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友
(貴州省施秉縣雙井中學 貴州施秉 556202 )
?
關于對在西部地區中學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反思
宋廷友
(貴州省施秉縣雙井中學貴州施秉556202 )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逐步應用到我國歷史教學中,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出現了諸多問題,直接對研究性學習效果造成影響。這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反思,進而尋求有效解決之策,從而保證歷史研究性學習真正的發揮自身作用,助推歷史課程改革。
西部地區 中學 歷史研究性學習 反思
研究性學習是國家教育部在2000年提出的,它是我國初中課程教學的一次偉大探究,迄今為止已深入我國歷史教學,同時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歷史研究性學習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在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西部地區,這一問題更為突出。
1.學校重視度不足
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這就使很多學校都存在教學經費不足的問題,這就導致很多學校對教學研究的資金投入不夠,但是研究性學習對教學要求很高,例如需要互聯網、圖書館、小班化以及充足的經費等。所以很多學校即使具備了經濟實力,也缺少可行的計劃,這就導致研究性學習只能流于表面,無法有效的開展。
2.教師知識匱乏,研究性學習熱情不高
初中歷史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轉換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獨立進行教學實踐研究。但是也有必要轉換初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才能保證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順利開展。傳統的初中教學內容就是教材課本,教師在教學中占有絕對的主動權。研究性學習內容并不局限于課本知識,它還要求教師和學生拓寬知識面,可以綜合性的吸納知識,同時學生知識獲取的渠道也呈現多元化,不僅僅局限于傳統單一式的教師傳授,這就使很多教師有了壓迫感,感受到自身知識以及能力的匱乏,在初中歷史研究性學習中感覺到心余力絀[1]。應試教育對孩子父母影響深遠,他們都希望孩子可以考取理想的大學,進而有穩定的收入,這就給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難。我國西部地區大部分教育部門對學校以及教師的工作考核,都采取應試分數考核指標,部分學校和教師在家長殷切的期望以及教育部門考核指標的壓力下,無疑會偏向歷史學科分數的提升,這就使歷史研究性學習成為了教師額外的工作,既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也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沒有什么報酬,致使初中歷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熱情不高,提倡研究性學習更是成為天方夜譚。
3.初中學生對歷史研究性學習認知偏差
在我國西部地區,很多初中學生沒有學習過歷史,要在這里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需要一個漫長的適應階段。這里大部分的學生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他們大都不愿意花費時間開展研究性學習,然而在初中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有時為了完成一個問題或是一個課題研究需要耗費數月,學生無法立即看到成效,這就使他們對研究性學習喪失興趣。同時,大部分學生受高考教育影響,他們認為開展研究性學習因小失大,所以歷史研究性學習在我國西部地區中學不受歡迎。
4.研究性學習評價存在問題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綜合性質的活動,其形式極其復雜,迄今為止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這就給學生和教師在活動實際開展過程中造成了困難。很多學校因為采用了不恰當的評價標準,對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都造成了不良影響。
1.學校管理層需要明確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學習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學習歷史,還要求學生可以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助力現在以及未來更好的發展。因此,歷史教育應與時俱進,可以通過對歷史的不斷學習,助力學生現實生活和學習,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論古明今”、“以史為鑒”的重要意義。初中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應一味的講解歷史知識,更應該結合現實實際,使學生可以真正理解歷史學習的真諦,因此,在初中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是有必要的。
為了確保西部地區中學順利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學校的管理層應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學校管理層人員要初步達成共識,明確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其次,學校管理層需要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初中歷史研究性學習計劃,同時需要為研究性學習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可以開通網上圖書館,并豐富歷史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在學校設立上網場所,便于學生查閱資料;也可以對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并在教師評優時首先考慮這部分教師,也可以適當的給予物質獎勵,從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最后,學校管理層需要確定多元化以及動態化的教學評價標準。學校和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標準由傳統升學率轉變為以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創新發明能力等多元化評價[2]。學校在對學生成績考核過程中,適當減少記憶性試題,加之研究性問題。對學生中考和高考的選拔也應進行改革,除了傳統的成績考查外,還應對學生初中或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成果進行考查,并最終納入中考或高考的錄取考核中,從而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并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
2.初中歷史教師要不斷拓展自身知識面,提升自身能力
首先,初中歷史教師要明確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并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相關培訓,不斷拓展自身知識面,提升自身能力,這是教師輔助學生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條件。
其次,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考慮研究性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些問題,不斷分析,并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同學們,以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問題。教師在歷史研究性學習中,一定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方案,從而保證學生可以通過研究過程實現豐富知識,增長見識、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最后,研究性學習要結合學生日常教學,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而強化學生合作意識,同時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助力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我國西部地區中學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盡管還存在諸多問題,但這并不能掩蓋其自身魅力,它能滿足師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需求,對我國推行新課改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歷史教師不斷的進行研究,逐步使之完善,造福更多的教師和學生。
[1]趙然,覃敏.新課改背景下高考歷史的新變化[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4(10):44-44.
[2]李芳芳.準格爾旗第一中學開設高中歷史選修課的思考[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