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單位:1.凱里一中,貴州 凱里556011
Kaili No.1 High School, Kaili 556011, Guizhou, China.
2.凱里學院,貴州 凱里556011
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Relation Study of P.E. Clas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 and Dong Area
關文濤1, 程紀香2
1引言
體育與健康課程一直是國家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主陣地, 因此,高中體育不僅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更要承擔起對學生進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責任。苗侗地區作為少數民族聚集之地,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民族教育、傳統觀念、風俗習慣等影響,高中生體育心理狀態有異于其它地區。照搬其他地區的模式和經驗,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和許多困難。因此針對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研究,以期為苗侗地區的體育教育提供參考。
2概念的界定
是指學生在體育課過程中的心理預期、學習運動技能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對待體育課的認知反應、體育課堂上展現出的的自信自尊等各項心理活動的綜合體現。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①
3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心理狀態情況分析
只有充分認識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狀態,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愛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進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筆者通過對黔東南州600名高中生對體育課過程中的心理預期進行了調查,調查主要從動機、目標、興趣三個方面入手,其調查結果如下:(表1)
通過對體育課過程中的心理預期進行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苗侗地區高中生在體育課過程中,上課動機的影響因素中,學校要求和考試成績占總調查人數百分比的41.67%和40.62%。以鍛煉身體為主要目的的僅有17.71%。女生中有47.62%的同學是因為學校要求,才上體育課的。就上體育課的目標來說,58.68%的同學上體育課,首要目的是完成學校要求,其中女生高達63.95%的同學僅是為了完成學校要求。有36.18%的男生希望自己可以獲得優秀的成績,這從心理追求目標上來看,男生體育課上的活躍率也就要高于女生。教學內容興趣進行了調查比較,男生對教學內容上,希望自由活動或是在教師組織下集體活動的各占一半,而76.52%的女生希望在體育課上自由活動,特別是在女生生理期時,她們更不愿意參加任何體育活動。
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對運動技能的掌握速度及質量有著很大影響。筆者通過對黔東南州高中生在學習運動技能過程中的意志力體現、情緒調控、比賽狀態及應激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測試。其測試結果如下:(表2)

表1 黔東南州高中生在體育課過程中的心理預期調查結果

表2 黔東南州高中生在學習運動技能過程中心理特點的調查結果
通過結果可以看出,苗侗地區高中生在學習運動技能過程中,意志力方面優秀率達21.19%,約有一半的同學可以達到良好水平。情緒調控方面,男生的優秀率可以達到47.16%,而女生的比率遠遠落后這個值,從總體上看,苗侗地區高中生情緒調控能力在基本上處于一般以上。而比賽時的狀態,三分之二的同學都可以達到良好或是優秀,這與苗侗地區體育活動氛圍有關,他們從小都參與或是經常觀看比賽,對比賽不陌生,也就導致他們的比賽狀態較好,同時對比賽和學習的應激反應狀態也在良好以上。
對待體育課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課堂教學和學習效果,筆者從鍛煉態度、訓練滿意感、主觀體驗、課堂注意力、心理品質及創新能力幾個方面,對苗侗地區高中生對待體育課的態度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見表3

