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國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00)
英語專業(體育外事方向)畢業就業狀況調查研究
——以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為例
陳靖國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英語已經逐步走向社會的各個行業,體育英語成為體育界一項重要的交際用語,因此,社會對體育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同時對學校體育英語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以下簡稱 “鄭大體院”)100名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獲得96份有效問卷。得出,96名學生中,從事體育或英語相關專業工作有24人,占總人數的25%,選擇考研的有31人,占總人數的32.3%,而從事其他工作的有41人,占總人數的42.7%。從以上數據得出,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就業方面,選擇從事其他工作的人數居多,選擇考研的次之,而從事體育或英語專業工作的人數最少。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體育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不斷舉行大型體育賽事,特別是北京奧運的申辦成功,體育英語在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已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就目前情況,我國優秀體育英語專業人才還是處于相對缺乏狀態。因此,我國較多體育院校都相繼設立了體育英語專業,成都體院于2002年首次設立體育英語專業[1],并相繼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其他體育院校為緊跟時代的步伐,設立了體育英語專業,鄭大體院也不例外。但是,就業率的高低成為了一個新型專業能否持續良好的發展的前提。
2.1 研究對象。本文以鄭州大學體育英語專業的100名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先后查閱了有關體育英語專業就業的現狀問題及改善方法等方面的著作,通過互聯網檢索了國家及相關政府部門下發的關于體育英語專業就業的指導性文件、政策法規等,以此對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就業的就業情況有了宏觀上的了解。
2.2.2 問卷調查法。問卷是在查閱了大量關于體育英語專業就業的資料和咨詢了專家的基礎上制定的,問卷編制后在學校進行了預調查,并對部分受試者進行了訪談。根據訪談和統計分析結果對部分題目進行了修改,最后形成了本次的調查問卷。本次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6份,回收率為96%,而且全部有效。
2.2.3 訪談法。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對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
2.2.4 數理統計法。運用相關統計軟件對所調查數據進行常規統計處理分析。
英語作為現今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無論從經濟全球化的世界局勢來看,還是從中國與國際接軌的發展來看,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無論在什么地方你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用英語交流。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隨著2008北京奧運的申辦成功,我國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體育的不斷發展,我國現有的體育英語專業的人才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這為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與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對體育院校來講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通過對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找出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增加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4.1 相關概念的界定。體育英語專業通過專業的體育英語的教學,不但提高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知識面,還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體育專業知識面,強化其對體育英語知識的掌握,為進一步實現“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廣適應”的復合型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奠定基礎的一個新型專業[3]。
4.2 鄭州大學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情況調查

表1 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情況調查(N=96)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從事其他工作的人數占到了總調查人數的42.7%,選擇考研的人數居中,占到了總調查人數的32.3%,而在畢業后從事體育或英語相關專業的人數僅為25%。直接反映出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率偏低,更深層次的反映出鄭大體院在體育英語專業教學方面存在較大問題。
4.3 國內高校體育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偏低的原因
4.3.1 學校體育英語教學不當與就業指導缺失。高校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階段,學校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專業性指導教師的缺乏,教學方法不夠合理,教學模式單一,教材陳舊[4]。導致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沒有與社會需求接軌,缺乏實踐性與適用性。此外,學校就業部門指導體系不夠健全,不能及時了解國家最新的相關政策,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方向做一個正確的指引,成為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就業率偏低的首要原因[5]。
4.3.2 學生主觀就業意識錯誤引導。體育英語專業畢業生在選擇就業階段,選擇領域狹窄,主要是集中在助教、翻譯、教師等崗位,如此狹窄的就業面促使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選擇性更加嚴格,甚至有些部門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導致畢業生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在不能積極調整的情況下,一蹶不振,喪失信心。
4.3.3 學生就業實踐經驗缺乏,持“眼高手低”就業觀。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由于畢業準備不充分,缺乏工作經驗與社會實踐經驗,沒有對社會現狀做一個正確的評判,畢業時在選擇就業方面往往對自己的首份工作酬薪期望值過高,違背自己當初的求職意愿,在求職過程中尋求不到滿足感與自信心,從而錯失工作機遇。
4.4 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表2 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N=96)
注:該選題為多項選擇題,按照被選次數進行統計。
4.4.1 學校對體育英語專業重視度不夠。從上表中可以看出,81.25%的學生認為,鄭大體院對體育英語專業的重視度較低。目前,鄭大體院本科教育現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體育新聞、體育管理、體育旅游、體育英語、體育表演等9個專業,專業較多導致學校無法單方面重視體育英語專業。
4.4.2 缺少專業的指導教師。調查得知,79.12%的學生認為,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缺少專業的指導教師。就業率的高低取決于學生所學知識的專業性,而學生所學知識的專業性又直接取決于教師的專業性。專業教師的缺乏導致學生無法接受專業教育,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率。
