉獵的知識面日益多元化。檢索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已不僅僅是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作為整體的素質教育,信息素養教育日趨需要更寬泛、更多樣、更全面的知識作為基礎和素材。MOOC的關聯主義學習理念為信息素養教育面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手段,更為信息素養實現綜合性教育提供了前提和保證。
4.2 交互式學習方式
MOOC以微課程的特點,將特定知識點的講解與即時測試反饋緊密結合,從而提高了學習者與學習對象之間的交互性,通過游戲通關的方式將娛樂性注入測試的作答環節,使學習者在輕松自如的狀態下完成交互式的學習過程。
MOOC中對作業的批改也是交互式的,MOOC中的每位學員既是試題的作答者,也是試題的批改者。在學員間進行試題的交互式批改,可以通過不同側面、不同視角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對試題批改的互動與交流將不同學員聯系成一個整體,相互揚長避短、相得益彰,使學習不再拘泥于老師的一言堂,每位學員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如何掌握知識。
MOOC平臺運用社交網站支持學習者的廣泛交流,使學習環境不再受限于課堂。通過社交平臺的交互式交流,提升學員的學習參與度,集思廣益共同學習,分享學習成果和學習經驗,打破各自為主的學習模式,使學習由個體學習變為社區學習。真正體現了網絡時代賦予學習的新活力、新視野[11]。
信息素養的提升不僅需要學習,也需要交流與互動,交互式學習提升了素質培養的靈活性,從學習實踐的角度出發來不斷完善素質教育。通過平臺的學習交流將主題置于更寬泛更多樣性的環境中去討論和認識,使信息素養教育更加務實、靈活,擯棄了俗套和呆板。
4.3 知識建構的創造性學習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知識由多的一方流向少的一方,使知識得以傳承和流動,最終趨于平衡的狀態。這其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知識少的一方是否對知識有明確性的需求,而且從整體上來看,在知識的整個流動過程中,沒有創新,只是最終達到了平衡。如何從需求出發去學習知識,以及如何從自身的知識背景出發有選擇地吸收知識來進一步完善或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實現知識的創新或自身意義上的知識重構,皆是創造性學習賦予知識獲取的意義所在。即建構性學習是從學習者自身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如何進行學習,使學習對每個人自身而言更有意義和價值。
MOOC中的問題驅動式學習激發了學習者對知識的需求。使學習者在問題的解決中學習了知識。其中,每個問題涉及知識中具體的某個方面,在不斷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再次面對新問題的過程中來建立對知識的整體認識,而且通過社交網絡平臺,使MOOC的學習擴展為網絡社區的學習。從自身學習的角度出發,依托網絡學習交流,來構建自身新的認知方式。
信息素養教育作為素質教育,提升自身素養是關鍵。基本知識的傳授僅為素質培養的一個方面。從自身的實際角度能動性的建構知識、完善知識,使自身的知識系統更有益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才使知識的學習更具有實際意義,而不是知識的機械堆積或無意識的羅列,無法實現知識的運用與內化。對于自身知識的不斷創新與構建,無論從意識層面或認知層面都是素質培養最實質的內容所在。
5.1 碎片化教學
MOOC的教學內容多為5~10分鐘的視頻,短小精悍,易下載、易擴充,體現了碎片化的微課特點。課程之間的獨立性強,與傳統的系統化、結構化教學課程相比,碎片化教學從內容和時間上更方便大眾群體的學習。即隨時學習,自由學習。對于課程的精短特點,無須學習者課前做大塊時間的安排,零星空閑時間即可完成課程的學習。對于課程內容的獨立性,學習者無需顧慮由于某一次缺課而對后期的學習產生障礙,即學習者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學習或繼續學習。MOOC的碎片化教學將更有利于信息素養開展普及性教育。
5.2 簡單的教學形式
MOOC教學中只有選課的學生是惟一的主體,不存在任何職能機構,即傳統教學中的行政機構、課程管理機構等。從某種意義上講MOOC在課程設計、教學編排上不受任何職能部門的制約。學生在選課上也不受學分的限制,自由學習,沒有課程負擔。MOOC課程基于網絡資源,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網上選修課程,而且MOOC課程資源的取材、編制也是建立在廣大學習者需求的基礎之上,即課程內容是基于學習者的反饋來構建的,不存在教學目標、教學規劃的限制和束縛。MOOC使教學變得既簡單又實用,對信息素養教學推廣提供了便捷性、高參與性。
5.3 多樣化的課程資源
MOOC的課程資源取材可以來自教材,亦或是來自于互聯網,課程內容不僅包括知識的陳述,講解,也包括適當場景、實例的穿插,在課程設置上既包括專業老師的參與設計,也包括非專業人士的獻計獻策,共同制作。與傳統教學相比,MOOC不拘泥于指定教材的取材限制,或教師權威性的課程設計。MOOC從易用、易學、易教、易懂的層面來選擇課程資源,設計課程和教授課程內容,完全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課程的制作。而非傳統教學中以教材、教師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基于信息素養教育的綜合性、全面性,MOOC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將為素質教育提供更寬泛、更廣闊的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
MOOC沒有固定的教材,學習者通過課程中所提供的視頻、圖片、文本等相關資料,結合該領域的話題討論,互動交流以及深層次思考來獲得知識。學習者根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學習方法、理解方式來構建新知識。所以MOOC課程是鼓勵學習者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編撰新的學習內容。
