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艷
摘要: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也在進行變革。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也在進行著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和完善。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打下基礎。效性和高效。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物理;新課導入;有效性
引論
新課導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是正式講授新課內容之前的開場白。新課導入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要求“趣”、“新”、“巧”、“活”、“精”,這樣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打造高效課堂。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實現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的有效性,向專家學者求教,和眾同仁交流。
一、創設有效情境,進行新課導入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這一教學主體。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維,精心設計如新課導入等諸多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其教學主體地位。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備課,也要充分備學生,掌握學生的身心特點,要抓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學業水平來設計新課導入。一般來說,我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會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行積極地思考和交流,最終共同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如,我在教學《熱機的效率與環境保護》這一塊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知道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化學能向內能的轉化,建立熱值的概念等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新課導入:“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都離不開能量;而機器的運轉也是如此。內能又是人類和各種動力機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人們是如何利用內能的。”然后,我又提出問題:“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能量比較單一,基本上是通過燃料燃燒獲得的。常見的燃料有很多,比如煤、石油、天然氣和木柴等,大家想一想家中使用哪種燃料?這些燃料有哪些共同特點?為什么同樣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后放出的熱量不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課堂教學應該多關注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學以致用。而本課的新課導入中,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探索物理問題的積極性有效激發,課堂教學氛圍和效果都比較理想。
二、課堂實驗導入,凸顯學生主體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來進行新課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新課導入過程中,教師要多選取和利用物理實驗,發揮實驗的最大功效。如,我在教學“長度和時間測量”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單位的引入及換算、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計測量的方法等,我在新課導入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先展示圖1和圖2,讓學生觀察,說出圖中的線和圖形的長短、平行、 是否彎直等;然后,我問大家,“同學們,你們的感覺準確嗎?這個事實給了我們什么感悟?”為了進行判斷,我們要進行測量實驗,讓各個小組找2名同學進行測量并體會什么是測量。如果我們在進行測量過程中不用尺的話,如何證實我們目測的結果是否正確呢?(提示:可以先選用一個比較標準物體)這樣就引入了新課,之后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目測自己的課桌的長、寬、高,比較它們的長短,并交流方法,最后進行實際測量驗證。
這樣的新課導入,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長 度單位時間單位;歸納總結單位換算關系及規律;熟悉單位長度等,完成了教學目標。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課堂教學氛圍良好,效果良好。
三、利用多種方法,提升新課導入效果
在新課程理念中,新課導入的作用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等具體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新課導入的方法。除了聯系生活,創設有效的情境外,還可以在導入新課時采用懸念式導入法。這是根據中學生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點來進行的懸念設置,或是進行疑問的有效創設,以此來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進行有效探索和探究,解決問題。如,在學習“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時,我這樣導入新課:“五一小長假,家人要團聚,或是外出旅游,這就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 的風光,動人的場景,使人以像片感到美的享受和啟迪,照相機為什么能拍攝風景和人物呢?你們想了解它嗎?下面讓我們一起通過觀察來走近它,認識它?!蔽夷贸稣n前準備好的照相機,讓同學們觀察。然后找會使用照相機的同學說照相機由哪幾部分構成?(學生明確:照相機由鏡頭、調焦環、光圈、機箱、快門、膠片等組成)之后,再進行演示實驗和觀察實驗,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教學效果顯著。再如, 教學過程,教學“透鏡”知識時,我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觀看宏觀與微觀世界: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恒星照片、微觀世界。之后,找學生談談觀后感并找了解的同學進行介紹,然后我說:“這些視頻資料是通過望遠鏡、照相機和顯微鏡觀測和拍攝出來,科學家透過他們讓我們的眼睛延長和變大了,我們看到了肉眼無法看到的神奇世界,那么望遠鏡、照相機和顯微鏡究竟是如何完成這個工作的呢?學完了這章的內容,同學們就能有一個清楚了解。今天就讓我們先來了解這些光學儀器共同擁有的核心構件——透鏡?!?/p>
此外,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嘗試過新聞故事導入法。教師新課導入環節,如果能夠選用一些新聞、故事片斷等,并以新聞、故事導入創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意境,對學生理解知識無疑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一課時,我聯系最近熱點新聞MH370事件,先是介紹馬航民用客機MH370,之后我向同學們提問:如此龐大的飛機是如何飛起來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接著在硬幣模擬飛機起飛過程中發現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結論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尤其要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的設計。通過多種導入方法有效運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導學生熱愛物理,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胡慶彪.導入設計就在“燈火闌珊處”.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7).
[2]盛麗.漫談導入新課的技巧.教法研究, 28-29.
