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婧 任月梅 楊忠 張綬 郭瑞鋒


摘 要:試驗研究了不同播期對谷子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采用裂區試驗,播期為主裂區,副裂區為品種。結果表明,早播或晚播都會使谷子產量降低,綜合對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得出試驗所選幾個品種的適宜播期為5月13日。
關鍵詞:谷子;播期;產量;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2-20-02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Yield and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Foxtail Millet
Feng Jing et al.
(High Lititude Crops Institut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Datong 037008,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millet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split plot experiment, the main fissure area as sowing date, and the sub region as the variety.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early or late sowing can reduce the yield of millet, combining with the effect of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of several varieties was May 13th.
Key words:Foxtail millet;Sowing dates;Yield;Agronomic traits
谷子屬禾本科狗尾草屬,古稱粟,是我國高寒冷涼區主栽作物之一。谷子起源于我國,是哺育中華民族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籽粒外殼堅硬,能防熱、防濕、防蟲、不易霉變,能夠長期保存。作為我國的特色雜糧作物,谷子在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廣泛種植,常年播種面積在133.33萬hm2左右,占全球播種面積的80%。谷子具有耐旱、抗瘠薄、耐鹽堿等特性[1],是耗水肥較低的環境友好型作物,對于緩解我國西北方農區缺水現狀,建設節水型生態農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研究谷子的適宜耕種方式及播種時間,對于充分利用水資源,達到谷子最佳生長狀態、減少當地土壤侵蝕具有重要意義。谷子去殼后稱為小米,小米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和鈣、磷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1、胡蘿卜素等。另外,谷子還是糧草兼用作物,據中國農科院畜牧所分析得出,其飼料價值接近豆科牧草。
晉北地區春季干旱且多風沙、降雨較少、農田土壤風蝕比較嚴重;春季農田耕翻過早使土壤細碎缺乏根茬覆蓋,加劇土壤風蝕進程。適期播種是谷子高產的重要條件之一,若播種過早病蟲害較重,生育期提前,拔節、孕穗期在雨季之前進行,常因干旱造成“胎里旱”、“卡脖旱”,影響穗粒發育,形成空殼和秕谷;播期過晚,生育后期易受低溫危害,不能正常成熟。谷子適期播種有利于壯苗、高粒重、減輕病害、抗倒伏、提高產量、提升品質[2],適宜的播期可以促使谷子各個生育期與當地氣候相適應,提高谷子抗性,改善其農藝性狀,提高產量水平[3]。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1年在山西省農科院高寒所毛皂試驗基地進行,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1 782.4h,年均溫度4.5℃,降水量391.4㎜,相對濕度57%。土壤類型為沙壤土,肥力均勻,理化指標為土壤有機質12.94g/kg,全氮0.733g/kg,速效鉀52.1mg/kg,有效磷5.31mg/kg,pH8.34[4]。
1.2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裂區設計,播期為第一裂區,重復3次,小區面積15㎡,長5m,寬3m,12行區,留苗密度為30萬株/hm2。田間管理:出苗后生出2片葉時,采用順壟鎮壓或踩格子,以使根深扎和防止死苗,提高其抗旱和吸水肥的能力,防止倒伏,起到蹲苗的作用;谷子長至5葉時及時間苗。谷子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施用的基肥為300kg/hm2史丹利(純K∶P2O5∶K2O配比為18∶18∶18)和有機肥750kg/hm2,7月上旬拔節期追肥尿素225kg/hm2。
1.3 試驗內容 主處理為播期,播期設置5個水平,當地標準播期向前、后各設置2個,間隔7d(B1:4月29日;B2:5月6日;B3:5月13日;B4:5月20日;B5:5月27日)。副處理為不同谷子品種,選擇主干品種及新品種共5個(P1:8311;P2:大同30號;P3:大同32號;P4:大同29號;P5:晉谷39號)。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 生育動態(記載項目) 播種期、出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成熟期。
1.4.2 產量測定 收獲后按小區實產,然后折合為每hm2的產量。
1.4.3 考種項目 成熟時各小區隨機取樣10株,調查以下項目:主莖高、穗長、穗重、粒重、千粒重、出谷率等,取10株測定。
1.5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期對谷子產量的影響 產量取3個重復的平均值,每個重復取10株。由表1可知,所選的5個品種在播期為5月13日的產量最高,且明顯高于4月29和5月27日的產量,由此可見,對于所選谷子品種來說5月13日是最適宜的播期。
2.2 不同播期對谷子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圖1~3可知,不同播期對谷子株高的影響不顯著,對穗長、穗重影響較顯著。8311、大同30號、晉谷39號在播期B3(5月13日)播種時株高最大;大同32號在播期B2(5月6日)播種時株高最大,大同29號在播期(5月27日)播種時株高最大。晉谷39號、8311、大同29號、大同30號在播期B4(5月20日)播種時穗最長,大同32號在播期B5(5月27日)播種時穗最長,但接近于播期B4(5月20日)播種時的穗長。大同30號、大同32號、晉谷39號在播期B4(5月20日)播種時穗最重,且影響顯著;8311在播期B1(4月29日)播種時穗最重,大同29號在播期B4(5月20日)播種時穗最重。但是,株高、穗長并不是產量構成因素,也不一定是豐產性狀[5]。
3 討論與結論
谷子產量主要受施肥量、播期及密度的影響,播期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6],從而使谷子產量降低,與本試驗研究結果一致。另外,不同播期還會對谷子各種農藝性狀、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繼而造成其倒伏,影響其產量[6]。除了播期,合理的播種密度對谷子的高產也十分重要[7]。播期對谷子的倒伏也有顯著影響。不同品種的谷子在不同播期對產量、農藝性狀影響不同。播期對產量、穗長、穗重影響較顯著,對株高也有一定的影響。結合產量、農藝性狀等因素,試驗所選的這幾個品種最適宜的播期為5月13日。
參考文獻
[1]林桂華,周冀衡,范啟福,等.打頂技術對烤煙產質量和生物堿組成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2(4):8-12.
[2]劉華山,田效園,韓錦峰,等.煙草對機械傷害的響應[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3):58-62.
[3]韓芳,楊清華,郭瑋,等.播期對谷子產量、農藝性狀及抗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8):71-72,82.
[4]郭瑞鋒,任月梅,楊忠,等.春谷早熟區谷子種植密度對植株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研究[J].農學學報2015,5(9):7-11.
[5]朱佩華.播種時期對谷子生長發育及產量結構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82(2):23-25.
[6]趙海超,曲平化,龔學臣,等.不同播期對旱作谷子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3):26-30.
[7]朱佩華.播種期對谷子生長發育及產量結構的影響[J].遼寧農業科學,1982(2):11-17.
[8]李萍,郭二虎,趙榮華,等.晉谷35號生物學特性及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2,20(3):16-1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