鑒于教材多樣性、知識創新性、學習自主性的課程特點,MOOC需要學習者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往以“教材”統一知識內容,以“教師”統一思考過程的傳統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習者的個體需求以及個體的獲知方式,使學習者在發現問題的意識層面受到了限制,在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方面產生了缺陷。對于信息素養而言,信息意識和信息獲取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方面,“統一性”、“單一性”的教授模式已不在適合個體“意識”與“能力”層面的培養。MOOC豐富的學習資源、多樣化的交流平臺使學習者通過不同層面、不同視角來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產生問題意識。關聯主義學習理念擴展了學習渠道、獲知方式,學習者可以在更寬泛的范圍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嘗試。鑒于此,MOOC的課程特點為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實施的方法和手段。MOOC的知識建構、知識創新更是信息素養提高的個性化過程。
[1]羅博.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與高校圖書館角色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3):130-136.
[2]王玉豐.從MOOC興起看我國優質高教資源共建共享的困境與出路[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9(3):55-59.
[3]顧立平.大英圖書館提供MOOC服務[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2):26.
[4]黃如花.MOOC背景下信息素養教育的變革[J].圖書情報知識,2015,(4):14-25.
[5]國家圖書館研究院.美國圖書館協會發布《2015美國圖書館狀態報告》[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3):59.
[6]黃如花.“信息素養教育與MOOC”專題引言[J].圖書與情報,2014,(6):1.
[7]楊鶴林.元素養: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新標準前瞻[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5-10.
[8]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征求對《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509/t20150907-206045.html,2015-09-30.
[9]王春生.元素養:信息素養的新定位[J].圖書館學研究,2013,(21):17-21.
[10]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3):31-36.
[11]韓錫斌,葛文雙,周潛,等.MOOC平臺與典型網絡教學平臺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61-68.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
MOOC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Dong Yueke
(Library,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162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new positioning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namely digital literacy,media literac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visual literacy,combined with the network,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OOC course explains the MOOC cours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new position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Another MOOC associated learning,interactive learning,the nature of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open up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open up new ways for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OC;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digital literacy;media literacy;visual literacy
10.3969/j.issn.1008-0821.2016.01.023
G252.7
A
1008-0821(2016)01-0131-04
2015-10-21
董岳珂(1977-),女,館員,研究方向:信息素養教育及信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