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豐城市隍城中心小學 江西豐城 331134)
?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陳靜
(豐城市隍城中心小學江西豐城331134)
眾所周知,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響到讀和寫,特別是閱讀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強弱。可長期以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一直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那么如何落實學生的主人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呢?筆者認為應讓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千變萬化。
小學 低年級 識字教學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1.采用直觀手段。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不約而同的迷上“動畫片”。針對這一現象,識字教學時,可以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個小朋友在陽光明媚、楊柳依依、草綠花紅的環境中游玩”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使他們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義。接著,憑借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陽光中游玩的情景,與漢字“春”建立起識記聯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個部件,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編識字兒歌:“三個小兒樂悠悠,紅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結記字方法后指導書寫。這樣通過動畫、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效果十分理想。
2.開展游戲活動。小學生天性喜歡游戲,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剛剛從絢麗多姿的游戲、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門,如果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上過早地壓上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不但達不到識字的教學目的,而且會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要盡可能通過游戲、表演、兒歌、操作、動手模擬等活動,讓他們的眼、耳、腦、手、口等一齊“動”起來,以“動”激活識字教學。比如,瑯瑯上口,生動有趣的兒歌,對低年級的兒童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把一些字編成通俗易懂的兒歌進行記誦,有利于學生主動識字。如教學“情”時,因“青”的構字率較高,前面也學過了“清”字,所以,利用識字兒歌:“山青青,水清清,心頭有事情。看東西用眼睛,出太陽天氣晴,說話嘴邊常帶請。” “己、已、巳”是易混字,“堵巳不堵己,堵了一半就是已”,孩子在一句簡短的歌謠中加強記憶,分清了“已”和“己”的字形,又拓展學會了“巳”。
學生的興趣有了,還得把生字正確識記下來,那么該如何指導學生正確識記字詞呢,我歸納了如下方法:
1.易生為師法
傳統教學往往采取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識字教學也同樣如此:教師先出示某個字,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字哪邊容易出錯,應該注意些什么。 “授之以魚,只供他餐;授之以漁,終生受益”。因此,我在教學中,逐步教給學生正確的學法,先扶后放,嘗試讓學生自己做小老師,讓他們自己想,自己說。一個個“小老師”都能獨立發現問題,并提醒其他同學注意生字的寫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諸如多一點、少一點、多一撇、少一撇之類的筆畫錯誤,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產生的錯誤等。“小老師”們的興趣很高,“學生”們的興致也很高,課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2.圖畫識字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學象形文字,如教學“日、月、山、火、田”這些字時,我利用簡筆畫,如教學“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簡筆畫,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也牢記在他們的腦海中了。
3.積累競賽法
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們還可以把識字積累寓于競賽之中,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鞏固已學的知識。
4.掌握規律法
我國心理學家艾偉早就指出,用“六書”去解釋生字能建立牢固的音、形的聯系。漢字中的形聲字約占七成,人教版小語教材的2500個常用字中,形聲字就占了2100個,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將對今后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5.形象記憶法
識記生字的過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較形象的描述,直觀的演示或聯系生活實際的話就比較好理解了。前不久我看過一篇文章,作者介紹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先生教“紙”字后,很多學生會多加一點,并且屢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帶來一張白紙,用飽蘸墨汁的毛筆在上面狠狠點了一下,紙上馬上出現了一片污跡。先生說:“現在這張紙已有了‘污點’,是廢紙一張,沒用了。”隨手一團,扔進了廢紙簍。從那以后,學生沒犯過此類錯誤,并且也給作者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這就是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
識字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于更多的后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漢字的歷史添上精彩而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