4.4.3 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通過調查,84.37%學生認為,他們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眾所周知,體院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而英語被大多數學生認為是“老大難”。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而進入體育英語這樣一個全新專業,現有知識已經跟不上教程安排,更降低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4.4.4 教學模式單一。從上表得知,85.42%的學生認為,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目前,還存在“填鴨式”教學,老師教,學生學。沒有新穎的教學模式,直接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導致了教學質量偏低。
4.4.5 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異。通過調查,95.8%的學生認為,他們在學習所學到的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異。不能直接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這個問題直接反映了鄭大體院學校體育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的優劣,也成為了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就業率偏低的直接原因。
5.1 結論
5.1.1 體育英語專業是為社會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體育英語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能在體育英語專業領域從事大型體育賽事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工作的高級專業性人才,為體育管理機構及相關企事業單位輸送既懂英語又懂體育的專業人才,培養優秀的體育英語專業經紀人,為科研單位及體育院校培養體育英語專業方面的師資和科研人員。
5.1.2 我國好多體育院校已經相繼開設了體育英語專業,但是,就目前鄭大體院狀況而言,體育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并不理想,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并沒有從事體育或英語相關專業,較低的就業率成為了制約體育英語專業發展的前提。
5.1.3 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目前,鄭大體院體育英語專業教師大多數為綜合性英語教師,專業性的指導教師相對較少;此外,學生不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專業知識缺乏,造成學習過程中難以跟上進度,加以教學課程設置不夠嚴謹,教學模式單一,缺乏足夠的實踐機會,學習的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不相符,畢業后不能夠及時的融入社會,參與到工作中。
5.2 建議
5.2.1 鄭大體院應加強對體育英語專業的重視,社會是一個大熔爐,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瞬息萬變的,校領導要不斷關注國家政策及社會動態,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此外,還應該嚴格執行學分制,加強對出勤、考試制度的管理,嚴格要求體育英語專業學生,同時以就業為教學方向,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根據社會所需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及教學進度,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就業觀,使學生在畢業前對社會有個正確的認識,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就業道路。
5.2.2 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師資力量是決定一個學校及一個專業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否培養出社會所需人才的前提條件。針對這一情況,鄭大體院可以先行引進專業的英語指導教師,對鄭大體院現有的體育英語教師進行培訓,通過授課、傳遞經驗等方式,不斷提高鄭大體院體育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制定有效合理的專業化教師培訓計劃,鼓勵教師自我進修。另一方面,鼓勵教師“走出去”,使專業教師到相關專業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實際考察,并進行實踐鍛煉,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拓寬教師的知識面。
5.2.3 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體育英語專業是一個新型的專業,他既不可以單獨的理解為體育專業,也不可以理解為英語專業,因此,在教學上,必須要把體育和英語結合起來,發揚出我們體育英語專業的特色。在教學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鍛煉條件與參加社會實踐的經驗[7],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們可以在學校舉行體育賽事的時候,進行教學測試,使學生能夠了解自己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又能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加強基本功的學習。
5.2.4 為了提高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必須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體育英語專業教學是目的是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體育運動項目、體育科學知識,能熟練運用英語從事體育外事、涉外體育健身服務、體育營銷和對外體育新聞報道、體育情報工作的高級體育專門人才。體育英語的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集中在:體育英語專業教師,健身俱樂部工作人員,體育產業公司員工,體育科研人員,體育英語節目主持人,體育經紀人,翻譯等。鄭大體院應該運用專業的指導老師,培養專業的人才。根據就業形勢與社會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在學生畢業前期,一方面可以與相關單位簽署專業人才輸送協議,保證一部分畢業生的就業率,另一方面,積極為畢業生提供最新的就業信息,就業崗位,并與用人單位保持密切聯系,積極推送人才。同時,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重點發展,加強與當地或相鄰地區體育部門之間的交流,能夠互幫互助,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及就業的機會[8]。除此之外,還需要教育部門與社會就業協會密切合作,聯系社會各界需要體育教育專業人才部門的積極參與,在學校內不定期舉行現場招聘會,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
[1] 楊東英,秦學鋒.英語專業本科就業情況與課程設置改革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3):42-43.
[2] 祝然.淺談體育英語課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5:160.
[3] 陳珊.體育英語以及體育英語能力定位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4:154-156.
[4] 李向武.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黑河學報,2013,4:141.
[5] 陳娟淑. 英語專業就業指導分析[J]. 普洱學院學報,2013,2(29):124-126.
[6] 路艷霞.河南省師范類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問題研究[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2(22):173-174.
[7] 劉立國.體育院校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規劃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8:51-52.
[8] 高璐.提升體育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探索[J].英語廣場,2013,34:81-82.
陳靖國,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賽事翻譯方向研究生。
FG473
A
1672-5832(2016)08-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