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正形
借助“PDCA”理念構建高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章正形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教育局借助“PDCA”質量管理模式,根據教育測量、教育統計學、教育評價學的理論和WEB技術,設計開發了高中教學質量監控平臺系統。該平臺按照“偏差率”這一指標形成了“區縣——學校”“學校——班級”“班級——學生”之間的相對數據,實現了各個層級間的橫向分析,也可根據以往的各次考試歷史數據進行各個層級的縱向分析,形成分析報表和統計圖表,最終實現符合區域特色的發展性評價模式。
質量監控;管理平臺;發展性評價
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一套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質量評價及監測體系。探索不同的評價模型,改進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完善監測體系已成為教育教學的重大課題。椒江區教育局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自行開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現了高中全區教學質量監控的信息化管理。該平臺結合企業質量管理領域的“PDCA”循環理論,又稱“戴明環”效應,即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優化,把PDCA中的四個環節有效應用到高中質量監控平臺的開發與應用中來,從制定目標計劃到過程監控實施,再到檢查跟蹤分析環節,最后進行總結評價、優化目標。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優化高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數據分析系統,對全區各層級的教學質量進行跟蹤分析,有效進行發展性評估,提供學校、班級、個人三級教學質量分析依據,為教育主管部門決策評價服務,為學校和班級的教學質量提升服務,還可以讓學生動態了解自己學習的進步狀況,三級聯動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經過我們幾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1.P(Plan) 計劃——制定考試計劃、進行目標預測。
2.D(Do) 實施——導入考試成績、實施質量檢測。
3.C(Check)檢查——自動糾錯檢查、跟蹤評價分析。
4.A(Action)總結——總結反饋信息、實現目標優化。
1.目標預測模塊 (P)
對高中各個年級的考試目標作相應預測,根據算法預算出每次考試的優良人數,確定優秀指標。
2.過程監控模塊 (D)
對每次考試從“系統生成”到“網上登分”到“橫向、縱向分析”各類數據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管理,對每次考試質量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表冊,供局領導、質監部門、教研部門進行分析反饋,也可提供學校、教師、學生層面的網上實時查詢分析,滿足不同層級客戶端的需求。
3.跟蹤檢測模塊 (C)
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檢查反饋,可以對區級層面、校級層面、班級層面、學生個體進行質量跟蹤檢測,并根據需要形成各次考試成績分析正態分布曲線圖,從而實現長期的質量跟蹤體系,建立長效評價機制。
4.總結優化模塊 (A)
每次考試結束,數據分析完成后,必須對上一次考試質量監測中目標預測進行反饋總結,分析差異程度,及時調整預測指標,使目標預測更加合理,使評價體系更加完善,更有助于激勵學校、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以下是基于“PDCA”的高中教學質量監控平臺架構圖:

基于“PDCA”的高中教學質量監控優化平臺框架圖
1.評價與分析自動化
根據事先設定的標準,系統會自動進行統計與評判,且能自動生成各式報表與分析報告,極大地簡化了用戶的工作負擔,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誤率。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平臺通過“PDCA”質量管理模式的目標預測、過程監控、分析評價、總結優化四個環節,精確分析出學校、教師、學生的教學質量進步狀況,檢出教學過程的疏漏,完成教學狀況的跟蹤等。教學質量監控平臺提供的分析實現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結合,把宏觀、概念性的理念轉化為較為明確、可操作的具體指標,形成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促進學校發展、關注學生成長和教師專業發展。為順利推進新課改背景下的優質教學奠定了基礎。
2.形成科學的發展性評價
系統全面應用教育測量、教育統計學、教育評價學的理論和技術,借助“PDCA”質量管理模式開發的教學質量監控平臺可以實現教學質量的分級管理、循環發展,并有效完善橫向、縱向評價管理體系,面向全體學校、教師和學生,把整個教學過程納入發展性評價體系中來,實現教學質量的動態跟蹤監測,使監測過程成為不斷反饋、不斷調節、不斷改進的有序推進的動態過程。在實現高中教學質量管理的同時,也可以對全區小學和初中教學質量進行抽測和評價反饋,該平臺首先要求導入各個學段的學生基本信息,以唯一的“學籍號”為檢索字段對每一次考試進行跟蹤分析,按照“偏差率”這一指標形成了“區縣—學校”“學校—班級”“班級—學生”之間的相對數據,實現了各個層級間的橫向分析,也可根據以往的各次考試歷史數據進行各個層級的縱向分析,形成分析報表和統計圖表,最終實現符合區域特色的發展性評價。
3.靈活的模塊化積木式設計
系統提供了數量眾多且又可獨立運行的數據分析指標項,用戶可根據不同的教學教研的需要,將眾多的分析指標項進行自由搭配組合;系統由多個既獨立又可關聯的子系統組成,各個系統之間可以通過標準的程序接口互通數據。系統融合了三種的成績導入方式:一是利用網絡在線登分子系統直接由客戶端生成考試原始成績;二是作為外部數據導入,將每次考試的數據導入后按考生信息進行關聯;三是直接和網絡閱卷系統連在一起實現數據互通。系統按照不同的要求整合了三個模塊:高中質量分析、初中質量分析、小學質量分析,每個模塊內采用積木式設計,可選擇性的生成相關數據,滿足不同用戶的分析需求。
4.基于“云”端服務的架構模式
利用NET和云計算技術,采用WEB訪問的方式,使內部數據自動共享和無縫對接,實現了教學、教研與學業的同時監測與評價,用戶可隨時隨地登入,滿足了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和不同時段監測與評價的需要。作為全區性教育主管部門的高中教學質量監控平臺,不管是教育管理者、學校、還是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方便地利用質量監控管理平臺,登錄不同權限的WEB客戶端帳號,實現不同需求層面的數據查詢、分析和監測,平臺操作界面簡單,監測效果理想。
該平臺為椒江區打造臺州市教育高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幾年的實踐運用,該平臺不斷完善,實現了高中教學質量的跟蹤分析和評價監測,有效提升了全區高中的整體教學質量。考慮該成果的應用價值,我們將適時進行推廣。
(編輯:楊 迪)
G632
A
1671-0568(2016)30-0111-02
章正形,浙江省臺州市椒江教育教學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