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鳴,黃仙紅,駱湘香,馬海燕,劉婷婕,吳茵茵,許亮文
(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
中學生自我效能對肥胖相關行為影響的研究
許 鳴,黃仙紅,駱湘香,馬海燕,劉婷婕,吳茵茵,許亮文
(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
[目的]探討中學生肥胖相關行為自我效能現狀及其對行為階段的影響,為該人群的健康教育提供對策方法。[方法]以2300名中學生為被試,運用中文版中學生肥胖相關行為調查問卷進行現場調查,研究體育鍛煉、久坐行為、高脂飲食及果蔬攝入的自我效能得分在不同性別、年級以及行為階段上的差異。[結果]男生體育鍛煉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久坐不動、高脂飲食與果蔬攝入的自我效能感低于女生(P<0.05);高中生的久坐不動與果蔬攝入自我效能感高于初中生(P<0.05),體育鍛煉與高脂飲食自我效能感低于初中生(P<0.05)。隨著自我效能提高,行為階段往高階段發展(P<0.05)。[結論]自我效能在不同行為階段上的得分有差異,且隨著行為階段的前移,自我效能上升,提示可以通過提高中學生自我效能以改善其肥胖相關行為,從而促進健康。
自我效能;肥胖;行為;健康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與肥胖青少年占同齡人的比例逐漸升高[1]。2010年第六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肥胖檢出率持續增加。7~22歲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鄉村男生、鄉村女生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別增加1.94、0.63、2.76、1.15個百分點;超重檢出率分別為14.81%、9.92%、10.79%、8.03%[2]。由于青少年超重肥胖與許多成年期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青少年肥胖已成為了一個日趨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3]。引起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很多,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肥胖相關行為等。但肥胖相關行為是引起青少年體重指數偏高、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中學生自我效能在體育鍛煉、久坐不動、高脂飲食以及果蔬攝入行為各階段的分布,探索中學生自我效能對肥胖相關行為變化的影響及它們之間相互的關系,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于2012年抽取杭州、武漢兩個地區作為調查現場,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分別在兩個城市抽取初中和高中共8所,選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在運動及營養評價和咨詢項目中制定的量表,本研究經授權后將英文版翻譯成中文版,經研究證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6]。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自我效能、行為階段的評定。自我效能感的測定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由1到5分別代表一定不會、可能不會、中立、可能會以及一定會5個等級;行為階段的條目將行為階段界定為前意向階段(簡稱PC)、意向階段(簡稱C)、準備階段(簡稱P)、行動階段以及維持階段(簡稱M)。調查員由帶教教師到其所在班級教室給學生發放問卷,學生自行完成問卷中要求的內容,對于無應答問卷以及填答不全的問卷予以剔除。
1.2.2 統計方法
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數據雙錄入,利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通過Mann-Whitney U秩和分析檢驗不同性別、年級及行為階段的學生各行為自我效能得分均分的差異,以及各行為不同階段自我效能差異的事后檢驗;通過Spearman秩相關分析行為階段與自我效能得分均分之間的相關性情況。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本次共調查2300名學生,有效樣本量2187人,其中男生1147人(52.4%),女生1040(47.6%);杭州學生1135人(51.9%),武漢學生1052人(48.1%);初中生1198人(54.8%),高中生989人(45.2%)。
體育鍛煉的前意向階段的中學生最多(38.5%),與其他三個行為相比,是該階段占所有階段比例最高的行為。久坐不動各階段人數的分布較為平均,前意向階段人數最多(28.6%),行動階段人數最少,占9.5%。高脂飲食各階段人數的分布較平均,其中行動階段人數較少(13.3%)。果蔬攝入各階段人數分布差異大,以意向階段人數最多(33.7%),行動階段人數最少(6.3%)。四種行為各階段人數分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中學生肥胖相關行為在不同階段的分布 n(%)
2.2 中學生自我效能與行為階段的相關性分析
各肥胖相關行為自我效能得分均分的相關性分析顯示,各相關行為自我效能均分均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其中相關性較強的是久坐不動與果蔬攝入(r=0.568)以及高脂飲食與果蔬攝入(r=0.400),體育鍛煉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分與其他三個行為的相關性不強(r=0.154~0.231)。久坐不動、高脂飲食與果蔬攝入三種行為自我效能感的趨同性較強。
4種肥胖相關行為自我效能得分均分與行為階段的相關性分析顯示體育鍛煉、高脂飲食與果蔬攝入三個行為的行為階段與其自我效能得分均分有明顯的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397、0.251、0.365。但是在久坐不動上,二者的相關系數只有0.071,相關性很低,見表2。

