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希秀
(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第一小學)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
◆馬希秀
(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第一小學)
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的重點是閱讀與作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形式,實施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顯得尤為必要。這樣,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小學高年級 語文閱讀 寫作 一體化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使用它,因此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從小學習好漢語,然而和漢語關系最緊密的就是語文。因此,提出了一項新的政策——小學高年級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該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雙重能力,讓他們的語文素養和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1.提升學生興趣
在進行一篇課文的學習時,教師總是會要求學生先將文章讀熟,再之后不管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就開始千篇一律的對文章進行講解。這樣一來,就使學生失去了學習一篇新文章的興趣,使學生也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讀寫一體化模式的要求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讀書,對其他的不管不顧,而是讓他們運用起來大腦去記下來本文表達的深層含義。
如在小學四年級的葉圣陶的《爬山虎的腳》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讓學生讀之前,先給學生勾畫下重點的字詞,這樣一來小學生們就可以帶著目標去讀書。學生們在讀之前教師可以給他們預留幾個問題,如“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爬山虎的特點”“自覺畫出抓重點語句”,“學習完本文你從中學習到了作者的什么品質”等。這樣一來,他們在讀書時就會帶著問題去讀,而且留給他們的問題會吸引到他們,讓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也因而他們在讀文章時就不會因走馬觀花而感到枯燥乏味。
2.提高總結能力
讀寫一體化指導學生有目的性的去讀書,讓學生在讀完文章后了解到文章大意,也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斷挖掘該文章的深層含義。讓他們對這些內容進行歸納整合,通過這個模式就鍛煉了他們的總結能力。
如小學五年級的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中,它表層只是記敘了在童年時的冬天里發生的事情,但事實上卻是通過對童年趣事的描寫,使我們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那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情。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給他們留下問題,讓他們在讀完文章后自己進行歸納總結,然后進行復述,這樣一來不僅使他們的復述能力提高,而且還提高了他們的總結能力。
3.提高寫作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新的教育模式不僅讓學生在讀書時進行不斷地積累,而且還使他們在能夠了解到語文文章的結構特點,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讀與寫的關系。教師此時可以給學生在某些詞、句進行分析,讓他們掌握如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如在小學六年級的《大瀑布的葬禮》一文中,標題“大瀑布的葬禮”就用到了擬人化的修辭,教師可以講解給學生擬人修辭的用法,并讓學生自己體會擬人化修辭的效果。這樣學生們就能很好地掌握這種修辭的使用方法。再如,本文中的“這條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這一句中“咆哮”一詞用到擬人修辭,且用到“洶涌”“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這樣的生動卻不失風范的詞匯。古語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出這些優美的詞,并分析句式,讓這些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從而讓學生在寫作時進行應用,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4.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教育中,是以老師為主講的教育方式,課堂上總是回響著老師的聲音,使學生極其依賴老師,沒有自主的學習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自學,我們需要摒棄這一錯誤的觀點。我們要做得是讓學生們進行朗讀,讓學生自己為他們營造一個有氛圍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學習過程不僅有趣而且學習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教導他們在讀的時候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再進行朗讀完畢后,進一步體會這樣刻畫人物形象的好處,并要學會應用這些。如“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的大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這一處是對王熙鳳的細節的描寫,學生在朗讀的時候教師可以提醒他們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想象作者是如何來表現主人公形象的,讓他們從中學習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全文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感受到了樂趣,也會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感受名著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藝術魅力。通過這樣才能把學習質量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由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是本著相同的目標,旨在通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量,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能力,更好地在生活中使用語文。也正是憑借著這兩者之間有著彼此分離又彼此相依的關系,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重視將這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們無法在語文學習中手、口、腦并用的現狀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閱讀寫作一體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有:
1.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味講求學生的閱讀量,而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效率,學生們閱讀了極其大量的內容,但是沒有對內容進行深刻的思考,這就使得閱讀教學的目標難以實現。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應該豐富方法形式,提高效率,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材料積累量,為寫作積累經驗。老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來提高閱讀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引領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閱讀教學,并且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記憶深度。此外,在閱讀教學中,老師還要抓住重點,把握一段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并引領學生體會到這一中心思想,對于閱讀內容的精彩之處,也要帶領學生體驗其精彩之處,并鼓勵學生在寫作中使用這種方法。
舉個例子,在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首先布置這樣幾個問題,“請同學們總結出文章各個段落的主要大意?”“文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學習,才能更有方向。
2.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培養方法
小學中高年級階段對學生語文素養以及語文應用能力的要求更加嚴格與具體,如何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解決閱讀不暢對寫作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問題,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感悟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問題。
如在《拉薩的天空》教學時,教師可以深度挖掘文本中描寫情景優美且藝術性豐富的段落,然后作為教學的重點向學生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也達到經由文字呈現豐富畫面的效果。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外有針對性的閱讀這類文章,將其作為優質范文,從范文中獲得有價值的寫作經驗,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即在閱讀到這些優美的,動人的語句時能夠紀錄并摘抄下來,除了能夠使學生在寫作中的用詞得到積累與拓展以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敘事與鋪陳的方法,對寫作技巧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占據重要地位,老師應重視把這兩者相結合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語文涵養,確保學生們的閱讀、寫作能力協調發展。
[1]邵開林.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研究.作文成功之路,2014,(05).
[2]葉家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亞太教育,2015,(15).
[3]祝雪冰.芻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中國校外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