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朝剛
(海南省技師學院 海南海口 571100)
?
中職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對策研究
丁朝剛
(海南省技師學院海南海口571100)
課堂提問是完整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今天,把握好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能起到更好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診斷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反饋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與否,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產生影響。
有效提問 提問時機 策略 引導
孔子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基也。”陶行知先生有云:“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學習貴在善于思考、心存懷疑、勇于發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獲取知識,增長才干。中職的學生要掌握好課堂知識,思考并發問與老師是必不可缺少的途徑;可是,中職學生的數學課堂現狀:“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不足、無精打采、打瞌睡、看小說、玩手機游戲、發短信、聊天等。”基本上扼殺了很多學生數學課堂提問的求知欲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有效的提問。
有效提問是指既覆蓋教學內容,又包含提示學生應該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幫助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學習的過程。[1]教師通過有效提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學生疑難問題的存在,能夠讓學生更加關注所學的知識,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有效提問之所以能提高教學質量,主要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的需要;第二,培養學生智問意識的需要;第三,培養學生對話能力的需要。
課堂提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數學教師不僅僅是簡單的提出問題,還要問的巧,問的有藝術,問的有價值,才能與學生共同釋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問的技巧是多方面的,課堂提問時機如何把握是首要考慮的一個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嘗試:[2]
1.在“課堂之初”提問。一堂數學課,如果頭開的好,一開始就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求知的欲望,便可以為這堂課的良好的延伸奠定基礎。
2.在“重、難點”處提問。重、難點知識教學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很多,而教師巧妙的提問,再加上學生思考、教師點撥以及師生共同探討,學習就會變的更加輕松,而且印象深刻,甚至富于情趣。
3.在“聽不懂”處提問。中職學生在聽不懂課的時候會有哪些表呢?最常見的表現是:無精打采、打瞌睡、看小說、玩手機游戲、發短信、聊天等。此時,教師就需要馬上反思,即時詢問學生是否聽懂?是課堂知識講的簡單了?還是講的復雜了?通過即時提問不僅能了解到課堂教學不足之處,快速調整教學方法,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在“提升”處提問。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若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能力的提升與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適時引導,組織討論,幫助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自行歸納總結、解決問題;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5.在“課堂結尾”處提問。以提問的形式結尾,不僅能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反饋教學信息,也能為下一堂課的教學埋下伏筆,起到承上啟下、活躍思維、為后續教學服務的作用。
總之,教師若能在教學中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是完整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那么一節課教師需要提問多少次呢?有效提問的原則是:“貴精不貴多”,寧可選擇少量的問題,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也不能選擇大量無效的問題。有效提問還要考慮學生的年級和新開課程的章節:對于中職學校一年級的學生,教師提問的次數可以相對多些;對于新開課程的首章、每章的第一節以及每個教學單元的第一課時,教師提問的次數可以相對多些。這主要是因為此時學生的學習依賴教師,學生在心理和知識理解上,都需要依靠教師指導,對課程的把握也是依賴教師提問進行。[3]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學生應該注意怎樣的問題類型?西方教學者們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成兩類:高認知水平的問題與低認知水平的問題。[4]高認知問題需要學生通過分析問題、問題解決、預測和評價之類的思考過程對已有的信息進行智力操作,創作出新的信息,其功能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低認知問題,也稱為事實性問題,只要求學生回憶知識,或找出教材中指定的信息或資料。
西方教學者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高認知性問題的數量更多,更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5]低認知性問題在促進學生的學業成績方面比高認知性問題更為有效。[6]基于上述爭論,可以給出更為一般的建議:第一,對于中職學校一年級的學生,或對于新開的數學課程的首章、每章的第一節以及每個教學單元的第一課時,低認知水平的問題數量應遠多于高認知水平的問題,即基本數學概念、基本數學公式、基本數學運算應用等相關問題要多些;第二,教師不僅從問題本身的性質考慮,還應清晰地界定每堂數學課的教學目標,并分析學生的能力水平,最后再設定適當類型的問題;[7]第三,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同時,中職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盡量不要少于15秒, 當然,具體的思考時間,還要結合教師的經驗和課堂觀察,靈活把握;第四,對于同一個問題,教師可以提問多個學生或多個小組。
有效提問的問題呈現方式應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運用多樣化的問題呈現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體現有效提問的問題呈現方式呢?我從四個方面來談自己的做法:第一,問題的表述要清晰明確;第二,問題的設計應源于課本知識或基于可本知識源于學生們熟知的、健康的日常生活問題;第三,問題的設計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第四,問題可以通過教師口述、學生表述、板書表達、問卷形式、PPT幻燈片展示和教學視頻(微課)展示等方式來呈現。
每個學生在完成答題的過程中,都需要教師或其他同學的鼓勵,在出色完成答題后,都渴望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應有的認可。作為促進學生回答問題的有效手段,答題評價至關重要,且存在于學生的每一次回答之后。]1[false 教師需要做到: 第一,無論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全部答對,還是只答對了一部分,教師要及時、準確地復述學生的回答,在全班同學面前重點強調其回答的精彩部分,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和教師對自己的認同感;第二,當學生答題不對或打不上來的時候,教師應再次清晰明確表述問題,以鼓勵為主,輔助于提建議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其他角度重新認識問題,逐步解決問題;第三,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第四,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回答之后,應給出正確的完整的問題答案。
總之,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策略是多種多樣的,僅從以上幾方面考慮是不夠的。有效提問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藝術。有效提問是一個引導轉化的過程,能幫助教師引導學生從困惑走向理解,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對話能力,真正的讓學生愛上學習。
[1]溫小川.論有效提問及如何實現有效提問[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3 14(1).
[2]趙月.淺談課堂提問時機的把握[J].科技信息.教學研究,2010 (1).
[3]孫靜.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頻率、比率與效率”研究[D].魯東大學,2014:17.
[4] Gall,Meredith D.,Rhody,T..Review of Research on Questioning Techniques[A].Wilen,William W.(ED.).Question,Questioning Techniques,and Effective Teaching[C].
Wash-ington,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87:23-48.
[5]Redfield,D.L.,Rousseau,E.W.Meta -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eacher Questioning Be-havior[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1(54):237-245.
[6][美]Marylou Dantonio,Paul C.Beisenherz.課堂提問的藝術---發展教師的有效提問技 能[M].宋玲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33.
[7]Kathleen Ellis.Teacher Questioning Behavior and Student learning:What Research Says to Teacher[R].New Mexico: The Western States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93.
丁朝剛(1982-),男,河南省汝州市人,現海南省技師學院數學教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