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洪
(作者單位:恩施市文體新廣局)
?
論新形勢下網絡媒體輿論監督
張世洪
(作者單位:恩施市文體新廣局)
摘 要:隨著媒體市場化進程加速,特別是網絡媒體的飛速發展,為網絡輿論表達提供了新的傳播渠道。網絡媒體輿論監督的發展為社會輿論監督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是因網絡媒體是無序性的且是匿名的,因而其在輿論監督的過程中產生了諸多負面問題。這就要求媒體、網民、社會三方面加強營造健康的輿論監督,提升網民媒介素養,強化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互動,進而在規范網絡媒體語境下實施輿論監督。
關鍵詞:新形勢;網絡媒體;輿論監督
新形式下的網絡新媒體的誕生,極大地豐富了信息傳播渠道,使人們得到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滿足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網絡媒體為廣大民眾提供了一個平臺,大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自由發言,這使人們能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更好地實行自身的權利與履行自己的義務,使輿論監督不再局限于媒體,而是真正普及到大眾。
當前,網絡媒體的顯著特點就是門檻相對較低,人們對它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它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觀點,使每一個普通讀者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民眾站在了輿論監督的前沿,網絡媒體融合的輿論監督更加有力。網絡媒體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很多信息都是通過網絡首先曝光出來的,比如微博,近年來就成為了輿論監督的前沿陣地,在微博上,普通人可以隨時隨地對新某些事件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輿論監督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運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于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網絡新媒體輿論監督正處于初級階段,還不成熟。在網絡媒體輿論監督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不穩定的因素。
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人們應當堅守社會道德底線,只有這樣,網民才能更好地約束自我的行為,不去觸犯道德的最底線。人們往往會根據別人的評價,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在當前這個網絡大環境中,網民多不是實名認證,大多數互聯網用戶在網絡上就是一個虛擬的存在。
網絡媒體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快速訪問信息的輿論監督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分享信息,表達自己的態度、觀點和立場。有些人便通過網絡發表一些非理性的評論,在網絡上發泄自己的不滿,這種行為助長了某些群體的盲目跟風行為。
3.1 加強網絡教育,提高網民綜合素質
網絡上的網民,因職業、性格、年齡等因素的不同,其在網絡上的表現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網民都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以積極的心態對網絡媒體進行輿論監督。網民必須守住道德底線,不發布與事實不相符的新聞,不在網上做違法亂紀的事,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網絡媒體輿論監督的良性發展。社會和政府部門也要通過各種渠道加以宣傳,提高網民的綜合素質。
3.2 提高廣大網民的法律意識,傳遞正能量
互聯網上出現因輿論不當而導致的網絡暴力行為,究其原因,就是廣大網民法律知識淡薄,所以,廣大網友利用網絡媒體進行輿論監督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觸犯法律的底線,注意從人民的基本利益出發。雖然現在提倡言論自由,但這個自言是相對的,這個自由是要擔起社會的責任,是以不觸犯法律,不違反道德底線為基準的。
3.3 傳統媒體應和網絡媒體相互融合,形成良性輿論監督
僅通過網絡媒體進行輿論監督,會有一定的社會局限性。在社會監督的過程中,要加強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努力,從而實現資源共享,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將輿論監督良性發展下去。
不管是網絡新媒體,還是傳統的老媒體,人們往往都通過它們獲得信息,然后實行輿論監督,但二者有很大的區別,只有二者結合在一起,共同發展,才能充分實現輿論監督。
參考文獻:
[1]王梅芳.輿論監督與社會正義[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易麗平.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媒介依賴的原因探析[J].今傳媒,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