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志
(呼倫貝爾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旅游管理中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研究
于海志
(呼倫貝爾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摘要:《旅游法》的頒布給我國旅游業發展帶來嶄新契機,但旅游管理中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旅游管理體制落后,旅游產品缺乏創新,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等問題急需解決。今后旅游部門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積極推動旅游產品創新,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完善景區環境保護措施。
關鍵詞:旅游管理;問題;完善
《旅游法》頒布以來,旅游管理工作開始步入嶄新的階段,不僅旅游活動有法可依,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也逐漸發生深刻變化。因此,新時期旅游管理工作對規范旅游市場、提高旅游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只有解決好旅游管理中的各種問題,才能促進整個旅游業的發展,為游客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1《旅游法》對旅游管理提出的要求
2013年10月1日起,《旅游法》正式頒布實施。《旅游法》的誕生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一座里程碑,該法對旅游市場的監管提出新的要求,作為旅游企業不得開展“零負團費”旅游,不得對游客做出各種欺詐行為,強制消費、隱性消費被明令禁止。作為旅行企業必須在《旅游法》的指導下尋求轉變,從價格競爭為主轉向服務質量的競爭,專注于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力求用品牌優勢贏得顧客忠誠度。另外《旅游法》對游客行為的規范要求也頗具關注性,法律既保護游客的合法權益,也要求游客提高自身素質,共同維護寶貴的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2新時期旅游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旅游法》的頒布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是一個嶄新的契機,但同時還應看到,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
第一,管理體制問題。我國旅游業管理體制問題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從景點開發來看,主要是旅游部門和文化部門之間的協調,很多時候旅游部門希望開發新的景點,但文化部門則是從文物保護的角度考慮,需要限制旅游資源的開發。其次,《旅游法》頒布后,對旅游市場的管理需要多個部門的聯合,如旅游、工商部門對不合格旅游企業的治理。
第二,旅游產品問題。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產品和服務創新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更好地服務目標客戶。近年來旅游企業之間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問題尤為突出,各旅游企業提供的旅行線路和服務基本趨同,企業不是通過產品創新贏得競爭優勢,從而也使價格之戰不可避免。而《旅游法》頒布后,企業不能再靠壓低價格、隱性消費等手段獲利,其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內涵空洞、功能單一的問題急需解決。
第三,人力資源問題。旅游業的繁榮帶動旅游從業人員數量的顯著增加,但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也直接影響到旅游服務的質量。盡管《旅游法》對導游的薪酬管理提出要求,但由于旅游企業落實不力、導游自律意識不強等原因,記者暗中走訪過程中仍可發現大量低素質的導游人員。
第四,生態環境問題。由于游客對景區環境的保護意識薄弱,亂涂亂畫、隨意丟棄垃圾的問題屢見不鮮,景區風貌隨之受到影響。特別是在黃金周期間,景點到訪的游客數量急劇增加,甚至超出景區正常的承載能力,景區生態環境受破壞嚴重。新頒布的《旅游法》中明確要求游客規范自身行為、保護生態環境。而游客思想觀念是長期形成和發展的,所以旅游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面臨巨大壓力。
3新時期旅游管理完善策略
為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嚴格對旅游企業的監督管理,促進旅游企業的創新發展,新時期旅游部門應努力推進以下工作。
第一,健全旅游管理體制。旅游管理不僅需要旅游部門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與支持。因此,為促進《旅游法》的貫徹實施,從根本上提高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水平,相關部門應聯合起來,共同構建新型管理體制。首先,旅游部門和文化部門應實現所有權、開發權、管理權的分離,彼此間相互制約,形成和諧統一的管理機制。其次,對于旅游業的管理,旅游、文化、工商、環境、交通、執法等部門應攜起手來,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建設合作鏈條,確保各項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最后,政府部門應深化與地方的溝通交流,認真檢查地方對相關文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給予地方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從而確保旅游管理工作與政府要求相吻合。
第二,推動旅游產品和服務創新。為加速旅游企業的轉型發展,旅游部門應為企業提供系統的指導,并制定具體的鼓勵措施,使企業盡快明確未來的前進方向。旅游部門要結合當地旅游資源優勢,編制科學規劃,引導旅游企業轉變思維,設計新的旅游產品,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特別是隨著游客文化需求品味的提升,傳統的旅游產品已經不能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旅游企業也應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尋求自身的蛻變發展。政府還可通過抽查檢驗、游客體驗評估等方式,選拔優秀旅游企業,并給予獎勵。
第三,提高人力資源綜合素質。針對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各地政府部門可根據《旅游法》的指導,制定旅游從業人員管理的具體細則,嚴格監督旅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情況。旅游企業應從招聘開始,就認真篩選有高度責任心、專業學歷背景、從業經驗的優秀人員,并為入職人員提供系統的培訓,此外還應定期開展繼續教育培訓,力求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游客提出的在旅游途中權益受損問題,政府部門應設立多種監督舉報途徑,以規范旅游接待服務體系,保障游客權益。
第四,完善景區環境保護措施。為保護景區生態環境,旅游部門應向各旅游景點傳達精神,要求景點嚴格執行垃圾清理、污水排放、生態環境保護等管理制度,營造宜人舒適的旅游管徑。同時旅游、工商、環保、公安等部門也應聯合起來,定期進行聯合執法,向社會傳遞旅游環境保護的理念,從而不斷提高廣大游客的環保意識,形成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
參考文獻:
[1]喬紅葉.我國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東方企業文化,2014(06).
[2]石維富,李東.旅游誠信存在問題及建設對策[J].人民論壇 ,2013(20)
作者簡介:于海志(1978-),男,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現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畢業于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呼倫貝爾學院教師副教授,方向:旅游基礎理論研究和區域旅游開發及政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2-0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