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玲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吉林長春130021)
個體階段性健康行為改變中信息獲取行為的特征分析
李桂玲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吉林長春130021)
本研究以高校大學生為樣本總體,利用跨理論模型,針對其每個階段的健康信息獲取行為進行問卷調查和走訪調查,了解個體不同階段健康信息行為改變中各個階段的健康信息行為的特征差異,為個體健康行為的改變提供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跨理論模型;高校大學生;健康信息行為特征
階段改變模型即跨理論模型(TTM),是由Prochaska[1]提出,由核心部分的5個階段前意向階段、意向階段、準備階段、行動階段和維持階段,還有標志著健康行為改變的自我效能和決策平衡兩個概念及變化過程組成。跨理論模型最早應用在戒煙領域,后來在健康行為改變方面的研究中被廣泛應用,強調個體在健康行為改變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過程。
信息獲取行為包括信息來源、獲取信息的目的、查詢信息的途徑、信息查找的過程、信息獲取障礙與信息獲取的滿意度等要素[2]。健康信息獲取是個體在信息需求的激勵下,為得到滿意或比較滿意的結果(滿足認知或情感上的需求),對信息系統進行積極主動地信息查找活動[3]。有研究報道,健康信息行為與個體健康密切相關[4]。研究健康信息行為特征及規律,可以提高個體獲取健康信息的意識,使其更加關注健康狀況和健康知識,這對于培養良好的健康行為及為疾病的預防、治療決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
國內健康信息獲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網站、公共健康信息的獲取及信息資源管理和建設上,研究對象多以高校教師、醫療工作者為多,以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并分階段動態的研究健康改變中健康信息獲取的特征鮮有報導。本研究以高等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6],分析各個行為階段高校學生的健康信息獲取行為的特征,為信息及健康管理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1.1 對 象
采用某市兩所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年級為分層標準,每年級隨機調查125份,均為高考統一錄取的學生。專業分別為臨床專業、護理專業、藥學專業、社會工作、英語等。共發放問卷500份,剔除無效和未收回問卷33份,收回有效問卷467份,有效率為94.2%,其中男224人,女243人。
1.2 方 法
1.2.1 調查問卷
包含調查大學生人口社會學特征,包括性別、專業、年級等。
1.2.2 大學生健康行為所處階段的階段變化問卷
變化階段調查問卷是以變化階段(連續性測量)量表(Stages of Change-Continuous Measure Scale)為基礎,進行中文翻譯,并進行修改。修改之后的變化階段調查問卷包含5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2個條目,共10個條目。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式量表(Likert-type Scale)法,量表填答方式為5點計分法,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1分、2分、3分、4分、5分。以一份問卷維度中打分最高一組條目作為判定處于哪個階段的標準,若出現分值相同的情況,要求參與者勾選最適合自己情況的條目[7]。問卷的信效度為0.909。
1.2.3 健康信息行為調查問卷
根據Wilson等健康信息行為模型[8]及參考以往健康信息行為調查的相關條目,并咨詢醫學信息學等領域專家進行請教、訪談,在已經明確的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獲取、健康信息加工和利用3個主要維度下,編制具體的條目。其中健康信息需求包含3個條目,健康信息獲取7個條目,健康評價和利用包含6個條目。每個條目有2~7個選項不等,每個問題中單項選擇與多選數量不等。問卷的信效度為0.909。
收集到的資料采用雙人雙機雙錄入方式,以EPidata3.02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數據錄入的方法輸入數據庫,并用SPSS 22.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做統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不同變化階段的人群分布
不同變化階段的人群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變化階段的人群分布情況
3.2 不同階段健康信息獲取特征
不同階段的大學生信息獲取狀況如表2所示。
3.2.1 是否有意識地主動查尋健康信息方面
表2 不同階段是否有意識地主動查尋健康信息情況比較n %
如表2,個體在不同階段是否有意識地主動查尋健康信息中,各個變化階段都存在差異(X2=19.603,P=0.012),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兩兩比較分析可見,前意識階段與意識階段無差異明顯(X2=3.074,P=0.215),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差異明顯(X2=13.188,P=0.001),準備階段與行動階段無差異明顯(X2=1.355,P=0.513),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無明顯差異(X2=0.023,P=0.989),前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差異明顯(X2=8.209,P=0.017),意識階段與行動階段差異明顯(X2=9.597,P=0.008),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差異明顯,分別為(X2=8.288,P=0.016)。
3.2.2 獲取健康信息的途徑方面的差異
表3 不同階段獲取健康信息的途徑情況比較n %
