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瞿德濤,劉紅陽(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老干一科,新疆石河子832008)
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的幾點思考
劉靜,瞿德濤,劉紅陽(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老干一科,新疆石河子832008)
【提要】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對于醫學生今后的臨床工作意義深遠,是診斷學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該課程的教學應突出對學生實踐性和臨床思維的培養,因此,如何帶好這門課程是眾多臨床教師共同探討的話題。該文就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的經驗和體會進行思考,以實際教學經驗為基礎,對該門課程的特點、教學方法、教學評估、教學中應注意的環節,以及構建良好教學氛圍等進行探討,以利于今后不斷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水平。
教學方法;教育,醫學;心血管系統
與其他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模式一樣,心血管內科診斷學的教授主要包括兩方面:課堂上教師對課本中理論知識的教學和臨床見習中教師對診斷技能的實踐操作。二者相輔相成,從對理論學習中初步獲得的感性認識,到實踐過程中逐漸升華為理性思維,指導醫學生對相關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從而形成和建立科學、全面的診治思路[1]。心血管系統診斷學的臨床教學有其自身特點,通過多年的心血管系統診斷學的臨床教學,現將個人在工作中的幾點思考總結如下。
用淺顯易懂的語音解釋基本概念,利用聲音模仿、教具、掛圖、幻燈、錄像、影像、視頻等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效果,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記憶。有些臨床不易見到的典型體征可以通過看幻燈片和錄像等方法得到解決,彌補了臨床見習的不足和局限性。只有教師對臨床中不同病例的心臟查體特點有豐富的經驗,才可能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指導[2]。而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輔以臨床見習、患者床邊驗證,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給予舉一反三的強化記憶、加深學生的理解[3]。
某些物理檢查所見,如心音的改變、心雜音、奔馬律、交替脈等重要體征是目前常規儀器檢查不能發現的,而上述體征又是臨床醫生接觸心血管疾病患者后必須掌握的初步信息,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判斷價值。因此,即使在醫療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心臟物理檢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是彰顯醫生臨床工作能力的重要內容。因而心臟查體不能局限于書面考試作答,需要學生熟能生巧地在臨床工作中應用。正因為心臟物理檢查是目前檢驗、檢查設備不可取代的環節,所以其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主動性來學習[5]。如果教師能在課前就充分闡明其重要性,學生才會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這門課程上。
多媒體教學已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彌補了教師言語枯燥、不直觀的缺陷,使豐富色彩的真實感呈現于學生,讓抽象理論更易理解和消化,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和效率[6]。要在較短的見習課中實踐所有典型的心血管查體內容很難做到,也不是每一堂見習課都能遇到典型病例,有些特征性體征只有在危重患者那里可以得到體現,因此,有些查體內容在指定的見習課時間段不能全面地展示給學生,這就使得見習知識受到局限,而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理論學習與臨床見習的不足,使教學內容更大范圍地被教授,使學習更深度地被理解。因而對現代化教學工具的掌握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要求。
血液在循環系統中的運動也遵循著流體力學、物理學的規律。不論是第7版還是第8版《診斷學》,在心臟查體內容中對血流動力學的基礎知識均有所介紹和鋪墊。這對推理不同器質性心臟疾病類型和可能出現的臨床體征做出預先推斷提供理論依據,并且在臨床教學中還可通過心電圖、心臟超聲、實驗室、影像學及核醫學檢查等加以佐證。血流動力學原理基本上貫穿于心臟查體的始終,這使得“推理”有理有據。器質性心臟病大多會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這為臨床體格檢查留下了蛛絲馬跡;反之,心血管系統臨床體格檢查的信息能使學生推測出心臟可能發生的病變情況。因此,在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中,“推理”的教授是靈魂,這既避免了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辛苦,又提供了臨床診斷思維過程中探索與發現的樂趣,使學時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7]。讓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是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的主要方法,也是重要內容。
教學評估包括提問、作業、測驗、操作考核等,學生查體的順序、思路、側重點、準確性、判斷及分析能力都是評估內容。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的對象不同,教學的深度、廣度及針對性也有差別,這就要求教學評估需要有針對性。臨床教學班級常分為研究生班、本科班及專科班,具體還可細分為臨床班、影像班、口腔班、護理班、衛生教育班等,不同專業學生因專業基礎不同,教學要求及自我要求也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感受到即使是同樣的教學與見習,其掌握程度也有著很大差異。當然這一規律也因人而異,有些班個別學生自我要求很嚴格,會對這門課程有著精益求精的標準,反映出在課堂中積極回答問題,課后很好地預習與復習,考試成績優異。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同學的積極性帶動全班同學活躍思維,另一方面可以針對不同專業學科有意識地與其專業相聯系,學生會更愿意主動學習。
潔凈、安靜、光線充足、溫暖、適度寬敞的環境有利于臨床見習,這點絕大多數教學醫院可以做到。但在見習教學中常常面臨著大量的實習學生涌入病房,人數眾多的實習生都在參與見習查體活動,如被檢者僅集中在1例患者身上,必然給該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應盡量把教學分散在不同患者身上進行,陰性查體可在學生、志愿者身上進行,典型病例查體可事先有重點的突出關注部位,而不至于讓患者查體部位暴露時間過長,而學生的查體又茫無目的,抓不住重點。例如,對于心房顫動患者,側重于讓學生感受心律絕對不齊、第一心音強弱不等、短絀脈。對于右心衰竭患者著重體循環系統淤血體征的查體。這樣可以有計劃、有目的、有秩序地完成見習內容,也有利于患者更大程度的支持[8]。良好的見習氛圍有賴于學生和患者間的互動,學生的學習是要服務于患者,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是患者能夠配合體格檢查的前提,也是對檢查者信任的基礎,在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教學過程中同樣要強調人文關懷與對患者隱私尊重的重要性,這在每個心臟查體的細節中有所體現,是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9]。誠實、客觀、具有親和力的交流,能給患者應有的尊重,使患者作為受檢者感受到配合實習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是在為醫學的發展、人類的福祉做貢獻。而學生知道患者的配合來之不易,更珍惜見習的寶貴機會,雙方的努力可使見習氛圍更有助于教學,學習效率也會倍增[10]。
教學有技巧,學習有方法,但腳踏實地地用心總結和記憶是掌握知識的基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創建良好的教學、見習條件,最終的著眼點還是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生的臨床實踐水平是檢驗教師教學的金標準,心血管系統診斷學臨床帶教教師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好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
[1]黃少敏.診斷學教學體會[J].宜春醫專學報,2000,12(6):47.
[2]吳國霞,張嫄源,金剛.心血管內科臨床實踐教學體會[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29(1):102-103.
[3]葉鋒.病理教學方法的探索與體會[J].醫學教育,2010,48(14):120-121.
[4]姚青,宋志遠,何國祥.心血管系統臨床教學的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4,13(3):186.
[5]肖建福,石春海.激發學生對遺傳學實驗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探索[J].遺傳,2014,36(2):181-187.
[6]張望強,柴睿,楊云.循環系統疾病臨床教學實踐的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8):122.
[7]Schattner A.Teaching clinical medicine:the key principals[J].QJM,2015,108(6):435-442.
[8]尚立芝,季書,王峰,等.TBL教學法在醫學本科和碩士生綜合設計性實驗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4):120-122.
[9]陳敏,孫文瑤,陳燕,等.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研究[J].現代醫院管理,2015,13(3):81-82.
[10]桑延智,劉心,趙世紅,等.眼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四個一”教學法[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5):478-479.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1.060
C
1009-5519(2016)01-0145-02
(201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