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銀國 魯立江 劉吉凱 李新偉 張振國
摘 要:該文針對當前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地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課程特點、社會需求、學生素質提升等方面出發,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了優化探索,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總結與探討。
關鍵詞:地理信息科學;地圖學;教學優化;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2-0122-02
我國高校的地理信息科學教育發展迅速,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一些高校陸續開設了以地理學、測繪學或計算機科學為背景的地理信息科學專業[1]。作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地圖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地圖學的基本理論、技能和方法,培養閱讀、使用和編制地圖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專業融合能力和創新能力[2]。該門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畢業后從事地圖制圖的能力和水平,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及用人單位對學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的評價,從而間接地影響了學校該專業未來的畢業生就業率。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信息科學的發展,現代地圖學的理論、技術和應用較之傳統地圖學有了很大的不同與發展[3-4]。當前很多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地圖學課程的教學大綱更新速度慢,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實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更為重要的是,由于課堂所學內容與當前行業研究熱點不一致,很多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導致課堂出勤率不高。因此,如何根據專業的培養方案,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探索適用于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地圖學課程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我國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1 地圖學課程的特點
地圖學是建立在正確的地理認知的基礎上的圖形表達、制作與應用分析的技術科學,是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課的基礎[5]。與其他課程相比,地圖學課程具有如下特點:
1.1 多學科交叉 地圖學與眾多學科之間存在交集,如數學、測繪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色彩學、心理學等。因此,在探索地圖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時應充分考慮地圖學與這些學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2 實踐性強 地圖學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基本的讀圖、制圖和用圖能力。因此,地圖學課程教學應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他們能夠熟練地使用地圖制圖常用工具,如ArcGIS、SuperMap、ArcInfo等。
1.3 技術更新快 不同于其他學科,地圖學相關的技術更新速度快,從而對地圖學的發展產生影響。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催生了電子地圖、數字地圖以及三維地圖等。因此,在地圖學課程教學中,必須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斷地引入前沿技術到教學案例中。
2 課程教學方法優化探索
2.1 引入實際案例教學 地圖學課程涉及較多的理論教學內容,若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容易混淆概念,即使在課堂上勉強吸收也難以在其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且容易使學生對該門課程產生厭倦的情緒。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在實際的教學課程中,教師可通過引入案例教學的方式,將書本內容以實際項目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這不僅可以變枯燥內容為生動,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受,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最終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選取教學案例時,應選擇自己熟悉的類型,最好是結合自己的項目經驗選取教學內容。這種案例選取方法的優點在于教師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收放自如,避免出現教學生疏現象;另外,選取教師熟悉的教學案例還能使所選取的教學案例貫穿課程教學的各個章節,保證教學內容的連續性與一致性。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親身參與的某地電子地圖編制項目為例,在地圖投影、地圖數學基礎、地圖符號化、地圖概括、地圖發布等章節均已該項目為例進行講解,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程結束后,學生不僅掌握了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還熟悉了該類型項目的實施過程,對其之后的就業具有很大幫助。在案例選擇時,還應考慮所選內容的時效性,即所選擇的教學案例應該是當前行業生產中廣泛涉及的內容,保證學生掌握該案例對其就業是有幫助的,避免選取時效性差的教學案例,讓學生難以學以致用,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2 實踐內容與時俱進 地圖學實踐教學是鞏固和掌握課堂理論教學,提高學生用圖、制圖技能的有效途徑和重要環節,在地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6]。當前大學畢業生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是其感覺學校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工作單位中碰到的實際應用問題差別很大,所學知識難以派上用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課堂教學內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導致的。筆者通過與部分地圖制圖行業從業人員交流得知,該現象在地圖制圖人員中也普遍存在,大部分地圖制圖人員都是在畢業后通過各種方式參加了相關的培訓后,才可以勝任目前的工作。因此,地圖學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例如,目前高校的地圖學課程教學普遍基于傳統的二維平面地圖展開,給學生講授地圖制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而當前行業的研究重點是三維地圖、虛擬現實地圖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務等,與課堂教學內容存在很大差異。筆者在地圖學實踐教學過程中,除了少量課時給學生講授傳統的地圖制圖方法外,更多的課時被用于講解新形勢下的地圖制圖方法,不僅使學生掌握ArcGIS、SuperMap這類傳統的地圖制圖工具的使用,還要求他們能夠熟練使用3d Max、SketchUp等三維地圖制作軟件。從學生課后的教學反饋意見以及畢業生的就業反饋材料得知,該教學方法得到了學生與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2.3 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競賽 目前,隨著GIS行業的蓬勃發展,各類面向在校學生的專業技能競賽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不乏地圖制圖競賽。這類型的專業技能競賽側重考察學生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筆者所在的安徽省每年舉行一屆“GIS技能大賽”,其中必備一項現場操作組競賽,該組考察的就是學生操作地圖制圖軟件的熟練程度。從近幾年的指導學生參賽情況來看,這類比賽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很大作用。此外,在畢業生就業時,用人單位也傾向于錄用那些具有參賽經驗的人員。
3 結語
本文基于高校地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結合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素質提升等教學改革方法,對地圖學課程的教學進行了優化探索。在課堂理論教學中,通過引入案例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講解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環節,與時俱進地給學生講授行業最新出現的技術及工具,使所講知識與行業發展保持一致。此外,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專業技能競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為其以后的就業、擇業打下堅實基礎。最后,通過實際的教學實踐,驗證了優化的教學方法的實用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江暢,蘇高華.GIS專業中地圖學教學方法的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08,6(2):120-122.
[2]彭秀英,萬劍華.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地圖學”課程教學內容研究與實踐[J].測繪通報,2014,3:128-130,134.
[3]廖克.現代地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袁堪省.現代地圖學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吳小芳,徐智勇,王建芳.地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1:52-53.
[6]戴文遠.基于GIS的現代地圖學實習教改與創新[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6(1):111-11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