表2 中學生肥胖相關行為的自我效能與行為階段的相關性分析結果(Spearman r)
注:**在置信度(雙測)為 0.01 時,相關性是顯著的
2.3 自我效能現狀
4種肥胖相關行為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值從低到高排列依次是體育鍛煉(2.58±0.92)分、高脂飲食(2.95±0.85)分、久坐不動(3.03±0.73)分、果蔬攝入(3.37±0.81)分。經正態性檢驗得各行為自我效能得分均值的分布不呈正態性分布,因此采用非參數檢驗,各行為的自我效能在性別上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體育鍛煉、久坐不動、高脂飲食的自我效能在年級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各行為自我效能在杭州、武漢地區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1 體育鍛煉
男生體育鍛煉的自我效能感在五個行為階段上均高于女生(P<0.05),該結果與Jennifer L Huberty[7]的研究相同;在年級上的差異僅體現在意向階段,表現為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初中生(P<0.05),但是由于處于前意向階段的中學生較多(38.5%),所以整體上初中生體育鍛煉自我效能感高于高中生。事后比較結果顯示:調查學生在該行為前意向階段的自我效能感最低,維持階段的自我效能感最高,意向階段到行動階段的自我效能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2.3.2 果蔬攝入
果蔬攝入的分行為階段自我效能比較結果顯示,除行動階段外,其他四個行為階段上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均高于男生(P<0.05)。年級差異體現在前意向階段,表現為高中生高于初中生(P<0.05)。該行為處于前意向階段學生的自我效能最低,從意向階段到行動階段的學生自我效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處于中等水平,維持階段學生的自我效能為最高水平,見表5。

表3 不同性別、年級中學生自我效能在肥胖相關行為的得分及差異性分析結果

表4 不同性別、年級中學生自我效能在體育鍛煉各行為階段的得分
注:*前意向階段學生自我效能得分最低,與其他四個階段學生分數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意向階段到行動階段的學生分數居中,且相互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維持階段學生的自我效能得分最高。

表5 不同性別、年級中學生自我效能在果蔬攝入各行為階段的得分
注:*同表4。
2.3.3 久坐不動
除準備階段外,女生久坐不動的自我效能感均高于男生(P<0.05)。年級差異體現在除行動階段外的四個階段,均表現為高中生高于初中生(P<0.05)。該行為各階段自我效能有差異的分別是前意向階段低于意向階段、準備階段與維持階段,其余行為階段的自我效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6。
2.3.4 高脂飲食
在前意向階段與行動階段,女生高脂飲食的自我效能高于男生(P<0.05)。而年級差異僅在維持階段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現為初中生高于高中生。該行為處于前意向階段學生的自我效能最低,處于意向階段與準備階段的學生的自我效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處于中等水平;處于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的學生的自我效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處于最高水平,見表7。

表6 不同性別、年級中學生自我效能在久坐不動各行為階段的得分
注:*前意向階段學生自我效能得分最低,與意向階段、準備階段及維持階段學生分數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意向階段與準備階段的學生分數居中,且相互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維持階段學生的自我效能得分最高。

