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山
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師若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尊重高中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解放思想、轉換觀念,通過創新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教師備課、教學方法、學生興趣、現代化教學手段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現代化教學學科特點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不但是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高中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只有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才能使高中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地理知識。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首先分析學生心理并從思想上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努力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出色完成教學任務。
一、精心備課,打好授課基礎
備課是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的關鍵。高中地理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備課的作用,意識到只有認真備課才能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中地理教師在備課時應重點結合高中地理學科的特點,注意分析高中生的心理活動,將這些與備課內容相結合,使內容既符合高中生的需求又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高中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時空性、現代性與實踐性這五個特點。“史地不分家”,就證明了地理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傣族的潑水節、維吾爾族的手鼓舞等則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地域性。教師在備課時應注意突出地理學科某一知識的特點,這樣不但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其對地理知識的印象。為了嚴把備課環節,保障備課的質量,地理教師還應認真研究地理教材,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尋求教材內容與高中生心理的契合點。一部分高中生認為,地理知識淺顯易懂,不用過多的精力就能完全掌握;另一部分學生認為,地理知識的實用性不強,知識內容復雜,不值得去學。學生的這種錯誤或主觀的心理嚴重阻礙了地理課堂教學的進程,高中地理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心理制定具體的備課方案,選擇最佳的備課方案,全力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備課內容的選擇應注重突出趣味性和實用性,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地理故事或者事件,或者通過生活化的提問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完成備課任務。
二、轉換思維,豐富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但是地理教師應結合教學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課堂教學效率。主要的教學方法有比較法、分層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
地理比較法主要是將地理知識加工、整理之后,進行比較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地理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其地理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培養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高中生在梳理知識、比較知識的同時形成地理思維,以此提高高中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應在概念教學與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地理比較法,使高中生加深對地理概念的印象。例如,教師在教學恒星與行星時就可以運用比較法:行星與恒星雖然都是天體,但是行星是不發光的,恒星卻是發光的;恒星會按照具體的軌跡,圍繞著星系的中心而旋轉,而行星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通過比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地理之間的邏輯聯系與關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比較教學。
分層教學法,主要指教師應根據高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程度或者學習水平的高低來將其劃分為具體的層次,再根據不同的層次來制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方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共同的進步。地理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具體的A、B、C三層。A層主要是那些學習成績優異,接受能力較強,對地理學習有著獨特認知的學生。B層的學生應有一定發展空間,但是相對比A層學生來講,學習能力相對較差。C層則是那些基礎能力較強,但是發展空間較小的學生。而教師則需要為這些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以此鼓勵他們大膽進取,提高其學習效率與質量。
教師除了采取地理比較法以及分層教學法之外,還應該采取情景教學法,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具體的教學環境,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幫助學生勞逸結合,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無限的知識。在營造具體地理情景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將學生的生活與地理教學相結合,既突出地理學科的地域性、綜合性與實踐性又貼近學生生活,調動學生參與熱情。例如,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營造具體的教學情景,通過制作Flash動畫,來將四季變化、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色展示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創造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使其在“玩”中學。
三、強化練習,夯實學生知識
課堂練習過程是提高高中生學習效率的重要環節,作為地理教師應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賦予學生課堂練習的時間,使高中生能夠在練習的過程中尋找自身不足,并通過相互討論與合作來彌補不足,獲得進步。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間為45分鐘,教師應分給學生10分鐘的練習時間,為學生布置合理的課堂練習作業,讓學生能通過課堂練習消化教師傳授的知識,夯實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地理教師需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仔細觀察學生的練習過程,掌握學生的做題進度,并在學生獲取幫助時及時地給予幫助,并及時歸納與總結學生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在課堂上集中解決共性問題,在課下對學生的個性問題進行針對性點撥,以此樹立高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信心,使他們愈戰愈勇,不斷進步。
強化高中生的課堂練習,并不是采取題海戰術,以學生完成的題量多少來估計其學習能力。要知道,做題多只能衡量這個人的努力程度,并不能作為衡量其學習水平的指標。所謂的強化課堂練習,是要為學生選取適合他們的題型,而不是一概而論。教師選取的題型既需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彌補學生的不足,還應該貼近學生生活,突出題目的趣味性,使學生樂于去寫、主動去完成。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就需要在結合高中地理學科特點的基礎上,通過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式來迎合高中地理課改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并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投入到地理教學活動中,切實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和小芳.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2014,(09).
[2]高俊.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及學習方法[J].考試周刊,2013,(57).
[3]央宗.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都市家教,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