如表3,在獲取健康信息的途徑方面,不同階段中均以互聯網途徑所占比例最高(前意識階段:25.6%,意識階段:29.5%,準備階段:25.3%,行動階段:25.5%,維持階段:28.8%)經兩兩比較分析發現,前意識階段和意識階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845,P=0.358)。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階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684,P= 0.006),準備階段與行動階段階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210,P=0.647),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階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0.262,P=0.609),前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階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50148,P=0.023),意識階段與行動階段階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0.224,P=0.001)。3.2.3 利用互聯網獲取健康信息,使用網站選擇的差異
表4 不同階段利用互聯網獲取健康信息,通常使用網站情況比較n %
如表4,若利用互聯網獲取健康信息,通常使用的網站,各個階段中均已使用搜索引擎居多。在前意識階段和意識階段差異不明顯(X2=0.789,P=0.379)。意識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差異(X2=9.819,P=0.002),準備階段和行動階段差異不明顯(X2=0.789,P=0.379),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差異不明顯(X2=0.262,P=0.609),意識階段與行動階段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6.599,P=0.010),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6.268,P=0.012),但對健康網站不知曉及不上網者也占有一定比例。
3.2.4 是否會使用網絡搜索引擎(百度、新浪等)獲取健康信息
表5 不同階段會使用網絡搜索引擎(百度、新浪等)獲取健康信息比較n %
如表5,在會使用網絡搜索引擎(百度、新浪等)獲取健康信息中前意識階段會使用者占82.7%,不會的占17.3%,其他階段都以會使用者居多,各個階段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4.680,P<0.001)。在前意識階段和意識階段差異不明顯(X2=0.927,P=0.819)。意識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差異(X2=15.427,P=0.001),準備階段和行動階段差異不明顯(X2=0.789,P=0.379),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差異不明顯(X2=5.151,P=0.161),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9.024,P=0.029),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15.246,P=0.002),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23.110,P<0.010)。
3.2.5 查詢健康信息時,是否限定于您信任的網站
表6 不同階段在查詢健康信息時,是否限定于您信任的網站比較n %
如表6,在查詢健康信息時,各個階段都以會限定于信任的網站查詢健康的比例較多,各個階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5.979,P=0.201)。在前意識階段和意識階段差異不明顯(X2=4.157,P=0.527)。意識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差異(X2=13.021,P=0.043),準備階段和行動階段差異不明顯(X2=8.768,P=0.187),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有差異(X2=12.162,P=0.058),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16.428,P=0.012),前意識階段與行動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14.247,P=0.027),前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18.407,P=0.002),意識階段與行動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15.812,P=0.015),意識階段與維持階段有顯著的差異(X2=15.090,P=0.010)。
3.2.6 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障礙的差異
表7 不同階段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障礙情況比較n %
如表7,個體在不同階段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障礙中,各個變化階段都存在差異(X2=32.879,P=0.001),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沒時間,學習任務重在各個階段所占比例都最高。經兩兩比較分析發現:前意識階段和意識階段無差異(X2=0.927,P=0.819);意識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差異(X2=15.427,P=0.001);準備階段和行動階段無差異(X2=5.151,P=0.161)。
3.2.7 選擇獲取健康信息途徑考慮的情況
表8 不同階段中選擇獲取健康信息途徑時考慮的情況n %
如表8,個體不同階段中選擇獲取健康信息途徑時考慮的情況中,各個變化階段都存在差異(X2=19.603,P=0.012),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信息是否權威性在各個階段所占比例最高。經兩兩比較分析發現:前意識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差異(X2=16.428,P=0.012);前意識階段和行動階段有差異(X2=14.247,P=0.027);意識階段和行動階段有差異(X2=15.812,P=0.015)。
4.1 大學生主動獲取健康信息的意識較弱
大學生主動獲取健康信息的意識較弱,經常獲取的在各個階段的比例較低,偶爾獲取健康信息的在各個階段均較高,還有部分學生從不主動查詢健康信息,在各個階段占有比例都很高,表明一部分大學生自己極少主動查詢健康信息,對自身健康關注不夠。經兩兩比較分析發現:前意識階段和意識階段差異不明顯,準備階段和行動階段及準備階段和維持階段差異不明顯,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意識階段與行動階段差異明顯。說明在意識階段對個體積極進行健康信息獲取的意識干預,健康行為的改變可以由意識階段轉變為準備階段或行動階段。
