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強
(大埔縣教師進修學校 廣東梅州 514299)
?
以情感投入促進問題學生的轉化
何銳強
(大埔縣教師進修學校廣東梅州514299)
教師的情感投入跟學生的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情感投入是轉化問題學生的基礎。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投入教師的情感,是教育轉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 情感投入 問題學生 轉化
“愛應該是教育的工具”這是蘇聯教育家別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之一。教師情感投入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規律。在很多課題研究中發現教師的情感投入跟學生的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問題學生是在班上思想表現差,學習差的學生,就是在某一方面表現差的學生,凡是做老師的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每一個學生都是成績良好,品行端正的人。但是問題學生的存在,是個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那么,該如何面對問題學生,怎么進行轉化教育呢?十多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情感投入是轉化問題學生的基礎。下面簡單談一下我的做法:
新課程倡導既注重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又注重學生的情感、價值和態度方面的發展,促進學生和諧、均衡地發展。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好,班里的什么工作都會很順利,并且完成得很好,所以平時要和學生多談心,多理解學生,知道現在班里的學生在想什么,喜歡什么,最不喜歡什么。師生之間的感情、觀點、思想交流與碰撞,能激發學生的智慧、潛能、興趣,能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教學管理十分重要。
大量事例說明,問題學生的心理是一種矛盾的心理。特點是正確與錯誤,思想與行動,愿望與現實,既矛盾又統一地存在于學生身上。這些矛盾經常引發各種心理沖突,并以變態或逆反的形式在學生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學生之所以出現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愛生情感,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教育轉化工作。
由于種種原因,問題學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自暴自棄,步入歧途,以至影響自己的一生。對這樣的學生,過多的批評指責只會加重他們的自卑感,促使他們自暴自棄。而采用“成功教育”,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卻往往能使他們認識到“我能行”,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使凋零的自信心逐漸復蘇。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要以鼓勵為主。要記住“有時一個和藹的微笑,一絲信任的目光,一句鼓勵的話語就能讓一個自卑的學生挺起胸膛”。失去自信的學生往往在學習活動中消極被動,在課堂上只當觀眾,不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所以難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我所教過的一個班中有這樣一位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上課就睡覺,作業不會做就干脆不做。針對這種情況,老師除了給他補課、對他進行思想教育外,還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選一些較容易的題請他回答,即使有點滴進步,也給以肯定和鼓勵,讓他體會到“參與學習”的樂趣,初步培養他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使他逐步樹立起學習信心,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后來,這位同學以較好的成績完成了學業。因此,教師要培養其參與意識,激發其學習興趣。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經常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心理學家威廉姆斯曾說:“人類最深的尋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贊美”。對于失去自信心的“問題學生”來說,不斷進行賞識教育,更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問題學生”得到老師的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展前途,以為在老師心目中是好學生,因而產生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教師對“問題學生”要轉變教育方式,由批評、斥責轉變為賞識,由“恨鐵不成鋼”轉變為“信鐵能成鋼”,進而給“鐵”加溫,也就是鼓勵、表揚。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觀察發現他們課內外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一點閃光點,抓住時機加以肯定,給予表揚和鼓勵。
總之,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投入教師的情感,是教育轉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要正確運用心理學知識,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癥下藥。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學習激情更高,學習信心更強,學習興趣更濃。這樣,他們就會徹底脫離“問題學生”的行列了。
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師的職責,將每位學生培養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更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都行動起來積極探索“問題學生”轉化的成功舉措,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推向前進,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而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