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珍
[摘要]閱讀教學可以逐漸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夠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甚至可以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本文從四個角度對如何在文本解讀中催生閱讀智慧進行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本解讀;閱讀智慧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地位至關重要。閱讀教學可以逐漸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夠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甚至可以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但是,這其中也有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注意,那就是閱讀教學的過程必須要講究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讓閱讀教學成為學生自主探究以及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
一、營造氛圍,自主“悅讀”
在以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并不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多使用灌輸的方法將知識強加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然后分析詞句來幫助學生了解文本的內容,這個過程沒有學生的思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對于這樣的課堂學生當然沒有興趣。教師應該注重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生的感官,鼓勵學生自主閱讀。
例如,在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哈爾威船長在船只將要沉沒之際,沉著冷靜地指揮人們逃生,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崇高境界以及戰勝困難的堅強精神。同樣,表現出色的還有船上的船員以及乘客,他們在哈爾威船長的指揮帶領下,沉著冷靜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海難,最后創造了61人生還60人的奇跡。這個故事給人們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教師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可以為學生播放《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相關片段,讓學生從視覺方面產生強烈的沖擊,同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大家深深體會到主人公面對危機的不慌亂和果斷勇敢,可以看出他過人的膽識。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面對危險的情況要學會冷靜處理,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樣臨危不懼,營造這樣的氛圍引導學生去閱讀文本,可以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感悟更加透徹,從而也能夠更好地指導自己的生活。
在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中,營造氛圍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音樂,甚至教師充滿深情或者激情澎湃的語言都能將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中,以這樣的方式引起學生的閱讀激情,讓學生渴望去自主閱讀文本。在學生的自主閱讀以及個性解讀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幫助形成自己特有的閱讀感悟,這就是真正的“悅讀”。
二、激發興趣,主動探究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學生才能留出足夠的時間去閱讀,這樣也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品味。興趣能夠化為學習的主動力,推動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因此,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得到與眾不同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講《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時,看到課文的題目學生都興趣盎然,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看見課文的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紛紛發言,通過“飛”這個字可以看出當時情況的危急,在爭奪瀘定橋的過程中肯定是十分驚險刺激的;還有些學生對于事件的結局很感興趣,急迫地想知道:最后占領瀘定橋了嗎?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對課文產生了一定的疑問,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整理抗戰時期的相關資料,形象生動地將學生帶回到幾十年前,學生被那個時代的精神深深震撼,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此同時,大家對于文本的興趣更加濃厚,迫不及待地進入文本深刻體會當時的緊張和激烈,這樣促進了學生的自主閱讀,主動去探究文本的內容,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提升情感,甚至激起學生對其他相關文本的閱讀興趣。學習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找來其他的文本進行閱讀,并展示給大家,還可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者整理出來的資料做成專題介紹,用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出來。
通過這樣的例子可以看出,興趣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引起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鼓勵他們主動閱讀,使學生喜歡上閱讀,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在個性閱讀的過程中展現自我,在活躍學生思維的同時升華學生的思想情感,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鼓勵他們主動閱讀,使學生在和諧自在的氣氛中感悟不一樣的情感。
三、身臨其境,感悟情感
新課標提倡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進行情感教育,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思考,也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學生深入文本,甚至身臨其境,最大程度地感悟文本的情感,能引起學生與文本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感悟情感,收獲與眾不同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講《長城贊》一文時,教師的目標是引導學生深入地感悟文本中那種濃厚的愛國之情,在課堂的導入部分可以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長城》,在音樂的熏陶下學生試著朗讀課文,在音樂的感染下,學生的朗讀充滿了激情,這樣的過程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體會到語言巨大魅力的同時感受文本流露出來的情感。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關于長城的圖片資料以及影視資料,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從視覺方面受到強大的沖擊力,讓學生感到自己好像身臨其境,也變成文本中的人物,和作者一起登上了長城,親自體會到長城的雄偉和壯觀,最后教師鼓勵學生自己畫一畫想象中的畫面,通過繪畫的方式深入解讀文本,當學生對文本有了透徹的解讀并且獲得了深刻的感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悟采用文字的形式書面表達出來,并且可在班級展開競賽,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感官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學會與人合作和分享。
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因為滲透了情感教育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教師應該注意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身臨其境甚至感同身受,并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地去體驗文本情感,與此同時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提升學生的情感。endprint
四、巧用補白,激活想象
選入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有很多都是名家的經典之作,在一些文學作品中有一些作者會有意識地留下一些空白點,讓大家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這就是文本的“留白”。將文本留白進行補白的過程是激發學生思維活力的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樣的留白,為學生開創更加廣闊的思考空間,從而最大程度地激活學生的想象。
例如,在教《飛向月球》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欣賞有關神州飛船幾次登上太空的圖片資料,這樣使學生從視覺的角度感覺深深震撼,在這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就可以輕松把握朗讀的情感,也有助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內容,從而了解宇航員飛向太空的過程,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熱情以及要將自己的祖國建設得越來越繁榮強大的豪邁之情。學生對于飛向月球這個話題有濃厚的興趣,看見失重等現象的圖片更是會激情澎湃,這就是文本中的留白。教師應抓住這樣的機會,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能直接和宇航員對話,你最想表達自己怎樣的心情?你最想對他們說的話是什么?經過這樣的思考,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文本的內涵,同時激活了課堂教學。為了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假如以后你有這樣的機會登上月球,試想一下你會做些什么?把它以小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就充分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對文本進行補白的過程中升華了情感。
留白拓寬了學生想象的廣闊空間,補白使學生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深入文本與之進行對話,這樣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的感知以及體驗。藝術補白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豐富文本的內涵,同時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啟迪學生思考,從而實現逐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教育目標。
在新課改浪潮的沖擊下,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培養并且逐漸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語文教師應該注意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同時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及生命意識的培養,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將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將閱讀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和幸福。
參考文獻:
[1]胡金鳳.重視課堂閱讀 享受閱讀妙處[J].小學教學參考,2012,(33).
[2]孟強.彰顯文體意識 演繹語用精彩[J].小學教學,2014,(21).
(責任編輯 馮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