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況新舉措
四川省總工會 劉科報道為加強工會經費和資產監督管理,最近,四川省總工會印發《對經費和資產管理使用存在問題的下級工會組織提醒談話辦法(試行)》,建立起對工會經費和資產管理審計或者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的市(州)、縣(市、區)總工會以及省產業(局)、企業集團(公司)工會,由四川省總工會領導與其主要負責人及分管領導通過談話方式進行詢問、提醒、警示的制度。
《辦法》要求,談話要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的原則,要認真聽取談話對象的陳述和意見。對不接受談話或者未按照規定參加談話的,以及被談話單位對談話未引起足夠重視或整改不力的,將進行警示通報。被警示通報單位未按照要求整改、問題仍然突出的,取消單位及其領導班子成員當年由四川省總工會舉辦的目標考核和評優、評先資格,并視情況減少直至停止由省總工會下撥的補助經費。涉嫌違紀、違法的,按照管理權限和規定,將問題線索及相關材料移送同級紀檢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
江蘇省揚州市總工會 凌月明報道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總工會專門設立了職工創新項目專項資金,并下發了《揚州市職工創新項目資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辦法》規定,職工創新項目專項資金主要資助企事業單位職工在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中的技術創新優秀項目。重點補助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在開展的具有一定科研價值、科技含量,切實解決現場工藝技術難題的項目;填補某一技術領域空白,對推動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等具有積極作用的項目;先進、合理、實用、可行,具有較好預期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具有較強的職工技能培訓功能,能切實推動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的項目等。凡屬各種財政性基金或財政專項資金資助范圍內的項目,或企(事)業單位年度計劃內的重點科研和培訓項目,不列入職工創新資助項目范圍。2016年揚州市首批資助職工創新項目擬設10項,每個項目資助2萬元。目前申報工作已正式啟動。
浙江省寧波市總工會 王志勇報道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總工會組織寧波市第六醫院與30家企業,共同簽署《寧波市企業工傷職工快速救治協議》。根據協議,企業職工在特殊情況下可通過開具介紹信或電話聯系的方式,讓工傷職工先救治后付費。
今年以來,寧波工傷案件數量居高不下,據寧波市人社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數據,1-6月份工傷案件有1209起。不少職工在發生工傷后,因企業經營者采取不支付醫藥費、不配合調查、不提供證據等違規做法,使工傷職工難以得到較好地救治。
針對這種情況,寧波市總工會對原有的寧波市工傷職工救援機制進行了完善,從兩方面入手,提高工傷職工救助效率:一是企業簽署范圍從原來的12家工業企業擴展到全市各大行業,從單一的試點到縣市兩級同步開展;二是企業緩交工傷費用時間從48小時延長至72小時,緩交掛賬費用由原來的3000元提高至2萬元。
據了解,自2007年寧波市工傷職工救援機制建立以來,目前全市共有1家市級簽約醫院和若干家鄉鎮衛生院與181家企業簽訂了工傷職工快速救治協議,已有266人次經工傷職工快速救治通道得到了及時有效的醫治,并落實了各項工傷保險待遇。
江蘇省鎮江市總工會辦公室報道 近日,江蘇省鎮江市總工會啟動“當百日工會主席”活動試點。
“以上補下”充實基層工作力量。鎮江市總工會首批確定了8名同志赴鄉鎮、街道、開發園區,經民主選舉擔任工會副主席;并將選任單位作為該市總工會相關部門工作聯系點,共同協助選任單位推進各項工作。選任人員任期內,由該市總工會安排一定的工作經費給接受單位,主要用于職工之家建設、困難職工慰問等,為下一步向鎮街、園區工會充實力量、傾斜資源進行探索性實踐。
“分工同管”創新運行管理模式。明確選任人員由市和轄區兩級總工會,以及選任單位工會共同管理。市總工會負責統籌協調、牽頭抓總和跟蹤督查,并采取日常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選任人員進行考核激勵;轄區總工會履行直接管理責任,負責工作推進、問題協調等;選任單位工會主席履行對工會工作重點任務的統籌落實以及對選任人員的日常管理責任。建立選任人員工作日志、工作月報制、定期交流制等,及時跟進改善選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為建設精干高效的工會干部隊伍積累經驗。
“三個轉變”提升服務基層實效。要求選任人員集中利用3個半月時間在基層工作,每月在基層工作至少10天,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從坐機關多向走基層多轉變,從負責單項具體事務向統籌協調推進工作轉變,從接受指令性任務安排向主動幫助基層解決工作難題轉變。要求選任人員盡快熟悉基層情況,摸清工會組織底數,推動組建一批基層工會組織;指導推進“六型職工之家”建設,創成一批市級以上模范職工之家、模范職工小家;幫助基層工會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在聯系服務基層中轉變作風,密切與基層的聯系。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總工會夏光河報道 針對部分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存在流于形式、缺少實質性談判、透明度不夠、實效性不強等問題,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總工會通過建立集體合同協商預報、履行監督和履約評估機制(下簡稱“三項機制”),推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持續、健康、長效運行,避免集體協商流于形式。
