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1)
?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高專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策略初探
張穎
(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110101)
本文在闡述智慧旅游概念的基礎上,分析智慧旅游對旅游傳統崗位的影響,并提出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以期對高職高專旅游專業院校的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智慧旅游 旅游專業 人才培養
“智慧旅游”最早來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2009年9月14 日,IBM 總裁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此后,我國學者在對“智慧”的全面詮釋基礎上,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概念?!爸腔鄢鞘小笔恰爸腔鄣厍颉睆睦砟畹綄嶋H的具體實踐,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發展的新模式[1]?!爸腔勐糜巍笔窃凇爸腔鄢鞘小钡幕A上發展而來的,是智慧城市在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兩大領域的推廣和應用,也是數字旅游發展的高級階段。關于智慧旅游的定義目前國內業界和學術界還沒有一致的說法。一般認為,智慧旅游是借助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智能終端、信息資源共享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旅游者行為等方面的信息,對信息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以更加及時、準確、智能的方式為游客、旅游企業、旅游管理部門提供各種信息化應用和服務的一種全新旅游形態。
隨著智慧旅游的興起,對旅游業的傳統崗位提出新的要求,傳統的旅行社和旅游景區也在向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景區方向發展,就拿導游、計調、銷售三大崗位來說,主要帶來了如下變化:
1.導游
傳統導游的主要工作是為游客提供講解,解決旅途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并給予游客食、宿、行等方面的幫助。而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解決游客在食住行游購娛六方面的問題。在一些智慧景區,游客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驗證碼進入景區,還能通過二維碼跟隨智慧導航地圖的指示自由游覽,還可接收人工語音的景區景點講解服務,其信息量比真人講解還要大,而且不受時間限制。傳統導游員的講解功能被智慧化所取代,導游工作重點將轉向為游客提供高品質的個性化服務上。
2.計調
旅行社計調的主要工作是為團隊、散客安排接待計劃,并承擔與接待相關的旅游產品采購,負責落實旅游者的住房、用餐、用車、導游服務等接待工作。傳統旅行社的資源和信息整合主要是靠計調人員豐富的工作經驗來實現的,但在智慧旅游時代,計調人員可以通過計調業務管理系統,實現對各旅游要素的集中管理,計調人員可以在資源庫中采購旅游產品并安排行程。相對于傳統旅行社經營方式而言,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計調人員在智慧旅游時代其優勢并不明顯,具備駕馭信息能力的計調人才將越來越搶手。
3.銷售
建立在信息技術平臺上的智慧旅游模式,其在線預訂和網絡營銷對傳統旅行社依靠口碑、關系的營銷模式提出挑戰。特別是手機在線預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消費者的旅游模式。截至2015年10月,去哪兒網、攜程、藝龍等客戶端的累計下載量分別為1500萬、1000萬和800萬。互聯網打通了旅游供應商和游客之間的信息屏障,消費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量身定做專門的旅游行程和計劃。相比之下,傳統旅行社提供的同質且單一的旅游產品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在面對智慧旅游的沖擊,只有設計更具個性的產品才能留住游客。
1.加大信息化課程比例,提高學生信息化水平
高職院校一般都開設計算機類的基礎課程,主要學習信息化基本知識和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在旅游專業課程設置中開設旅游電子類課程的學校較少,旅游專業高職類院校應結合行業特點,增加智慧旅游相關知識和技能的課程教學,如物聯網與智慧旅游概論,電子商務概論,旅游電子商務,旅游信息與數據統計,虛擬現實技術簡介以及相關旅游實訓軟件的使用;實踐教學方面則充分使用基于3D虛擬現實的旅游導游或酒店服務管理軟件進行高仿真環境的技能訓練,主流電商平臺軟件使用訓練和旅游數據分析歸納訓練等[2]。以信息化課程和智慧的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化水平。
2.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旅游專業高職院校應該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學生崗位能力提升的多樣化需求,設計出崗位能力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職業素養、能力拓展、專業能力提升等教學內容。在整個課程教學中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深度參與“工作過程”,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加深工作印象,保證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的接軌。
3.建設“智慧型”師資隊伍,打造優勢互補團隊
“智慧旅游”理念下的旅游業與信息業的交集越來越多,這對于培養旅游人才的傳統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應培養多元化的師資隊伍,既要有懂旅游的專業教師,也要有熟悉物聯網、云計算、移動通信等新技術的技能型教師。而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培養本專業教師,可通過校內資源共享,請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來旅游專業上課,或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來講課。從長遠來看,可派本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并引進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優秀人才。打造出學科交叉,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才能培養出適合智慧旅游時代要求的智慧型旅游人才。
4.加強校企合作,實現“智慧旅游”人才的訂單式培養
對于目前智慧旅游人才匱乏的現狀,高職旅游專業可以與智慧旅行社、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旅游電商等企業進行合作,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共同培養智慧旅游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走在全國旅游院校前列的有山東旅院和上海旅專。山東旅院在2010年就與同程網開設了同程班,上海旅專電子商務班最后半年的實習都安排在同程、途牛這樣的旅游電子商務企業[3]。這種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方式,不但可降低了教育成本,而且還能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實現校企無縫對接。此外,高職旅游專業還可以與企業共同建立智慧旅游企業實驗平臺,為學生提供校內實訓場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任瀚.智慧旅游定位論析[J].生態經濟,2013(4):142-143.
[2] 楊靜.談“旅游電子商務”情境教學模式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4(1):104-105.
[3] 孫緣.“智慧旅游”時代對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研究 [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