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總工會 徐志良
小微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浙江省平湖市總工會 徐志良

企業規模小、人數少、職工流動性大,是浙江省平湖市眾多鎮(街道)小微企業的真實寫照。以平湖市當湖街道為例,在當湖街道所轄內管理的企業中,職工人數在20人以上的共有201家,其中:規模以上(指產值5000萬元以上、職工200人以上)企業21家,規模以下企業180家。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這些小微企業普遍存在工會組建難、活動開展難、工會維權難等現象。
(一)“多、小、散”,給工會組建帶來了困擾
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行業分散。調查顯示,當湖街道現有201家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所占比重僅為10%;小微企業占了非公有制企業的90%以上。這些小微企業以五金機電、服裝箱包、汽貿餐飲等服務業為主,發展動態性強。由于部分小企業因管理不善、經營狀況不佳,職工流動性大等原因,企業不愿意建立工會組織,就是建立了工會組織也難以發揮作用。業主認為“不建工會少塊牌子,建了工會多個殼子”,沒什么多大意義。因此,這些小企業在“自我管理”中“自由發展”、“自生自滅”,給工會組建提出了嚴峻挑戰。
(二)“缺、少、管”,給工會工作帶來了困難
在近200家小企業中,絕大多數實行家族式管理模式,業主文化素質不高,創業意識不強,管理理念滯后,工作上以企業老板說了算為辦事原則。在這些企業里工作的員工大部分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依靠工會維權的思想觀念淡薄。即使建立了工會組織,這些小微企業工會主席也是端老板的飯碗,看老板的眼色工作,維權挺不直腰桿,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此外,這些小微企業的工會組織班子人員較少,又多兼職,任務繁重。工會主席既是安全員,又是黨支部委員,還是企業內部行政部門的主管,可謂“雜亂無章”。這給工會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三)“弱、低、差”,給開展活動帶來了難度
小企業往往是實力弱,設備簡陋,管理和技術低下,工作環境差,主要依靠增加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因此,在小企業里工作的職工也只能通過“人工計件制”方式來獲取更多的報酬。對工會開展的活動、技能培訓、技能比武等很少參與。調查中,一些小老板認為開展工會活動會分散職工的精力,影響生產進度。而職工覺得參加工會活動占用了他們的工作時間而影響他們的“計件數量”,少掙了工資。小企業工會組織開展各類活動的積極性受挫,久而久之,企業老板、職工、工會組織都對不開展工會活動習以為常,工會組織就成了擺設。
針對存在的問題,不難看出,小微企業建立工會與發揮工會組織作用之至關緊要。為此,必須以更高的責任感,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依托黨建帶動工建活動,推動小微企業工會的組建力度,不斷夯實基層工會組織基礎。
(一)因地制宜抓組建,擴大小微企業工會組織覆蓋面
比如,當湖街道總工會按照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小企業工會聯合會建設的意見》的要求,專門辦班培訓、組織觀摩、現場交流會等多種方式,探索償試了按照村、社區區域劃分來建立村、社區聯合工會,明確了工會組建的歸屬劃分、人員配備、完成時限和工作要求。同時,為更好地體現基層聯合工會或工會聯合會的特性,在工作實踐中他們注重健全規范其所屬基層工會組織,做到凡是有會員25人的單位都必須建立單獨的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必須建立相應的工會分會或工會小組,從而避免了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代替建立基層工會的所謂“覆蓋”現象。截至目前,當湖街道共組建村聯合工會14家,覆蓋企業160家;社區聯合工會25家,覆蓋企業60家。通過以不同的方式組建工會組織,小微企業的工會組建率達100%,有效地維護了小微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建章立制抓管理,推動小微企業工會干起來
一是建立工作職責機制。根據基層工會聯合會履行上一級工會和基層工會雙重職責,并代行基層工會部分維權職責的要求,明確規定基層工會聯合會的五項職責,主要包括:負責推動工會組建,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培訓所轄基層工會干部,使基層工會干部或工會聘用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明確工作任務;二是建立健全培訓制度,上級工會每季召開一次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工作例會,采取工作交流、難題會診、以會代訓等方法,協調研究工作,不斷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三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上一級工會可以每兩年考核表彰一次優秀工會干部和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激勵工會干部積極投身工會事業,努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三)組織活動抓載體,確保小微企業的工會活起來
只有充分發揮了村、社區聯合工會組織的作用,才能真正讓小微企業的工會組織建起來、干起來、活起來。平湖市的經驗是,挑選推薦德高望重、適合搞工會工作的人員選舉擔任工會聯合會的主席或聯絡員,由聯絡員去聯系各個小微企業,商討有關工會工作。行業工會還通過選聘社會化工會工作者來擔任工會主席或專職工會干部,具體負責從事開展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勞動合同簽訂、職工專業技能培訓、比武等活動。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吸收一些工商、稅務等相關方面的代表進入村、社區聯合工會,利用這些“人脈資源”來開展工會各項活動和工會工作,組織開展一些“聚人心”的文化活動,文藝演出、圖書漂流、讀書征文、公益行等活動。同時,作為上級工會組織,盡力優化工會工作外部和內部條件,為基層工會聯合會配備必要的辦公硬件設備。按照全國總工會關于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工資實行分級負擔的要求,努力加大財政經費投入,關心工會專職干部及社會化工會工作者的生活,工資收入每年都能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