[3]廖伯琴.《物理教學探討》[J].重慶:物理教學探討雜志社,endprint
摘要: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也在進行變革。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也在進行著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和完善。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打下基礎。效性和高效。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物理;新課導入;有效性
引論
新課導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是正式講授新課內容之前的開場白。新課導入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要求“趣”、“新”、“巧”、“活”、“精”,這樣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打造高效課堂。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實現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的有效性,向專家學者求教,和眾同仁交流。
一、創設有效情境,進行新課導入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這一教學主體。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維,精心設計如新課導入等諸多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其教學主體地位。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備課,也要充分備學生,掌握學生的身心特點,要抓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學業水平來設計新課導入。一般來說,我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會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行積極地思考和交流,最終共同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如,我在教學《熱機的效率與環境保護》這一塊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知道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化學能向內能的轉化,建立熱值的概念等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新課導入:“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都離不開能量;而機器的運轉也是如此。內能又是人類和各種動力機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人們是如何利用內能的。”然后,我又提出問題:“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能量比較單一,基本上是通過燃料燃燒獲得的。常見的燃料有很多,比如煤、石油、天然氣和木柴等,大家想一想家中使用哪種燃料?這些燃料有哪些共同特點?為什么同樣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后放出的熱量不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課堂教學應該多關注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學以致用。而本課的新課導入中,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探索物理問題的積極性有效激發,課堂教學氛圍和效果都比較理想。
二、課堂實驗導入,凸顯學生主體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來進行新課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新課導入過程中,教師要多選取和利用物理實驗,發揮實驗的最大功效。如,我在教學“長度和時間測量”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單位的引入及換算、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計測量的方法等,我在新課導入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先展示圖1和圖2,讓學生觀察,說出圖中的線和圖形的長短、平行、 是否彎直等;然后,我問大家,“同學們,你們的感覺準確嗎?這個事實給了我們什么感悟?”為了進行判斷,我們要進行測量實驗,讓各個小組找2名同學進行測量并體會什么是測量。如果我們在進行測量過程中不用尺的話,如何證實我們目測的結果是否正確呢?(提示:可以先選用一個比較標準物體)這樣就引入了新課,之后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目測自己的課桌的長、寬、高,比較它們的長短,并交流方法,最后進行實際測量驗證。
這樣的新課導入,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長 度單位時間單位;歸納總結單位換算關系及規律;熟悉單位長度等,完成了教學目標。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課堂教學氛圍良好,效果良好。
三、利用多種方法,提升新課導入效果
在新課程理念中,新課導入的作用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等具體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新課導入的方法。除了聯系生活,創設有效的情境外,還可以在導入新課時采用懸念式導入法。這是根據中學生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點來進行的懸念設置,或是進行疑問的有效創設,以此來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進行有效探索和探究,解決問題。如,在學習“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時,我這樣導入新課:“五一小長假,家人要團聚,或是外出旅游,這就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 的風光,動人的場景,使人以像片感到美的享受和啟迪,照相機為什么能拍攝風景和人物呢?你們想了解它嗎?下面讓我們一起通過觀察來走近它,認識它?!蔽夷贸稣n前準備好的照相機,讓同學們觀察。然后找會使用照相機的同學說照相機由哪幾部分構成?(學生明確:照相機由鏡頭、調焦環、光圈、機箱、快門、膠片等組成)之后,再進行演示實驗和觀察實驗,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教學效果顯著。再如, 教學過程,教學“透鏡”知識時,我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觀看宏觀與微觀世界: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恒星照片、微觀世界。之后,找學生談談觀后感并找了解的同學進行介紹,然后我說:“這些視頻資料是通過望遠鏡、照相機和顯微鏡觀測和拍攝出來,科學家透過他們讓我們的眼睛延長和變大了,我們看到了肉眼無法看到的神奇世界,那么望遠鏡、照相機和顯微鏡究竟是如何完成這個工作的呢?學完了這章的內容,同學們就能有一個清楚了解。今天就讓我們先來了解這些光學儀器共同擁有的核心構件——透鏡?!?/p>
此外,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嘗試過新聞故事導入法。教師新課導入環節,如果能夠選用一些新聞、故事片斷等,并以新聞、故事導入創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意境,對學生理解知識無疑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一課時,我聯系最近熱點新聞MH370事件,先是介紹馬航民用客機MH370,之后我向同學們提問:如此龐大的飛機是如何飛起來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接著在硬幣模擬飛機起飛過程中發現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結論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尤其要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的設計。通過多種導入方法有效運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導學生熱愛物理,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胡慶彪.導入設計就在“燈火闌珊處”.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7).
[2]盛麗.漫談導入新課的技巧.教法研究, 28-29.
