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嬌
數學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如何在初中數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重視數學教師創新精神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高效拓展教學知識,巧妙設問,帶動課內外思想創新新風潮。
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精神學生新課程要求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使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轉為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曾經的死記硬背的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使教師把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創新應用能力作為長期目標來培養。在新的標準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自身創新意識,使同學耳濡目染
根據新課程要求,初中數學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不能像傳統的教學方法那樣一問一答便很快就觸及到問題答案。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是簡單強調創新精神的重要性,更要使創新精神在自己的教學課堂上體現,從而達到耳濡目染的目的。這能使學生充分體味到創新不僅僅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在自己身邊發生并達到良好效果。
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從多方面思考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同一問題作出解釋,并且進行比對,從而得出結論。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大膽突破,合理運用教學技巧,走出一條創新教學的新路子。只有在不斷探索和實踐創新的模式下,才能使學生相信創新精神的魅力所在,從而主動靠近我們的教學目標,自主培養創新精神。
二、巧妙設問,引發學生自主探索
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由提出問題來帶動學生思考,從而引入知識點。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有價值的問題令人引發思考,激起學生興趣,自主探索,實現創新。數學創新能力是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巧妙地對數學問題進行設問,引發學生思考,容易培養出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久而久之,由此即彼,由數學到生活,學生的各方面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設問過于直接或者簡單,這樣都是不能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的。例如,在講三角函數一章時,有些老師會提問“正弦公式是什么?”或者“余弦公式是什么?”等等較為直接的問題。這樣的問題知道的同學能夠回答,不知道的同學不能回答,或者不知道的同學翻著書也能回答。并不能起到引發思考,達到同學自主思考的目的。一個好的設問,老師需要使學生花費一番力氣認真思考,這樣才能引發創新精神和實踐探索。比如,講到勾股定理一節時,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勾股定理能夠運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這樣同學們就會發揮想象,往生活各個方面展開聯想。可能有的同學會說在確定房屋是否是直角時只需用到兩條成比例的木棒,或者測量湖面距離等等。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其中不乏也有錯誤答案,正好可以被教師當作教學案例。可見,巧妙地設問不僅可以使課堂活力四射,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重視師生情,調動感情因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21世紀是一個比拼情商的時代,在學習過程中,智力因素決定著一個人能不能學,情感因素決定著一個人肯不肯學。有研究表明,人們處于緊張狀態恐懼狀態或其他消極心理狀態時,思維的運行會變得遲鈍且混亂。只有當人們處于輕松愉悅的自由狀態時,思維運行才能自如發揮。讓學生處長輕松愉悅的自由狀態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前提。尤其像數學思維這種嚴密的邏輯思維,非常需要一個輕松愉悅的狀態作為思考的基礎。這種非智力因素也就成為制約智力因素的罪魁禍首了。每個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希望上自己喜歡的老師的課,并且學得又快又好。討厭上不喜歡老師的課,遇到不喜歡的老師精神上壓抑不能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
教師要十分重視師生關系的培養,活化師生關系,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教師需要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保持飽滿的教學激情,熱愛學生,正視個體差異。教師需要在課堂內外注意與學生交朋友,這樣才能建立起師生間的信任和友好,給良好的思維環境打下基礎,形成一個師生共同進退的良好局面。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幫助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和諧的關系,進一步創造出創新精神所需要的自由狀態。
四、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理念。教師要在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研究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創設情境,明確提問目的,把握提問藝術,恰當而巧妙地提出各種問題,激勵學生從獨特的角度討論、質疑、作答,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能力,集中思維能使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概括、提取自己的觀點,保障求異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教師的課件設計要在“整和”“融合”上狠下工夫,讓課堂具有開放性和生動性,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教師要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聰明才智,做到師生互動;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張揚其個性,讓學生既有主見又有個性,既會學習又會創造。
2.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我們要通過發現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維。我們既要有改革創新精神,又要著眼實際效果。
3.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利于創造的學習環境。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和諧、民主、寬松的人際環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創新精神,多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在情感交融的氛圍中敢創造、會創造、善創造。
4.教師要完善教學評價標準。每一個學生都有優點,關鍵在于我們能否用心發現。因此,我們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我們要多用一把評價的尺子,多給學生一些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愛“跳”、好“跳”,通過“跳一跳,讓學生摘到果子”,從而讓他們都能獲得成功、都能看到希望。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發現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保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展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評價學生要鼓勵拔尖、鼓勵專長、鼓勵創見。使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成為班風乃至校風,促使全體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顯成就的,它是一個系統過程,因此,我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憤悱狀態下學習,在認知沖突中創新,還必須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