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欽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
胡維欽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本文就高職學校電子商務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結合近幾年對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實踐的研究經驗,提出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以職業標準為導向進行改革的設想及解決方案。
電子商務;實踐教學;課程改革
1.1 課程組織——存在邏輯錯位。由于在課程安排上不能按照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邏輯層次進行安排,如有的學校到第三學期才開設計算機基礎或網絡基礎課程,這些課程很明顯應在第一或第二學期作為一門電子商務的基礎性學科進行講授。再如在第二學期開設電子商務概論,而到第四學期才開設網頁制作,可以想象學生在沒有一點計算機網絡以及網頁制作等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是如何學習電子商務的,所有這些無疑都造成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1.2 實踐教學——缺少創新實境。電子商務是通過網絡、信息和數字技術等手段實現商務活動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需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而現今的課程體系中在實踐教學方面卻沒有突出實境性和創新性,幾乎所有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驗室的建設和實踐教學課程內容的實施,都是針對基礎性實驗,大多是以模擬性實驗為主,明顯缺乏電子商務所需要的網上實時更新的演練環境。另外,由于教師本身很少參與商業企業的實際運作管理,案例來源、案例討論、創業指導、實習指導等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加強高職教育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關鍵在于開設新課、整合現有課程體系、加強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改革,拉近學校教育現狀與企業需求的差距,形成高職教育的特色。
2.1 以行動導向構建新的課程體系。電子商務是指通過Internet等信息網絡從事的電子交易,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商業流程、產品和服務等構成的復合體,是技術的應用,而非單純的技術。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改革也應圍繞這個主題進行,同時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不是學科教育,它應該更注重行動導向特征明顯的課程教學。
2.2 建立多樣化實訓課程教學。通過課程實訓、綜合實訓、認知實踐等多種實訓手段,培養學生在商務電子化方面的構思能力,除了要求學生具備傳統意義上的行業知識與技能外,還要求學生建立一個職業習慣——熟悉傳統行業運作流程與特點,并能夠從中尋找與電子商務思想、電子商務技術結合的應用環節,從而構思出商務電子化過程。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設置應以國家電子商務師職業標準為導向,根據市場結構特征與層次水平特征,確定以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電子商務的課程模塊可分為核心課程、主要課程及實踐課程三部分。核心課程應是本專業特有的,其他專業不能替代的課程,包括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網站建設與維護、網絡信息編輯等;主要課程包括電子商務安全、電子商務法律、網頁制作、圖像處理、數據庫應用、網絡基礎、管理學、運營管理、物流配送、國貿實務、客戶關系管理及相關認證等,同時按照各個學校開辦該專業的不同特點和方向,可以針對不同行業領域的需求開設一些相關的專門課程;實踐課程可由課程實訓、綜合實訓、認知實踐、專業實習及畢業實習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主要課程是所有電子商務專業所必須開設的專門課程,可以由各校結合自己的專業優勢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開設。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中的第三部分是實踐課程,其中課程實訓和綜合實訓可安排在第二、三和五學期進行:
3.1 課程實訓(模塊化實訓)
(1)商務信息搜索實訓。信息搜集是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能否準確、及時地收集到高質量的信息,是衡量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標準之一。
(2)電子支付及認證實訓。教師首先可讓學生通過柜臺申請或直接在線申請網上銀行卡,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網上銀行帳號的轉帳、支付、銷戶等一系列操作,從中掌握一些安全支付的知識。同時,要求學生至少要學會使用一種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淘寶的支付寶或者財富通、貝寶,等等。
3.2 綜合類實訓
(1)模擬實驗教學。模擬實驗是讓學生直接參與實驗來了解電子商務的全過程,從而使電子商務不再是一個抽象的代名詞。同時,模擬實驗中激烈的競爭機制和獎懲機制類似于一種戰略型的游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享受樂趣,科學嚴謹的考核機制也使學生體驗到對他們業績評價的客觀性。
(2)指導學生開設個人網店。這種方式其實是借用網上的免費資源來進行實訓。通過貿易通和供應商進行洽談,學生從中嘗試去比較、分析各個不同供應商的優劣,熟悉類似于阿里巴巴這樣的B2B網站的“游戲規則”等,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說服能力、果斷處理問題的能力。
3.3 專業實習與畢業實習。專業實習安排在第四學期,用8周時間進行,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學校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推進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實訓基地,讓在校大學生和面臨畢業找工作的學生了解企業的需求,親臨體驗企業化的實際運作以積累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是目前學校進行工學交替辦學模式,注重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一項重大舉措。特別是針對當前電子商務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主動與電子商務類型企業聯系,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增進對企業的了解,以改進教學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這類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當前電子商務形勢與發展的認知,讓學生意識到把理論結合到實踐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出實用型電子商務人才。
[1] 張夏恒.“互聯網+”下醫藥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構建與發展路徑[J].當代經濟管理,2016(11)
[2] 王念新,侯潔,葛世倫.從眾還是旁觀?眾籌市場中出資者行為的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6(04)
G642
A
1671-1602(2016)22-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