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瓚
(閬中師范音樂組,四川 閬中 637400)
“導學-自悟”教學模式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措施
周瓚
(閬中師范音樂組,四川 閬中 637400)
當前的學前音樂教育還存在不少的缺陷,教學模式單一、學生音樂素質起步晚但又盲目追求考級、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等現象使得學前音樂教育的效率低下,學困生增多,因此,加強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目前學前音樂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導學-自悟”教學模式旨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通過教師構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探討和交流中獲得新知。因此,為了加強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本文將對“導學-自悟”教學模式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議,從而提高學前音樂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效率。
“導學-自悟”;學困生;轉化;問題;措施
前言
從當前的學前音樂教育的現狀來看,教學對象學前兒童由于年齡過小,普遍缺乏自制力,學習沒有主動性;大部分的學前音樂教師由于教學水平較低,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使得教學活動缺少趣味性,且形式單一,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1]。而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來講,“導學-自悟”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從學困生轉化成學優生。
1.1 以學生為本
“導學-自悟”是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創造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滿足他們的全面發展。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分析,學習是一個建構新知的過程。在“導學-自悟”教學模式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為他們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從而讓他們主動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完成學習目標。
1.2 重視對學生的引導
“導學-自悟”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導”和“悟”。在“導學-自悟”教學模式中,除了要加強學生的“自悟”以外,還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指導能力與組織能力,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1 沒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在目前的學前音樂教育中,大部分的教師由于對“導學-自悟”教學模式的理解不夠透徹,認為只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條件就夠了,這種教學觀念使得“導學-自悟”教學模式流于形式,沒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沒有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進行教學設計,導致學優生的優勢明顯,而學困生的參與度不高。
2.2 忽略了對學困生心理的關注
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較差的原因除了自制力不強、學習方法不夠正確以外,還有心理抗壓能力不夠強。大多數的學困生會由于成績不夠理想而否定自己或是認為自己無法完成學習任務而放棄努力,因此,他們通常沒有學習的主動性,且自信心較差。
2.3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困生的引導
“導學-自悟”教學模式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師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大多數的學前音樂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因精力有限而重點輔導學優生,忽略對學困生的引導,使學困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學困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得不到正確的指導,有的學困生甚至會因得不到重視而產生自卑心理,從而降低學習的主動性。
3.1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降低教學任務的門檻
大部分的學前音樂教師在采用“導學-自悟”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時,通常會制定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學困生往往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從而容易喪失學習的信心[2]。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時,可以進行分層教學,針對學困生的基礎和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標準,降低教學任務的門檻,讓學困生在成功中建立自信心,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3.2 注意對學困生的引導,并重視對學困生自信心的培養
教師在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困生的幫扶難度較大、消耗的精力比學優生多,就忽視對學困生的指導。在“導學-自悟”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動向,對學困生要進行耐心的輔導,糾正他們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等方面的錯誤,彌補他們的不足。此外,教師要尊重學困生的個人情感,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況,在進行教學時適時地給予他們鼓勵和贊揚,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信任感與認同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產生進步的欲望,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3.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由學優生帶動學困生
學前音樂教育在采用“導學-自悟”教學模式加強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時,可以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由學優生帶動學困生,實現互幫互助,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學習鋼琴的演奏時,可以將學生以兩人合作的形式分為若干組,讓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的壓力,實現學困生的轉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學前音樂教育中,與學優生相比,學困生常因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學習不主動或具有自卑心理而被忽視。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做到一視同仁,從而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1] 趙文江.“導學—自悟”教學模式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措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118.
[2] 李壽國.學困生的有效轉化與提高[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6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6:2.
G42
A
1671-1602(2016)24-0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