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伯駿,周建忠(.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吉林長春308;2.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吉林長春308)
?
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新動向
——以Y?!绊椖拷虒W”為例
鄒伯駿1,周建忠2*
(1.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吉林長春130118;2.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吉林長春130118)
摘要:項目教學是最具實效的企業生產模擬教學。服裝設計生產的每個教學環節都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服裝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外界因素沖擊,迫切需要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施行。項目教學法不但解決了上述現實問題,而且對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服裝設計;項目教學;教學改革
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模式和中等職業學校基本的教學制度。當前的重點是要建立行業、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機制,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學的管理和訓練學生教學模式。
筆者調查樣本Y校是某市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是省內唯一一所重點藝術類中專,服裝設計專業是該校龍頭專業,多次被評為省級師范專業。但近些年,市場供需改變、教育改革升級等外部因素對該校本專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1.1課堂教學模式因循守舊
以Y校為代表的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制約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課堂上沿襲教師中心論,所謂的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為“三基”教學,事實上已經演化為教師唱“獨角戲”,學生當看客的現實,完全背離了職業教育以實用為原則、以實踐為中心的培養目標。
1.2教學組織形式“一刀切”
Y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一般以大班授課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忽視了職校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性別差異。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男生的抽象思維迅速發展,女生的感性思維日益增強,這就導致了兩者在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言談舉止等方面差異顯著。客觀上,生理心理雙重變化已經不適用一個班級、一套教案、一份作業的教學組織形式。
1.3考核評價制度僵化單一
以Y校為例,現行考核制度仍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評價方式以分數論優秀,制約了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由于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為服裝設計、銷售管理、生產質檢等對實踐操作有較高要求的崗位,因此必須在考核評價環節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適應市場需求、貼合職業規劃的應用性人才。
在嚴峻的就業市場倒逼的大環境下,走出一條具有自我特色的專業辦學路子,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校大步前進、企業認可接納,是擺在Y校每一位教學工作者的現實課題。筆者隨Y校該專業的領導班子做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工作,先后五次到有代表性的相關企業參觀、學習、交流,為下一步大刀闊斧進行教學改革積累智慧財富。Y校領導與企業負責人對服裝設計流行趨勢及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討,當場與知名廠商確定校企合作事宜,為學生就業開辟了廣闊的后花園。
Y校服裝設計專業全體教師堅持以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在每個教學環節以實踐操作為中心,重新梳理理論知識體系,明確以項目實訓課為教學改革主戰場,在項目教學法中為學生企業當好“月老”。
Y校以最近發展區教學理論為指導,在項目實訓課程中選擇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穩步前進地以入學新生為實驗樣本,分層推進項目教學法。在項目教學中,教學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聚焦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執行的過程。項目教學法主張先做后講,強調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學生唱“主角”,老師演“配角”,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換位,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3.1名企見習——我也是企業一員
Y校定期組織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去某省某知名服裝生產企業參觀實習。該企業是專門從事時尚服飾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在行業內享有盛譽,并代加工世界頂級知名時尚品牌。每次見習中,企業的精英培訓師都會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安排禮盒打包、臨摹版型、質量檢查、模擬操作等實習崗位,在實踐中為每位時裝界新星提供展示風采的舞臺。
3.2校企合作——我在企業生產一線
在學生系統學習了電動控制技能的基本功后,為使學生專業技能得到進一步深化的提升,Y校與某褲裝生產企業合作,將休閑褲生產引進課堂生產實習教案中,一系列生產流程均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根據項目教學法的統籌規劃,服裝設計專業的二年級學生將完成三千件成品生產。學生在生產一線深化了理論知識,而且感受了企業文化的熏陶,培養了嚴謹的工作態度。
3.3實踐教學——我設計、我生產
為了激發學生的設計服裝的積極性,Y校聯合姊妹企業把新品設計的任務交給學生。由姊妹企業首席設計師先進行示范教學,然后給每位學生下派課題,要求限時完成,并自行設計成果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設計方案都會原汁原味的送到買家手中,接受市場的公平檢驗,合格方案立即投入生產。專業教師再也不是教書匠的角色,而是與廠方技術人員全程監控生產、保證質量,結合每位學生特點安排合理的流水崗位,時刻解答疑難問題,與學生在工作中結為臨時同時,在生活中成為知心朋友。
在歷時三年的項目教學法試驗中,通過分層推進的方式使學生具備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專業知識、操作實踐和人際交往等綜合能力得到了飛躍式提升,學生畢業后心情舒暢的投入到未來美好的生活中。企業普遍反映,Y校畢業生的合作能力、競爭意識、吃苦耐勞的品質明顯優于其他同類校畢業生,并在就業市場成了“香餑餑”。在項目教學中學校通過引進廠方新工藝、新設備,開闊了專業教師視野,教學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教師干勁十足的投入新一輪職業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要始終以市場需求、行業發展、學生成長為基本理念,重新審視、調整構建符合專業特點的教學體系,努力為社會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雪梅.我國中職與高職銜接研究評述[J].職業技術教育,2001,(7):24-27.
[2]鄭玉永.校企合作共塑中職學生職業道德[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1,(8).
[3]方叢慧.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5.
[4]冷淑君.關于項目教學法的探索和實踐 [J].江西教育科研,2007,(4):119-120.
[5]賈麗娟.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
中圖分類號:TS 942.1;G 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7-0055-03
第一作者簡介:鄒伯駿(1990-),男,教育學在讀碩士,文學學士,就讀于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多篇學術論文刊登于教育類刊物。E-mail:366109604。
The New Trend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 Garment Design Major——Take Y School“Project-based Teaching”as an Example
ZOU Bo-jun1,ZHOU Jian-zhong2
(1.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raduate Department,Changchun 30118,China;2.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manity Department,Changchun 130118,China)
Abstract:The most effective enterprise production simulation is project-based teaching.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is run through by each teaching link of garment design and manufactur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arment design major is attacked by external factors,therefore,a new round of teaching reform is urgent to implement.Not only does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but also is beneficial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garment design;project-based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通信聯系人:周建忠(1966-),男,教育學博士,教授,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多篇論文刊登于教育類重點期刊,著作在業界享有較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