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桂宏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左家塢鎮中學)
新課程理念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代桂宏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左家塢鎮中學)
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在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教師想要建設高效的數學課堂,有必要對數學課堂進行改革。加入新理念教學是必要條件,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個人實際狀況,即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本文主要闡述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種方法,希望對有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新理念
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建設新理念狀態下的高效數學課堂。首先要明確的是高效課堂的含義,即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對所學知識得到最大限度地掌握。詳細的解釋為:一是數學課堂中學生應當學到什么?能夠學會多少?二是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花費多長時間掌握課堂知識?(總所周知,初中數學課堂時間為每節45分鐘,課堂效率要提高,每節課堂應當完成的教學目標不能總是拖延。)三是學生如何獲得數學知識?(此處涉及到教學知識)四是是否每位學生對知識都得到一定的把握?(教學的目標是每一位學生都應當掌握教學知識,即人人符合標準,如果只是少數人完成教學目標,那么該課堂的設置不算為好的教學標準。)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滿足上述要求呢?
前蘇聯教育專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當我聽到或者讀到對人的個別對待的態度這些詞時,它們在我的意識里總是跟另一個概念——思考聯系在一起的。教育——這首先是活生生的、尋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沒有思考就難以得到發現,沒有發現與創造性的教育不能稱之為教育的創新。數學教師對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由于教師本身經歷過傳統教學模式,因此傳統教學的方式以及理念在學生的心中根深蒂固,所在教師難以在實際的教學中獲得突破。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這一點需要逐步推進。觀念影響行為,在數學課堂中首先應當減少教師在課堂講述過多而引起的學生參與少引發的需要學生做大量課后作業完成教學任務的后果。解決教師忽視學生情感、學習態度以及價值觀的教學問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難題,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探究,或者組建小組討論問題,而不是一手包辦,讓學生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比如:已知a≥0,b≥0,且a+b=1,求證:(a+2)(a+2)十(b+2)(b+2)≥25/2。該不等式的證明方法很多,可以作為課堂討論教材供學生參考。教師可以講述該題的基本證明方法,其次建立討論小組,并提供小組討論的方向比如二次函數的求最值、三角代換、構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徑。小組在討論中發散思維,這樣學生就不會局限于題目的唯一解答方式的固定思維當中。對于學生來說,掌握題目的思考方式遠比掌握題目的解答方式重要的多。俗話說的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數學的思考方式與理念,才能夠促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道路中走的更遠更久。
21世紀競爭依托的更多是團隊的競爭,當前單打獨斗以及個人英雄主義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變遷。偉大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校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具有獨立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這些人應當將為社會服務作為自身發展的做高目標。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看到之所以課堂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課堂時間占用的過長,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獨立思考以及行動的缺失,使得教學質量難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數學中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歸納與總結,該方法的學習同樣可以運用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行對數學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次數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知識劃分過于寬泛則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教師需要對范圍進行劃分,并在學生自行探究的過程中加以指導,對學生卡住的地方進行指引,幫助學生進步。數學知識的歸納與總結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對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能夠建立清晰的輪廓,是學生能夠真正的了解教材,了解數學。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意見》中說到: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教師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識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的愿望就越低。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到:求知欲望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引起,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以及熱情,就要讓學生發揚自我個性,展示自我情懷。當學生真正的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與探索者,自身內在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成功的榮譽感與成就感就會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動力是學生主觀意識的外在表現和內在動力。例如,學校要建設操場,但是夠買多少材料需要對操場建設面積以及操場中其他設備進行考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操場的建設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操場進行面積測量,在圖紙上畫出各種運動場地所需的面積,進而對所需的建筑材料繼續計算。學生在操場的建設過程中,既掌握圖形的繪畫以及設計,又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同學之間的合作建立了友誼,這些對學生的成長是大有助益的。
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作者認為,合作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在實戰中的動手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班級團結。此外,學生在進行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減少學習的壓力,在輕松的氛圍中提高自身數學水平。安排實戰課堂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安排的實戰課程前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知識水平、基礎等進行分析,合理分組,最好能夠將每組中優秀與較差的同學都具備。實戰課前,教師還要向學生講述課程任務,以及活動流程,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能力。在活動開始后,教師要適當參與到活動課程中,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以確保合作順利進行。
首先,教師要減少參與到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客觀因素上減少學生依賴的心理,加強學生主觀能動精神。其次,對教學方式多元化適量而用,過度重視教學方式的改變而忽視課堂內容是不正確的。教師需要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習氛圍。但是不論是教學方式以什么樣的形式改變,其服務的核心應當圍繞著教學內容開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指導,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尊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總的來說,初中數學建立高效課堂需要革新教育理念,在現有教學基礎上不斷提升教學的水平以及教學模式,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是我國教育走在國際教育的道路上。通過對教學理念的變革、教學方式的改善、教學興趣提升訓練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完成教學目標。
[1]吉莉.初中數學的重要性及教學策略分析[J].才智,2014,12,(36):198-203.
[2]盧瑞容.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35):65-66.
[3]夏訓蓮.新課程理念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新校園,2013,14,(1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