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燕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學生的內心都擁有一個豐富的未知世界,充滿求知的渴望,成功的愿望,交往的需求,性別的迷惘以及突如其來的異想天開,五花八門的矛盾糾纏,獨特個性的放肆張揚……這一切,讓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有點眼花繚亂而不知所措。特別是剛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不僅其心扉向老師關閉著,而且習慣于把自己擺在老師的對立面。因此,作為老師就必須充分認識時代賦予我們的角色內涵,學會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關愛、信任學生,以愛心澆灌心靈,以真心贏得尊重,以主導喚醒主體,促進學生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發展。
“學生的大腦不是一個個等待灌輸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等待點燃的火把”。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就是利用放大鏡的聚光功能,匯集學生的優點和能量,使其環境“溫度”達到大腦的“燃點”,讓學生在不斷的“燃燒”中,實現身體、智慧、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一、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第二生長高峰期,性意識逐漸成熟,自我意識急劇萌動,這正是人的發展中最關鍵的階段。尤其是那強烈要求獨立的意識,要求他人認可的意識,要求著我們老師要有更強烈的師愛和高度的教育機制去和他們進行情感交流,遵循科學的教育規律,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
記得我剛做班主任時火氣較大,常因一點小事在課上發脾氣批評學生,有時弄得非常難堪,下不了臺。后來我發現這樣批評學生,表面上他似乎很服氣,其實只是攝于班主任的威嚴,敢怒不敢言。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即使是柴草,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點著。對學生應要多表揚少批評,于是我改變教育思路,及時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加以肯定,讓他們感到老師始終在用欣賞的目光看他。我時時充分利用心理規律,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引導學生健康的個性發展,伺時因勢利導,把個別不良行為的負效應轉換為積極效應。最后的結果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就是“事半功倍”。
我班有一名學生小劍,初一階段踏實、穩重,在老師眼里是勤奮的好孩子,然而到了初二,他經常遲到,并且帶有明顯的故意性,開始注重著裝,穿著怪異,與同學打架現象時有發生。我馬上意識到該生的異常變化,在與該生的談心并與家長談話過程中,家長向我反映了一個話題,小劍在家里曾向父母說要當上班上的“老大”,那才酷呢!頓時,他所有異常表現我都明白了。他是在用特殊的行為引起同學的注意,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他的動機非常不健康。我馬上與家長聯系做通了小劍的思想工作,他從思想深處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此,小劍又恢復了當初的自我,學習更加努力,用他的話說:“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爭當學習的‘老大?!?/p>
初中學生對老師寄予充分的信任,有著豐富、敏感的心靈世界。小羅是一名聰明、有才華的學生,但由于家庭環境不好,父母離異,從小隨老一輩長大,學習缺乏自制力,不求上進,成績很不理想。怎樣喚起她的學習熱情呢?我嘗試著用“談心式”語言交流:“小羅,我內心已經感知,你是一名單純、善良、樸實具有正義感的好女孩,有著聰明的頭腦、有著絕佳的學習天賦,只有你努力,學會控制自己,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我們大家的驕傲?!睂τ谖业男湃魏驼J可來說,小羅感到很難為情,極誠懇地表示出對自己過去所作所為的懊悔,她向我表了決心,說什么也要對得起老師的期望。談心式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短短幾句話,讓師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升華。有信任就要尊重,有尊重就有理解,有理解就有收獲。
