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娟
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成效,還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生愛上數學,愛學數學。故此,就如何運用生活元素進行數學教學的實施措施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以便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生活元素小學數學運用方法數學是一門抽象且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在實際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能夠找到數學的原型,可見數學的理論知識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引入生活的元素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實現高效的教學,有效的縮短學生與理論知識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得學生通過實際生活元素的啟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故此,本文對在教學中如何運用生活元素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運用進行了詳細的探討,旨在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一、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生活元素在教學中的運用就是指運用生活中的植物、動物和有形的事物與數學知識構建聯系,便于學生容易辨別和理解,使得數學中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此外,數學知識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并且要為生活而服務,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有機統一結合,實現知識的實際運用,從而培養學生數學品質和數學素養。
二、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一)在課堂教學中尋求具有生活元素的切入點進行教學
要想在數學的教學中發揮生活元素的作用,教師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從中探尋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因素,以便尋求最佳的切入點實施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聽課的積極性,從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例如,教師在教授《找規律》這部分內容時,由于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難理解,此時教師組織了一個日常生活中的游戲來實現高效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讓一名女同學站到講臺前面進行隊形的站立,然后又叫了一名男同學到前面排在女同學的右邊,之后教師要叫了一名女同學站到男同學的右邊。接著教師就開始提問:“那么請問教師將會叫一名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到前面來?”,此時學生就很容易回答出答案:男同學。那么教師又變換了規律,這次是一個男同學,兩個女同學,一個男同學,一個女同學等這樣安排,請問教師下一個安排的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此時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也很容易就得出答案:女同學。教師通過這樣的生活游戲使得學生很容易就發現其中的規律,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思考的過程,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成效。
(二)采用生活中熟悉的數學現象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熟悉的現象進行教學,不僅消除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還能有助于學生進行理解,并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成效。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生活想象進行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授《20以內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選擇生活中實際的現象進行教學,而且是學生實際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情況,如“小安毛去商店買生字本,他拿了10元錢去買本,老板說一個本要收2元錢,安毛給了老板10元錢,問老板應該找給他多少錢?”。通過這樣的實際案例,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使得抽象的內容變得很有意思,而且購買東西是學生經常碰到的行為,學生容易理解教師講授的課程內容,很快就能算出答案。
(三)實際生活中注重數學知識的運用
生活元素在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僅是體現在課堂上,還體現在生活中,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運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第二課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更要注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換句話說就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看到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現象,要善于用數學的邏輯思維產生聯想,并能主動的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在城市中經常會看到眾多的高樓大廈,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會有影子,這些高樓都是具有一定的形狀的,包括投影,這就與數學知識中的圖形的知識產生聯系,從而實現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學生就會將大樓定義為一個立體的圖形,其中有很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有的還有圓形和三角形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想使生活元素在教學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就要求教師科學合理的選擇生活中的元素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的整合,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以便推動學生更好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洪俠.分析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155.
[2]王微微.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子,201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