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莉
《語文課程標準》的公布,課程改革實驗的推行,把我們帶進了教學改革的新時期。如何進行閱讀教學的改革,如何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如何凸現閱讀教學的個性美,如何構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如何處理好傳統和改革的關系等等,一系列問題亟待我們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新課程閱讀教學教學方法針對這些現狀,本學期進修學校小教部的教學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加強閱讀教學的研究,在區小教部的領導下,我校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新課程下的閱讀教學方法校本教研活動。
活動的步驟是:先是以年級為單位針對所選的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然后選一名能代表本年組教學水平的教師上公開課,以年組為單位對課進行研討,最后總結了幾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新課下的閱讀教學方法:
一、注重朗讀訓練
在閱讀的過程以及閱讀的方法上《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而且將其貫穿于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之中,閱讀必須要朗讀,這是新課標的要求。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靠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去體會。我校老師在本次閱讀教學研討課中始終以讀為本,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我校張磊老師在講《秋天的雨》時,這一點體現得突出,很值得我們學習。
(一)創設情景,品讀感悟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秋天五彩繽紛的色彩”,語言文字生動優美、朗朗上口。結合課文特點,我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采用了多種教學策略,使“以讀為本”這一理念落到實處。具體做法如下:
1.適時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借助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繽紛的美景表象,以想帶讀。
2.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
3.恰當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
(二)以演激趣,讀中品味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繁忙熱鬧的場面。”本段文字可謂妙趣橫生,這恰恰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在此,我順學而導,以學定教,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采用了“表演讀”的方式來理解、品味本段的語言文字。
這節課賦予了學生以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沉浸在由語言文字所構建的教材意境中,在品讀中受到了美的熏陶,真情的感悟和精神的審美。
二、注重思維訓練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課。它的任務是通過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而語言能力是與思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它既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又是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小學語文課應該既是語言訓練課,也是思維訓練課。
我校老師在本次閱讀教學研究活動中,注重強化學生思維訓練,讓學生的思維活躍了,發展了。
(一)孟祥輝老師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比較法,強化思維訓練
比較,是確定對象之間差異點和共同點的邏輯方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法,可以讓學生通過異同點的比較,逐步把事物的個別部分和特征分辨出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在閱讀時積極思維,幫助他們更好地通過語文文字來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同時對發生學生智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大有益處。
1.在比較中抓住關鍵詞
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中,“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為什么?讓學生領會這些動詞在課文運用得十分準確。這樣,抓住文中的關鍵詞。通過比較,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并逐步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2.在比較中分析重點句。
3.在比較中促進知識遷移。
如教學《驚弓之鳥》一課中關于理解“能手”的教學,緊扣“能手”一詞比較教學,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理解、并加以運用,體現了概念的準確性,思維的條理性,訓練的漸進性,實現了知識遷移。
(二)還有的老師注重發展學生想象力,強化思維訓練,提高學生閱讀形象思維能力
想象是人們運用舊有的表象,經過加工改造,形成和創造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智力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要依據教材內容,充分挖掘教材中合適的因素,按照兒童思維的實際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訓練,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思維能力。
1.讓學生將課文中省略部分補充、描述具體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情交茂、文質兼美的好課文,但也不是句句描述生動、形象具體的,有些文章中那些省略、跳躍、比較抽象的部分,往往會造成學生思維上的障礙,就需要引導學生在這些“空白”之處,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對文章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充分利用插圖,拓展學生的想象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配有大量插圖、彩圖,課文中的插圖如運用得當,不僅能幫助理解課文內容,有利于培養觀察力,而且還能有力地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開拓兒童的想象。”
三、注重拓展與延伸
語文教育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和發展。“積累”是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僅僅是讓學生讀好、讀透教科書上的內容,“積累”的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應立足課內,放眼課外。王銀玲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就重視了語文的拓展與延伸,放眼課外,為學生課外閱讀創造了智力背景,為學生打開一扇天窗,讓語文課的文化意蘊得到開拓,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底蘊。
四、注重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
在本次閱讀教學中,教師們始終努力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設一個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樂學。劉永輝老師在教學中力爭創設愉悅可持續型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在指導朗讀時,他讓學生帶上頭飾進行表演,他們進入了角色,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
總之,我校能認真落實區小教部關于開展閱讀教學研討課的教學活動,通過研討活動,閱讀教學得到了應有的重視。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和能力有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同時,也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以上是我校本次閱讀教學活動的總結,希望得到上級領導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