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晗 周學斌



摘 要:樅陽縣一季粳糯稻主要種植在大面積圩畈田,40%左右為一稻一麥,長期種植的太湖糯等品種,不但茬口安排受影響,且品種老化單一,對提升糧食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盡快遴選適應樅陽地區種植特點的粳糯稻品種已勢在必行。2015年通過開展新引進的鎮糯19、光明糯1號、紹糯215、皖墾糯2號等4個晚粳糯新品種同近幾年種植面積較大的4個晚粳糯品種:太糊糯、嘉糯65、普糯3號、澄糯218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鎮糯19、澄糯218、皖墾糯2號具有高產、穩產的特點,建議生產上示范推廣應用。
關健詞:晚粳糯水稻;新品種遴選;品種區試;樅陽縣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2-31-03
多年來,樅陽縣一直以太湖糯為一季粳糯稻的主栽品種,品種單一且老化。為積極示范推廣優質、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宜于機械化和水肥高效利用的水稻新品種,2015年筆者利用新引進的鎮糯19、光明糯1號、紹糯215、皖墾糯2號等4個晚粳糯新品種同近幾年種植面積較大的4個晚粳糯品種太湖糯、嘉糯65、普糯3號、澄糯218進行了田間種植比較試驗。通過比較試驗,篩選出適應樅陽縣種生態特點的粳糯稻品種,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晚粳糯品種:鎮糯19、光明糯1號、紹糯215、皖墾糯2號、太湖糯、嘉糯65、普糯3號、澄糯218,共8個。
1.2 試驗地點及處理 本試驗設在樅陽縣陳瑤湖鎮凌家花園家庭農場,交通便利。試驗田地勢平坦、前茬為冬閑田,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地力中等,均勻一致。本試驗設8個處理,即每個品種設為1個處理,2次重復,隨機排列,各小區面積為200㎡。
1.3 試驗基本情況
1.3.1 播種 6月5日下午開始浸種,6月10日種子露白后機直播,播種量4kg/667m2。
1.3.2 肥料處理 全生育期667m2施用化肥純量為N18kg、P2O58kg、K2O17kg。其中磷肥和微量元素硅、鋅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基肥、分蘗肥、穗肥的比例為5∶2∶3,鉀肥基肥和穗肥的比例為8∶9。分蘗肥在2.5~3葉期第二次化學除草后,建立淺水層施入。穗肥分2次分別于倒四葉、倒二葉施入。
1.3.3 水漿管理 嚴格按照水稻的需水特性和生長規律,實施高效水分管理。2.5~3葉期前確保田間濕潤無積水,促根系下扎,此后田間保持淺水促分蘗。在N-n-1葉齡期,當群體總莖蘗數達到667m2穗數苗80%左右,開始多次輕擱田,控制群體高峰苗。拔節至成熟期階段始終實行硬板濕潤的節水灌溉,干干濕濕、干濕交替。
1.3.4 病蟲害綠色防控 按照“預防秧苗期,放寬分孽期,保護成穗期”的病蟲防控原則,以健身栽培為基礎,積極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控害等綠色防控技術。重點防治穗期的稻瘟病、稻飛虱。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和環境相容性農藥,采用合理配方,堅持達標防治和適時適量用藥,促進農藥減量控害,提高防治效果。
