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東
?
關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的思考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胡東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專門就“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問題作了重要論述,明確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在當前形勢下,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應當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同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法學教育、法治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長期以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不夠,導致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個別學者甚至認為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只是一種意識形態說教,對我們搞好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建設的實際指導意義不大。在法治實踐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或者“失語”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存在著。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無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為了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應當組織全國高水平的法學專家學者全面系統地整理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自覺地把這兩大體系貫穿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
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要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的法學體系建設應當具有以下特點:其一,要突出民族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提出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要堅持中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在中國法學體系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種法學資源,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法學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資源、國外法學有益資源,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積極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善于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其二,要體現創新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代中國法學體系的建設,沒有現成的教科書可循。我國的法學體系建設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不斷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觀點,才能形成中國特色和優勢,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切實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其三,要具有系統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是相互貫通、有機聯系的統一體。其中,法學理論體系是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礎,法學學科體系是理論體系的提煉升華集成,法學課程體系是理論體系、學科體系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在法學理論體系建設方面還有待加強;在法學學科體系建設方面還不夠健全,特別是法學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還比較薄弱;在法學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實踐課程體系還很不完善。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推進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建設和創新,努力構建一個完善的法學體系,以適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需要。
三是要堅持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與教材體系一體建設。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同法學教材體系密不可分。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建設上不去,法學教材體系建設就上不去。反過來,再完善的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如果沒有配套的法學教材體系支撐,也很難發揮應有作用。培養出好的法學有用之才,必須有好的法學教材。經過近些年的努力,我們在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過程中,法學教材體系建設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總體看這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要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要求,精心組織力量編寫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力求全面準確反映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最新成果,全面準確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最新進展,形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門類齊全的法學教材體系。要切實推動高校全面采用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將其作為法科學生必修的基本教材,并將此項工作列為高校法律類專業評估的重要內容,確保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方位占領高校法學教育陣地。要將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作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主要教材,充分發揮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的主導作用,確保法律職業人才的基本政治素養。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責任編輯:余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