表3 苗侗地區高中生對待體育課的認知反應調查結果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苗侗地區高中生鍛煉態度良好和一般的學生人數各占到了調查人數的42.36%和44.44%;60.76%的學生對課堂訓練很滿意;對體育課的主觀體驗半數以上的同學感到優秀或是良好;心理品質優秀率非常高,但創新能力一般。
高中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自信自尊與運動技能的學習、教學效果等息息相關,筆者針對運動自信心來源、身心自尊、自我描述、勝利及失敗時的應激反應等幾個方面,對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上的自信自尊進行評價分析。75.89%的男同學運動自信心來源于對運動技能的把握,而且半數以上的男生很看重運動成績,這對他們的自信心很有影響,與此同時,對運動技能的把握同樣也深深的影響著女生的自信心,但就運動成績來說67.35%的女生更希望可以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身心自尊方面,男女生比例持衡,女生相對差一點。從自我描述上來看,男生更多的趨于自我感覺良好,對待勝利和失敗的應激反應,良好以上達到半數以上,這與黔東南州學生參加和參觀比賽較多有關。
4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分析
在高考的壓力下,體育課是高中生參加體育鍛煉主要時間,高中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效的緩解心理壓力,調控好情緒,帶來喜悅感和愉快感,改善心理健康。這就要求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良好,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參加體育課上的活動,同時懂得運用體育鍛煉來調控學習生活中的情緒狀況。大量研究表明:體育課上心理狀態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成正相關。在體育課上,越是能對體育活動呈現出積極的心理狀態,心理也就越健康,在學習的高壓下,越能經得挫折和失敗,調控情緒的能力越強。反之,越差。
人際關系指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適應,人與人之間關系適應就是人的心理適應的主旨,人際關系是判斷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研究發現苗侗地區的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越積極的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越好。因為體育活動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進行的,需要人與人之間進行交往,特別是團體比賽活動,更是能促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在苗侗地區,籃球比賽開展的特別普遍,經過調查發現經常參加籃球比賽的同學與周圍的同學關系多數比較融洽。同時,參加不同的團體競賽能增強人們團體合作能力和意識,同時可以體驗互幫互助,享受勝利的快樂。所以,良好的體育心理狀態可以擺脫孤獨、寂寞,保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往,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有重要作用。
自我意識是在后天經過刻苦練習,不斷進取的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它是一個人能自覺、果斷、堅韌、自制、勇敢頑強和獨立主動地完成某件事情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行為特點的穩定因素。①通過研究發現,體育心理狀態越良好的學生,多認為體育活動可以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的克服各種心理變化和困難,不斷進取,取得勝利。而自我意識也是使人克服種種困難,達到預期目標。兩者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他們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培養自己勇敢頑強、努力拼搏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使之充滿自信心和自尊心,進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自己的一切做出正確的選擇。
人生觀就是對于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②人生觀和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之間不光有著獨自的存在意義,還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要使身體健康、身心愉悅、終身受益于體育鍛煉,就得一生受到體育教育和從事體育鍛煉,稱之為“終身體育”。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終身體育被視為全新的體育思想,也將是學校體育在永久性話題中既充滿活力,又有不少“困惑”的課題。高中生是世界觀、價值觀和個人意識開始形成的完成階段,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培養體育鍛煉意識,發展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二十一世紀對人才要求可歸納為高超的智能、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協作精神與職業道德。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就應該從中學生開始培養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理念,最終成為德、智、體俱全的全能人才。
安全感是一種心理感覺,它是外界的各種表征給個人帶來的一種感覺,也是個人的各種表現給外界的一種感覺。通過與學生的交談中發現,缺乏安全感的學生有以下表現,睡覺習慣抱東西或蜷縮著睡,開燈睡覺,無法抗拒的恐懼感,喜歡坐在角落和窗戶等,這些是缺乏自信心、焦慮的表現,但有以上表征的同學都不愛參加體育鍛煉,上體育課不積極,心理狀態評價低,這并不是巧合,經過調查數據分析,體育課心理狀態良好的同學精力充沛,做事信心十足,對生活很少產生焦慮感。因此,良好的體育心理狀態和安全感雖然獨立存在,但現象證明良好的體育課心理狀態可以有效的減少缺乏安全感的體現表征,從而提高中學生對外界的安全感
知覺是指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每一種屬性、每一個部分及其互相關系的整體反映。知覺選擇性指人受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等因素的影響,在調查中發現,體育課心理狀態差的學生興趣和需要表現得不明顯,因而家長和老師不容易發現,也不利于開發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課心理狀態好的學生開朗大方,通常都比較善解人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或是家長布置的事務都有始有終,對面對大小選擇果斷并且不會有后悔感。體育課心理狀態良好的學生知覺品質相當較好,而體育課心理狀態差的學生知覺品質表現就不容樂觀。因此,完善和提高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和利于增強高中生的知覺品質。
5結束語
通過研究表明,面對全新的體育改革,苗侗地區的體育教學內容也應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在教學內容設計上,緊靠“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高中生進行健康知識的講解,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意識。學校建立健康輔導站的同時,可以運用體育鍛煉為輔助手段,為高中生進行緩解高考壓力,調控學生情緒。使苗侗地區的高中學生不僅有良好的智力水平,還有強健的全校體魄和良好的心態。由于苗侗個別地區,留守學生相對較多,這也就要求學校應和家長保持更加密切的聯系,家長也應用更積極的心態去鼓勵孩子,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去幫助這些高中生。
參考文獻:
[1]張曉虹,沈麗琴,李梅.體育運動習慣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4).
[2]鄒黎,鄭樊慧.我國對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3,(5).
[3]臧德喜.中小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實踐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Guan Wentao1, Cheng Jixiang2
摘要:中國高中生年齡范圍大致是15—19歲,這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黃金時期,也是未成年人到成年人過度時期。隨著國家新課改要求的更新,教師們開始注意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過對苗侗地區高中生及教師發放體育課心理狀態調查表和心理健康調查表,分析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發現體育課心理狀態與心理健康成正相關。
關鍵詞:苗侗地區;高中生;體育課;心理狀態;心理健康
Abstract: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roughly 15 to 19 years old, the golden age of body and mind growth as well as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adolescent to adult. With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new curriculum reform updates, teache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distributing P.E. class psychological state questionnaire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questionnaires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Miao and Dong are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E. clas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 and Dong area. The study discovers that P.E. class psychological state i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psychological health.
Key words:Miao and Dong are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 class psychological state; psychological health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09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020-3
作者簡介:第一關文濤(1986-),男,山東濰坊人,中教一級,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基金項目:2014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般課題(課題編號:2014B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