1.3.5 適時測產收割 根據品種成熟情況適時測產收割。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比較 通過對表1中參試品種的生育期比較,可以看出,普糯3號、太湖糯、嘉糯65、紹糯215,抽穗較遲,最遲嘉糯65,其齊穗期在9月24日,能安全齊穗;4個品種直播全生育期在151~157d;直播生育期較短的是澄糯218,為129d,鎮糯19,為132d,皖墾糯2號,為137d。
2.2 不同品種的群體動態分析 在統一用種量、統一播種等條件控制下,參試品種的基本苗相差無幾,基本苗在11萬/667m2左右。從表2可以看到,太湖糯的高峰苗最多為44.8萬/667m2;鎮糯19的高峰苗為35.6萬/667m2,居第2位。澄糯218和紹糯215高峰苗最少,分別是32.6萬/667m2、33.1萬/667m2。相對應高峰苗,太湖糯和鎮糯19的有效穗數也最高,達到31.9萬/667m2和27.9萬/667m2;紹糯215和澄糯218的最低,為22.9萬/667m2、25.8萬/667m2。最終成穗率嘉糯65和澄糯218分別以79.3%、79.1%為最高;紹糯215和太湖糯以69.1%、71.2%為最低。
2.3 不同品種的抗性與產量比較 2015年樅陽縣水稻生產后期多陰雨,低溫寡照,晝夜溫差不大,田間有倒伏,在區試的8個品種中只有紹糯215有明顯倒伏,太湖糯有輕微倒伏;穗期病害尤其是穗瘟較往年偏重發生;結實率和千粒重較往年減小。從表3可以看出,太湖糯和紹糯215的株高最高,分別是103.6cm、101.2cm,嘉糯65的株高最矮、77.3cm,其它品種株高都在90~98cm。各品種穗瘟的病穗率以普糯3號最高,為6.5%,表現為感稻瘟病;太湖糯病穗率2.8%,光明糯病穗率1%,表現為中抗稻瘟病;鎮糯19的病穗率最低、為0.19%,嘉糯65、紹糯215、皖墾糯2號、澄糯218的病穗率依次是0.96%、0.45%、0.31%、0.39%,這5個品種表現為抗稻瘟病。紹糯215和光明糯的穗型偏大,分別為每穗132.8粒和116.6粒;太湖糯的穗型較小,每穗95.5粒,其余5個品種的每穗粒數在104~109粒,表現較接近。結實率方面,鎮糯19為96.5%、最高;太湖糯為89.4%、最低;其它品種結實率保持在90%~93%。嘉糯65的千粒重最輕,達24.2g;太湖糯、紹糯215、普糯千粒重最重,達27g;鎮糯19、皖墾糯2號、澄糯218、光明糯1號千粒重較重,介于26~27g。理論產量測定得到;鎮糯19的產量最高為660.5kg/667m2;光明糯1號和紹糯215次之,分別為632.1kg/667m2、634.3kg/667m2;皖墾糯2號由于優質米特性,產量稍低,為585.3kg/667m2;嘉糯65產量最低,為539.4kg/667m2。通過實產測定驗證得到,鎮糯19、光明糯1號和紹糯215的產量位列前3名,鎮糯19最高,與理論測產一致。
3 結論與討論
參加區試品種中,澄糯218、鎮糯19、皖墾糯2號直播生育期在129~137d,屬早熟晚粳糯品種;光明糯1號、普糯3號、太湖糯、紹糯215、嘉糯65,直播生育期在141~157d,屬中熟晚粳糯品種。通過對品種群體動態的比較,太湖糯的分蘗力最強;澄糯218、紹糯215分蘗力較弱,在生產上要加大播種量。在試驗中綜合抗性表現較好的品種有,鎮糯19、澄糯218、皖墾糯2號、嘉糯65。
最終產量測定的比較,鎮糯19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第一。具體到產量構成因素,穗型較大、結實率最高且粒重較大,各因素之間配合合理且抗性好生育期適中,能夠獲得高產和穩產。在參試品種中,普糯3號、太湖糯和嘉糯65在樅陽縣種植時間較長、種植面積一度較大,但由于生育期長、抗性不好,雖然有高產的潛力,但不穩產。紹糯215作為參試新品種,雖然穗型大、產量高,但易倒伏、抗性不突出,不具備高產穩產的條件。光明糯1號具有生育期適中、抗性好,產量高等特點,生產上建議小面積的試種。因此,鎮糯19、澄糯218、皖墾糯2號這3個品種具有高產、穩產的特點,建議生產上示范推廣應用。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