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燕 王穎 韓雪 李夢 陳麗媛
隨著電腦和網絡的普及,計算機網絡逐漸走進幼兒的生活。如何正確引導幼兒進行網絡學習,是幼兒教師與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首先介紹了幼兒學習的特點和網絡學習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幼兒中開展網絡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幼兒網絡學習特點隨著電腦和網絡的普及,人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出現低齡化趨勢,幼兒在家庭有了接觸電腦和網絡的機會,而且很多規格比較高、物質條件較好的幼兒園,也逐步開設了幼兒計算機課程。將計算機網絡引入到幼兒素質教育領域,已成為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趨勢。如何正確引導幼兒進行網絡學習,是幼兒教師與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幼兒學習的特點
1.受興趣和需求驅動
幼兒的認識活動會受到興趣和需求的直接影響,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探索和認識他們感興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必須得到足夠的尊重。
2.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幼兒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動作來幫助思維,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他們重視學習過程,不重視學習結果,更在意的是輕松、愉快、探索性的過程和探索過程中愉快的體驗。
3.有自己的學習進程
一般來說,兒童的發展總要經歷一些共同的發展階段,但每個幼兒在發展的方向、起點、速度及最終達到的水平上都存在著差異,這就決定了幼兒的學習進程和學習方式的差異。所以,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二、網絡學習的原則
在幼兒中開展網絡學習,應結合網絡自身特點及幼兒學習的特點,遵循以下四個原則,即趣味性(Interesting)、個性化(Individualized)、互動性(Interactive)、主創性(Initiative)。
1.趣味性
要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聲音、圖片和影音等多媒體文件,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學習內容的魅力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引發他們主動學習和求知的欲望。
2.個性化
要最大限度地體現不同學習內容、不同幼兒的個性特點,因人而異,克服“大一統”的傳統教學形式的弊端,開放性地對待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幼兒,讓幼兒的個性在學習中得到發展。
3.互動性
要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習內容的內在互動性,人、機互動性、幼兒與教師間的互動性及幼兒與幼兒間的互動性,將學習寓于交互活動之中,激發幼兒的潛能。
4.主創性
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幼兒通過親自操縱網絡,激發了參與活動的欲望,克服了思維定勢的阻礙作用,使思維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狀態,從而可以在游戲活動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
三、開展網絡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選擇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
首先,要符合學前教育領域需求。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最主要的認知方式。對于幼兒的教育應融合在游戲之中進行,教學內容要適宜幼兒游戲學習的需要,教學目標不能超越幼兒教育領域的范疇,在注重內容形式豐富的同時,要注意不要讓內容脫離幼兒的生活,安排過難、過偏、過于抽象的東西。其次,要適宜網絡形式來表現。網絡學習內容不能是現實幼兒活動的拷貝,要突出網絡的特色,選擇那些適宜用多媒體、網絡形式表現的內容。可選擇在實際活動中很難組織的游戲,如和小動物一起開音樂會、走迷宮;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如穿越時空隧道、太空旅行;需要重復性、參與性強的,如識字游戲、創意拼圖、認識數量的游戲,等等。此外,要符合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幼兒的注意是從無意注意發展為有意注意的,注意保持的時間也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前期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憑借生動的情景對幼兒形成強烈的吸引,引起兒童的無意注意,時間以10分鐘左右為宜,然后逐漸發展到15~20分鐘。初期主要是安排能發展幼兒認識能力的內容、簡單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等,而在后期則擴展為發展幼兒思維、情感和培養幼兒創造性的內容。
2.發揮教師、家長的引導作用
網絡學習必然離不開網絡,而網絡上存在大量少兒不宜的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嚴格把關,將有教育意義和趣味性的內容交給學生,將不良的資源擋在外面。另外,幼兒辨別是非能力、自控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差,幼兒上網時間久了,不僅對其身體有害,還容易上癮。幼兒最重要的還是人與人交流,而不是與機器的交流。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幼兒正確、健康地運用網絡進行學習,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裴巧琴.新型網絡構建幼兒新型的學習方式[J].新課程學習,2010,(12).
[2]奉迪芳.初探幼兒網絡教育游戲建設與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