建立集體協商預報機制,使職工的參與率達到70%以上。要求企業工會在協商前向上級工會報送《企業開展集體協商籌備報告》、要約書和回復函。上級工會對協商重點進行審查,關注合同是否把普通一線職工作為重點對象,是否將勞動報酬、保險福利、女職工權益保護、員工培訓等內容列為協商重點,對集體合同的簽約主體、協商內容、程序合法性、審議規范性等關鍵問題預先審查。通過統計《企業開展集體協商調查問卷》,掌握基層企業職工對工資集體協商的知曉率。通過對要約書和回復函的審查,了解掌握基層企業集體協商時間,以便跟蹤督辦。
建立履行監督機制,保證職工對集體合同的知曉率達到90%以上。指導基層企業建立集體合同監督檢查組織,制定和完善監督檢查制度,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企業履約;上級工會通過簽約參與、督促公開、抽查檢查等方式,力求將集體合同的內容落到實處。
建立履約評估機制,職工對集體合同的履約滿意度達到80%以上。鹽城市大豐區總工會聯合區人社局、經信委、工商聯,召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成員單位代表參加的集體合同評估會議,對各鎮(區)、企業和行業開展集體協商工作情況進行抽查,通過查看資料記錄、座談訪問、職工滿意度調查等形式對企業進行考核,檢查合同履行情況和實際效果。
浙江省慈溪市總工會 陳迪報道
近日,浙江省慈溪龍山鎮總工會剛剛結束了對25家基層工會為期2個多月的工會經費績效審計工作。針對這次各基層工會出現的經費使用結構不合理、審批操作不規范等普遍性問題,給出了53條整改意見。另外,經審小組還計劃在10月份前完成對10家問題比較突出的基層工會進行審計回訪,一對一整改指導。
為實現工會經費使用效益最大化,慈溪市總工會探索建立了基層工會經費績效審計辦法。通過調查分析、數據采集、試點摸索,形成了教育宣傳、文體活動、困難幫扶、勞動競賽、工會業務、經費管理等6個方面經常性工作和以行政撥入工會款項、和諧企業創建等其他階段性工作為主要內容的績效審計架構,不但規范了工會經費的使用,為基層工會把握重點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成為了評價基層工會干部工作水平和工作業績的有效方法。
據了解,這一工作為全國首創,目前這項工作已在慈溪市18個鎮(街道)的145家企業工會中穩步推開實施。
通過經費績效審計,上級工會對基層工會經費收取、使用、管理情況有了詳實的了解,有效促使基層工會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工會經費使用效益情況更加明確、工作上不平衡性及經費使用上的不合理性逐步顯現,有力地推動了基層工會各項工作的扎實開展。同時,績效審計也改變了公司工會以前工作的隨意性。慈溪市總工會還要針對審計覆蓋面廣、人員不足的現狀,探索實施跨區域聯合審計的新模式,把全市18個鎮(街道)工會劃分設立成東、中、西三個聯合審計片區,由慈溪市總工會經審委員負責跨區域的聯合審計,并聯系指導各片區經審工作,擴大工會重點審計覆蓋面,提升審計質量。
江蘇省濱海縣總工會 尚社 劉義昂 王建平報道 近日,江蘇省濱海縣總工會、縣人社局、縣科技局聯合舉行濱海縣工匠創新工作室授牌儀式。全縣共有50名工匠被命名為工匠創新工作室。這次工匠創新工作室的命名,旨在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工匠人才,全力推動由“濱海制造”向“濱海創造”的轉變。
出臺政策保障。為促進工匠創新工作室有效地開展工作,努力取得創新成果,濱海縣總工會、縣人社局、縣科技局聯合出臺《關于鼓勵支持工匠創新的若干意見》,認真做好工匠知識產權評估和申報工作,對創新成果顯著的工匠列為勞模推薦人選,召開工匠事跡報告會,設立工匠創新成果陳列室,對有突出貢獻的工匠評定相應的技術職稱,并與調資掛鉤。同時,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杰出工匠在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照顧,免費為工匠進行體檢,多方面為工匠創新營造環境。
提供資金支持。濱海縣總工會積極為工匠創新工作室提供資金支持,采取縣總工會經費支持一點,爭取企業投入一點,動員社會力量贊助一點的方法,為工匠創新工作室融通資金,確保每個工匠創新工作室每年有5~10萬元創新研發經費。此外,對創新工作室所需的大額研發經費,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溝通協商,認真做好經費落實工作。
開展競技活動。濱海縣總工會通過上下聯動,比學一體的方式,組織工匠創新工作室開展競技活動。每個工匠創新工作室每年舉辦技能大賽3次以上,出新成果2—3項。組織工匠創新工作室開展師帶徒活動,每個工匠創新工作室師帶徒30—50名,促進絕技相傳。
建立長效機制。濱海縣總工會切實抓好工匠創新工作室規范化管理,幫助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建立工匠后備人才檔案臺賬,引導開展技術革新、項目攻關等活動,及時推介新產品和技能普及。認真做好工匠創新工作室考核工作,對成績突出的工匠創新工作室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滯后的工匠創新工作室督促落實完善措施,促進工匠創新工作室不斷創出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