表7 不同性別、年級中學生自我效能在高脂飲食各行為階段的得分
注:*前意向階段學生自我效能得分最低,與其他四個階段學生分數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意向階段與準備階段的學生分數居中,且相互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行動階段與維持階段學生的自我效能得分最高,且相互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3.1 自我效能在肥胖相關行為上的分布有差異
中學生在體育鍛煉、久坐不動、高脂飲食以及果蔬攝入上的自我效能水平各不相同。體育鍛煉的自我效能平均水平最低,說明中學生對于相對靜態的健康行為有較高的自我效能;但是在動態的健康行為上,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自我效能不能體現出較高的水平。
3.2 自我效能對行為階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各行為在不同階段的自我效能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各行為在前意向階段的自我效能得分均最低,維持階段最高,提示隨著自我效能水平的升高,行為階段有向高階段發展的趨勢。當外界因素發生變化時,個體的行為階段會隨之產生變化。這一理論在國際學術界得到了普遍認可和廣泛的應用,并且實踐證明具有良好的效果[8-11]。自我效能已被證實能夠影響行為階段進而提升健康生活的參與度[12]。
3.3 各肥胖相關行為的自我效能感有趨同性
從相關性分析看,四種行為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分以及自我效能得分均分與行為階段的趨同性較高。說明青少年對于控制體重的自我效能感在各行為中是互相關聯的,當個體處于控制體重的某一階段時,其各方面的自我效能都會處于相對平衡的水平。
4.1 中學生運動行為干預對策
中學由于其固有的學業特點,導致重文化課輕體育課,造成學生坐著的時間遠遠比動著的時間多得多。因此應加強針對學生和教師兩個群體的運動健康教育。一方面,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對控制體重的作用,充分利用體育課及活動課的時間積極運動、多動少坐;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專家講座視頻播放、體育活動方面的評獎評優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運動動力及獲得獎勵后的自我效能。
4.2 中學生飲食行為干預對策
中學生的飲食結構多數由所在學校及家長決定,因此,針對中學生飲食行為干預應重點放在學校行政部門以及家庭教育上。一方面,健康飲食的宣傳資料應該深入中學后勤,如專家講座視頻、健康主題動漫等;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生發放一些閱讀性較強的健康飲食口袋書,增強其自我效能。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飲食習慣對學生體重控制的影響,并根據孩子的身體、學習、生活習慣進行優化。
[1] 張小偉.關注肥胖學生運動心理 提高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J].中國學校體育,2013,(S1):145-146.
[2] 易 妍.吉林省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 周穎怡.某中學青春期學生單純性肥胖的原因分析及干預效果評價[D].南方醫科大學,2012.
[4] 吳 憲,張杰,方明珠,等.行為-心理測定量表對青少年水果蔬菜攝入的評價[J].營養學報,2014,36(2):174-179.
[5] 徐 莉,許亮文,毛晨佳,等.中文版青少年久坐行為量表在初中生應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11):1040-1042.
[6] 張 杰,許亮文,陳釗嬌,等.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心理測定量表中文版及其信度效度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4):50-54.
[7] HUBERTY J L,DANAE M DINKEL,BEETS M W. Evaluation of GoGirlGo;A practitioner based program to improve physical activity[J].Bmc Public Health,2014,14(5):119-119.
[8] ROBINSON A H,NORMAN G J,SALLISs J F,et al. Validating stage of change measures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behaviors for overweight wom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08,32(7):1137-1144.
[9] A STEPTOE,S KERRY,E RINK,et al. The impact of behavioral counseling on stage of change in fat intake,physical activity,and cigarette smoking in adults at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Public Health,2001,91(2):265-269.
[10] BRETT A PLUMMER,WAYNE F VELICER,COLLEEN A REDDING,et al. Stage of change,decisional balance,and temptations for smoking: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in a large,school-based population of adolescents[J]. Addictive Behaviors,2001,26(4):551-571.
[11] GEOFFREY W. GREENE,NANCY FEY-YENSAN,CYNTHIA PADULA,et al. Differences in psychosocial variables by stage of change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older adul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4,104(8):1236-1243.
[12] PROCHASKA J O,NORCROSS J C,FOWLER J L,et al. Attendance and outcome in a work site weight control program:Processes and stages of change as process and predictor variables[J].Addictive Behaviors,1992,17(1):35-45.
(本文編輯:鄒 楊)
Study of related behaviors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to obesity in school students
XU Ming, HUANG Xian-hong, LUO Xiang-xiang, MA Hai-yan,LIU Ting-jie, WU Yin-yin, XU Liang-wen
(MedicalCollege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36,China)
Objective This study discusses obesity related behaviors self-efficacy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its behavior stage so as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for this group’s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Selected 2300 students, field investigated by Chinese version obesity questionnaire. It studied different self-efficacy score in different sex, grade and behavior stage of physical exercise, sedentariness, high fat dietary and fruit & vegetable intake.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boy’s self-efficacy score were higher than girl’s in physical exercise, but lower in sedentary behavior, high fat dietary and fruit & vegetable intake.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efficacy was higher th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edentary behavior and fruit & vegetable intake, but lower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high fat dietary. With self-efficacy score rising, behaviors stage moves forward accordingly. Conclusions There is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self-efficacy on different behaviors stage. It is rising with behaviors stage moving forward. That means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obesity related behavior through improving their self-efficacy.
self-efficacy, obesity, behavior, health
2015-10-30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2.0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學生肥胖相關行為分階段管理模式的研究(71273079);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基于跨理論模型的青少年肥胖相關行為轉變模式的研究(11YJA880128)
許 鳴(1990-),女,浙江杭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的研究。
許亮文(1962-),女,浙江杭州人,碩士,教授,主要從事預防醫學方面的工作與研究。
R193
A
1003-2800(2016)02-01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