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波
【摘 要】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強對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嚴格把關,建立一套嚴謹實用的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以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本文從現階段大學生黨員和發展工作二者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研究構建一套名為“1314模式”的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構建
高校是教育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學生黨員作為其中的先進分子和模范群體,是21世紀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更是偉大“中國夢”的實踐者,所以做好黨員發展質量的把關工作十分重要。目前,高校大學生入黨的熱情一直很高漲,可以說大學生要求入黨的愿望是自覺的、迫切的,然而很多學生入黨前后的變現并不一致。針對現階段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的問題,本文就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就行了研究。
1 目前大學生黨員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對黨的認識不深刻,入黨動機多樣化
雖然高校一直對學生黨員發展前的教育工作極為重視,組織學生上黨課、參加培訓會、進行結業考試等多種教育形式。但短時間的教育成效并不明顯,學生黨員對黨的認識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淺顯的表層。理論上的缺失導致學生的共產主義信念模糊。對黨的認識不深刻、信念模糊是目前大學生入黨動機多樣復雜的關鍵因素。
1.2 入黨后自我約束力度不夠,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
入黨誓詞應當時時記于心、落于實,而非存于口。對于沒有實踐經驗的大學生來說無疑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成長。目前最關鍵的是自我約束,以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然而也會存在一些學生黨員的自我約束力不夠,導致入黨前后表現的反差明顯。入黨前表現積極上進,入黨后放松自我要求,雖然學習成績優秀,但只專注與學習或個人事務,對于學院、班級等集體的事務“難上心”、“不上心”或是求無過的“不作為”,功利心明顯。
2 發展工作中的問題
2.1 發展黨員的考察內容單一化、表象化
首先,黨員發展對象的考察的內容主要以“學習成績為優先”或“學生干部優先”,而對于二者結合起來的綜合能力的考察力度不夠,造成學生黨員的“長短腳”現象。其次,是考察形式表象化,只重視學生的現實表現,而忽略了對其理論水平和入黨動機的考察,使得學生黨員中存在實干型卻政治信仰不堅定的現象。這些問題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入黨的門檻,降低了成為黨員的標準。
2.2 學生入黨后的繼續教育不足,監督機制缺失
對于已入黨的的學生,高校往往忽略對正式黨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其實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成熟,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很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導致黨員身份意識淡化,從而不利于發揮黨員的作用和履行黨員的職責。
2.3 黨務工作傳統、缺乏創新,學生黨員參與黨組織活動的積極性不夠
現在大學生內心浮躁,喜歡新鮮事物,對于枯燥的政治性活動、會議等不感興趣。再加上有些學生黨組織活動內容傳統、形式單一,例如開會學習、觀看視頻、參觀紅色革命圣地等沒有創新性的活動。學生黨員在首次參與活動時因帶有一定的新鮮感、陌生感,能夠積極投入,收獲眾多。但同樣形式的活動次數增加后也難免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以完成任務和履行職責為出發點,活動收到的教育效果大大減弱,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是逐漸減弱,形成惡性循環。
3 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構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針對新時代大學生黨員本身的問題和高校黨員發展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嘗試提出“1314模式”機制來保證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3.1 “1”:首質量把關
嚴格把關發展對象的質量,是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純潔性的源頭之本。首先,黨員發展工作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發展對象在思想上必須入黨,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良好的道德品質,起到明顯的先鋒模范作用。其次,對發展對象的考察必須全面系統,不可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于起帶頭模范作用但學習成績不是最優秀的學生或者學生干部也要重視引導入黨。發展對象平時的學習、工作情況和關鍵時刻的表現等各方面都應當納入考察范圍和內容之中,而且權重要均等合適。
在組織工作方面,入黨條件、入黨標準和發展程序是影響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關鍵因素。入黨條件必須嚴格,寧可多看多觀察,不可為量棄質;入黨標準要高,寧可少發展,不能為因人而降、因事而降;發展程序必須規范,寧可“得罪”人,不走人情路、不牽關系網。做到實事求是選拔發展對象,堅決不發展不符合黨員標準的學生。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才能保證源頭之水的質量,才能為黨員隊伍輸送遠遠不斷的活水。
3.2 “3”:三制度完善
3.2.1 完善黨員發展模式
黨員的發展模式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因為這是保證黨員發展質量的至關重要的關卡。必須得有規范的發展程序,并嚴格按照程序走。自學生遞交了申請書開始,黨支部就需要開始關注起言行舉止,了解其思想動態;對于入黨積極分子則嚴格考核其每月思想報告、口頭報告的遞交,并時常交流了解動態;黨員需考核其黨員的作用功效是否有所發揮。
3.2.2 完善繼續教育機制
完善繼續教育機制,對加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發揮重要的作用。學生黨員還處在成長期,自我管理約束能力較弱,思想容易波動,容易在入黨后放松自我。因此,學校應加強正式黨員的再教育工作,通過課堂案例教育或實踐活動讓學生黨員時刻謹記黨員的身份,使“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警鐘長鳴。
3.2.3 完善黨員監督機制
保障大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離不開有效的監督機制。目前,大多高校在完善黨員發展制度方面下了許多功夫,但往往忽略了后續的監督制度。為了防止入黨后學生消極懈怠的情況發生,應當為學生黨員建立“成長檔案”,對正式黨員進行跟蹤考核,如實記錄他們的思想學習和能力變化,以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
3.3 “1”:一方面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踐行“中國夢”,只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讓學生黨員更深入地了解黨,把黨的宗旨更好的落實。學生黨員除了接受理論知識的教育外,還應在實踐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例如,學生黨員可帶頭參加一些志愿服務活動,幫助他人又可磨練黨性;學生黨員可組織一些新穎的黨組織活動,吸引一些有意愿入黨的學生參加,讓他們有機會接近黨,了解黨的魅力所在,從而更加激勵他們積極進取;開展“黨課實踐課堂”,讓正式黨員上臺給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們上一堂“入門課”,以學生的立場給講臺下的學生帶去榜樣力量。
3.4 “4”:四階段教育
四階段教育簡單總結為:入黨前啟蒙、積極分子培訓、預備黨員轉正考察、正式黨員繼續教育。入黨前,開展黨員知識的普及教育,讓剛入學的新生對黨的知識有個初步認知,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向黨組織靠攏;推優后的積極分子培訓則需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和提升,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預備黨員的轉正期需要嚴格考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和思想理念,考察他們的政治立場堅定與否;入黨后的繼續教育旨在幫助正式黨員深刻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缺點,從而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踐行黨員的職責,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參考文獻】
[1]畢會東.從黨的十八大精神看新形勢下高校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9).
[2]付建軍,孫玉偉.試論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J].2013(05).
[3]張蕊.“90后”大學生黨員質量現狀分析與對策[J].2013(16).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