[3]廖伯琴.《物理教學探討》[J].重慶:物理教學探討雜志社,endprint
摘要: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也在進行變革。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也在進行著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和完善。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打下基礎。效性和高效。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物理;新課導入;有效性
引論
新課導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是正式講授新課內容之前的開場白。新課導入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要求“趣”、“新”、“巧”、“活”、“精”,這樣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打造高效課堂。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實現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的有效性,向專家學者求教,和眾同仁交流。
一、創設有效情境,進行新課導入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這一教學主體。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維,精心設計如新課導入等諸多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其教學主體地位。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備課,也要充分備學生,掌握學生的身心特點,要抓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學業水平來設計新課導入。一般來說,我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會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行積極地思考和交流,最終共同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如,我在教學《熱機的效率與環境保護》這一塊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知道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化學能向內能的轉化,建立熱值的概念等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新課導入:“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都離不開能量;而機器的運轉也是如此。內能又是人類和各種動力機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人們是如何利用內能的?!比缓?,我又提出問題:“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能量比較單一,基本上是通過燃料燃燒獲得的。常見的燃料有很多,比如煤、石油、天然氣和木柴等,大家想一想家中使用哪種燃料?這些燃料有哪些共同特點?為什么同樣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后放出的熱量不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課堂教學應該多關注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學以致用。而本課的新課導入中,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探索物理問題的積極性有效激發,課堂教學氛圍和效果都比較理想。
二、課堂實驗導入,凸顯學生主體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來進行新課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新課導入過程中,教師要多選取和利用物理實驗,發揮實驗的最大功效。如,我在教學“長度和時間測量”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單位的引入及換算、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計測量的方法等,我在新課導入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先展示圖1和圖2,讓學生觀察,說出圖中的線和圖形的長短、平行、 是否彎直等;然后,我問大家,“同學們,你們的感覺準確嗎?這個事實給了我們什么感悟?”為了進行判斷,我們要進行測量實驗,讓各個小組找2名同學進行測量并體會什么是測量。如果我們在進行測量過程中不用尺的話,如何證實我們目測的結果是否正確呢?(提示:可以先選用一個比較標準物體)這樣就引入了新課,之后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目測自己的課桌的長、寬、高,比較它們的長短,并交流方法,最后進行實際測量驗證。
這樣的新課導入,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長 度單位時間單位;歸納總結單位換算關系及規律;熟悉單位長度等,完成了教學目標。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課堂教學氛圍良好,效果良好。
三、利用多種方法,提升新課導入效果
在新課程理念中,新課導入的作用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等具體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新課導入的方法。除了聯系生活,創設有效的情境外,還可以在導入新課時采用懸念式導入法。這是根據中學生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點來進行的懸念設置,或是進行疑問的有效創設,以此來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進行有效探索和探究,解決問題。如,在學習“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時,我這樣導入新課:“五一小長假,家人要團聚,或是外出旅游,這就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 的風光,動人的場景,使人以像片感到美的享受和啟迪,照相機為什么能拍攝風景和人物呢?你們想了解它嗎?下面讓我們一起通過觀察來走近它,認識它?!蔽夷贸稣n前準備好的照相機,讓同學們觀察。然后找會使用照相機的同學說照相機由哪幾部分構成?(學生明確:照相機由鏡頭、調焦環、光圈、機箱、快門、膠片等組成)之后,再進行演示實驗和觀察實驗,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教學效果顯著。再如, 教學過程,教學“透鏡”知識時,我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觀看宏觀與微觀世界: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恒星照片、微觀世界。之后,找學生談談觀后感并找了解的同學進行介紹,然后我說:“這些視頻資料是通過望遠鏡、照相機和顯微鏡觀測和拍攝出來,科學家透過他們讓我們的眼睛延長和變大了,我們看到了肉眼無法看到的神奇世界,那么望遠鏡、照相機和顯微鏡究竟是如何完成這個工作的呢?學完了這章的內容,同學們就能有一個清楚了解。今天就讓我們先來了解這些光學儀器共同擁有的核心構件——透鏡?!?/p>
此外,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嘗試過新聞故事導入法。教師新課導入環節,如果能夠選用一些新聞、故事片斷等,并以新聞、故事導入創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意境,對學生理解知識無疑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一課時,我聯系最近熱點新聞MH370事件,先是介紹馬航民用客機MH370,之后我向同學們提問:如此龐大的飛機是如何飛起來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接著在硬幣模擬飛機起飛過程中發現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結論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尤其要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的設計。通過多種導入方法有效運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導學生熱愛物理,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胡慶彪.導入設計就在“燈火闌珊處”.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7).
[2]盛麗.漫談導入新課的技巧.教法研究, 28-29.
[3]廖伯琴.《物理教學探討》[J].重慶:物理教學探討雜志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