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濱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
新時期電視文藝晚會導演的創新發展探究
李建濱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電視文藝晚會是較為常見的電視文藝節目之一,對于各電視臺來說,文藝晚會不僅是其整體實力的體現,更是新時期社會文化的綜合體現,完成這一任務就要求導演具有一定的創造力。文章從主題、節目、主持及舞臺轉播效果等各個方面探究了新時期電視晚會導演如何實現創新和發展,使文藝晚會更具特色、更新穎、更富有內涵,并最終獲得更多觀眾們的喜愛與點贊。
關鍵詞:電視文藝晚會;導演;創新與發展
電視文藝晚會是目前我國電視不可或缺的節目類型之一。隨著我國電視文化的迅猛發展,各類晚會也是越辦越多,越辦檔次越高,廣大觀眾對電視文藝晚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演是整場晚會的主導者,其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要想辦出一臺讓觀眾滿意的晚會,導演必須實現創新與突破,從晚會的主題、節目、主持人及語言等方面著手突破。
隨著我國電視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各類文藝晚會不斷涌現。晚會譜寫的是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反映了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通過不同藝術形式的加工呈現出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電視文藝晚會的導演,首先就要選擇一個貼切的主題,新穎的題目,讓這個主題既能符合整場晚會的創作背景,又別出心裁。然后讓這個主題去引領和滲透到晚會的各個環節當中。
導演在確定好一臺晚會的主題后,再去和創作團隊一起去策劃整場晚會節目的結構和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場晚會井然有序,節奏感強,內容豐富,讓觀眾看得好、看得懂、看得高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這是整場晚會成功的關鍵。晚會導演一定要將選題作為頭等大事認真研究思考,提高晚會的可看性。
電視文藝晚會的節目形式多種多樣,且每種藝術表現形式也在不斷創新發展,不管是歌曲、舞蹈、相聲、小品,還是戲曲、雜技,都在不斷發展升級,晚會導演在確定晚會主題后,要根據晚會主題,選擇合適節目形式及各藝術表現形式的比例,在此基礎上去創作具體的節目,這樣才能使節目流暢、自然,渾然天成。
除了節目的形式,更為重要的就是要創作出好的作品。晚會導演要能整合好各種資源,并進行創作構思,使每一個作品既能符合晚會主題,又能符合廣大觀眾的審美口味,這也是一臺晚會得到受眾好評的基礎。一般來說,電視文藝晚會的整體節奏也有一個普遍的模式:有氣勢的開局,起伏的、張弛有度的中間節目,溫馨的、鼓舞人心的、意猶未盡的結尾。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個好導演的就是要敢于創新、敢于突破,只有這種意識才能創作一臺傳世精品。
在確定好晚會主題、節目形式和節目內容后,下一步就是串接好每個節目,明確主持風格,并依據主持風格去選擇合適的主持人。
在串聯節目時,要考慮好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對主題的渲染;二是與觀眾的互動,要節目和節目有互動,晚會與觀眾有互動,整體看起來十分流暢、非常和諧。串接好節目以后,當然就是尋找能夠勝任的主持人了,一般有以下幾點:一是主持人的知名度,要選擇一位能符合節目檔次的主持人;二是主持人的形象,要在相貌、聲音、舉止和表達等方面都符合晚會主題及節目的類型與風格;三是主持人能夠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藝術表現力,將串聯詞理解好、理解透,并講得饒有興趣、栩栩如生;四是要有比較好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將導演的思想理解透,將晚會的主題表現出來,主持人不僅僅是一臺晚會的串講者,更是整臺晚會導演想表達思想的實踐者。因此,一個好的導演在選擇主持人上一定要有獨特的眼光,并和他們進行充分的溝通,這樣才能使晚會不變形、不走樣。
一臺電視文藝晚會不僅有導演、節目、演員、主持人,還有很多幕后人員工作需要考慮和推敲。首先,不僅要保證現場舞臺效果,還要注意轉播效果,涉及到現場調度、畫面結構、音響音效、燈光舞美、服裝道具和形象化妝等諸多因素。這就要求晚會導演一定要考慮到各個環節,統籌落實,不讓每個環節出現失誤,在此基礎上對每個環節進行突破創新,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或聽覺體驗。
電視文藝晚會首先是一種電視節目形式,是一種鏡頭下的表現形式,因此一臺成功的電視文藝晚會,鏡頭的切換和配合十分重要,導演要確保鏡頭的調度、音樂音響和鏡頭的切換流暢自然,使它們完美融合,給人以賞心悅目、流連忘返之感。在此之上,導演還應在以上環節上尋求突破,呈現出不一樣的觀看感受。
導演作為整場晚會的主導者,必須對整臺晚會充分的構思,藝術化地處理好晚會的每個環節,并從文中以上幾點著手,實現創新發展,給觀眾帶來一場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的文藝晚會,實現電視文藝晚會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海寧.電視晚會導演的創新意識之我見[J].劇影月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