二、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應該捕捉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雖然有時只是一個小小的亮點,但很有可能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挖掘出埋藏在心底的大金礦。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所說:“要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泵绹亩唐≌f大師歐·亨利在他的一篇作品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一個丑惡的罪犯也有心靈美,死亡的靈魂遇到上帝也會復活?!蔽宜诎嗉壷杏幸晃荒猩÷?,性格比較反叛,凡老師說的他都不樂意,班干部做的他都認為不對。他幽默,好表演,在英語每單元的表演環節中,他滑稽大方的動作,風趣幽默的語言,總逗得全班大笑,贏得陣陣掌聲,我趁機在全班表揚了他,這時我發現在同學們的笑聲中,他臉上已經露出了春天般的微笑。課后我又找他聊天,回顧他在主題班會上舌戰群雄、面不改色心不跳,并且還提到他出的黑板報是如何的別具一格。我此時觀察到小聰已經變成歡樂的海洋,平時那股滿不在乎的神情消失了。接著,我和他一起分析前段時間他在班上的表現及學習情況,找出來原因,他開始只是點點頭,后來主動表了態。接下來我又找他談了兩次,漸漸我發現,小聰在學習方面及同學相處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到了初三,他的學習成績居然進入了年級前十名,真是脫胎換骨的變化。
最近,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樣一例報道:
某中學發動學生和老師搜集學生的優點,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匯總上交給班主任,班主任將學生一周來值得表揚的人和事,填寫在學校統一印制的學生優點卡上交給政教處,于下周一張榜公示,這一舉措引起了學生的普遍關注。據調查,贊成優點卡張榜表揚的學生占96.67%,想在優點卡中被表揚的占97.06%,受表揚的學生有的說:“很開心,很激動,感動自己是個榜樣。”有的說:“十分高興,感到自己的長處被挖掘出來了?!庇械恼f:“好極了,就像‘千里馬遇到了‘伯樂?!?/p>
讀罷我甚感欣慰,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教師工作的神圣。作為教師,不僅要有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身正為范的人格修養,更要用無私的愛心去塑造學生的心靈。
三、點燃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的心靈,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種下一顆愛的種子,它就會長成一輪紅日,普照大地,播撒溫暖;種下一個崇高的理想,它就會化作一葉風帆,在充滿暗礁的大海里勇往直前。拿破侖·希爾曾說:“信心是心靈的第一號化學家。當信心融合在思想里,潛意識會立即拾起這種智慧的領域里促成成功思想的物質化?!弊孕?,是人追求成功的一種意念,是堅持走向成功的一種意志,是一種巨大的潛能。
教師信奉一個“行”字?!澳阏嫘?!”“太棒了!”“很了不起!”……一個“行”字滿足了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要求。教育者的智慧體現在對學習者的百分之十,甚至于百分之一的優點的發現、夸大和欣賞。做到這一點很難,但一旦你做到了這一點,便會使學生找到了自信,找到聰明的感覺,說明孩子開竅了,也說明你的教育走上了正道。
語文教育家錢夢龍接到一個“差班”,上第一次作文課,他說:“這次作文我只提一個要求:將作文題目寫在第一行的中間,只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得高分。”“差班”的學生大多有逆反心理,以為老師在“糊弄”他們,表現出一臉的狐疑。錢老師讀懂了學生的表現,說:“我說的是真話,知識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的,聚沙成塔??!”凡是達到了這一要求的都得到了高分。第二次作文他又提出“每一節的開頭空兩格書寫”的要求,做到的學生又得高分了。第三次作文他先予以簡單總結,還表揚了前面做得好的學生,而后說這次題目是“我的家庭,你家里有幾口人,文章就分幾段,做到就得高分?!币淮斡忠淮纬晒Φ母惺埽瑤捉浭箤W生對寫作躍躍欲試。錢老師的步步提攜,其目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感,繼而樹立信心,其次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信心一旦樹立,教學便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喝彩,尤其是在他們表現拙劣的時候。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欣賞和喝彩!沒有欣賞哪來的才氣,沒有喝彩哪來的精彩。
在平常的班級管理中,欣賞優秀學生容易,欣賞有缺點的學生難。唯其難,才顯得更加珍貴。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學會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在充滿寬容和鼓勵的氣氛中,讓我們的學生少一點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些指責,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挑剔,多一點合作。從而走向人格獨立、身心兼的理想彼岸。冰心老人說過:“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花香彌漫。”每當讀到這樣的經典名句,我內心都會有一份感動。是啊,生命需要培養,教育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