4.2 大學生健康信息獲取渠道廣泛,以互聯網居多
大學生從不同渠道獲取所需健康信息,其中互聯網渠道選擇最多,這也與有關報導的研究結果相符[9]。互聯網由于其便捷性,已經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在健康行為的變化階段中,意識階段與準備階段與行動階段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在意識階段加強互聯網的利用,對于健康行為的促進有意義。
4.3 大學生對健康網站知曉率較低
大學生對健康網站知曉率較低,經常應用搜索引擎進行健康信息的搜尋,且會使用網絡搜索引擎(百度、新浪等)獲取健康信息的在各個階段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健康管理者要加強健康信息的宣傳,提高健康信息的知曉率,尤其在意識階段加大宣傳力度,更有助于健康行為的改善。
4.4 大學生在信任的網站查詢健康知識
大學生會在信任的健康網站查詢健康知識,各個階段沒有差異,因此,健康信息的管理者需加強網站的建設,加強健康信息的管理,獲得人們的信任。
4.5 學習忙、沒時間是健康信息獲取的最大障礙
在獲取健康信息的障礙問題上,絕大多數大學生在查尋健康信息時遇到的最大障礙是學習忙、沒時間,各個階段均有差異。可見學習忙、任務重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對健康信息、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因此,大學生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不要忽視健康問題,學校也適當的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上減少一些,減輕學生的壓力。尤其在意識階段的學生,讓他們安排好學習,在學習之余不要忘記健康的重要性。
4.6 大學生在不同階段中選擇獲取健康信息途徑時注重健康信息的權威性
大學生在不同階段中選擇獲取健康信息途徑時注重健康信息的權威性,在各個階段所占比例最高,且每個階段都有差異,尤其經兩兩比較,前意識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差異;前意識階段和行動階段有差異;意識階段和行動階段有差異。因此,在前意識或意識階段,對個體加強權威健康信息的干預,健康行為的改變會加強,進入到行動階段。
綜上所述,通過階段性、動態地觀察大學生的健康行為改變中信息行為的特征,可以比較出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區別,在健康行為改變的不同階段,尤其是在意識階段加大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權威性的健康信息供給,避免信息獲取的障礙,適當地減少學生的學習任務等,對于健康行為的改善都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健康管理者和健康信息管理者通過以上對大學生階段性健康信息行為特征的分析,為個體的健康行為有效地干預提供依據。
[1]張敏.蚌埠市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健康素養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1):121-123.
[2]陳玨靜.兒童信息獲取行為模型研究[J].現代情報,2014,34(10):61-65.
[3]馬勇占.跨理論模型中自我效能、變化階段對變化過程和身體活動關系的中介效應[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7(1):72-77.
[4]肖靜.高校教師健康信息行為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3).
[5]Fox S,Purcell K.Chronic Disease and the Internet.An initiative of the Pew Research Center;2010.Washington DC: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Available from:http:∥pewinternet.org/Reports/2010/Chronic-Disease.aspx.Accessed January 9,2012.
[6]Prochaska J O,DiClemente C C,Norcross J C.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Applic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2,47(9):1102.
[7]馬勇占.跨理論模型中自我效能、變化階段對變化過程和身體活動關系的中介效應[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7(1):72-77.
[8]尹博,運用跨理論模型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改變的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4).
[9]王明.大學生網絡信息行為研究述評及對高校圖書館的啟示[J].現代情報,2015,35(2):169-172.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dividual
Li Guil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
This study took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sample population,using the cross theory mode,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on the healt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ehavior at each stage.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dividual this paper provided targeted interventions for the changes of individual health behaviors.
trans-theoretical model;university studen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17
G201
A
1008-0821(2016)02-0092-04
2015-09-10
李桂玲(1971-),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醫學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