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莉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第二小學 山東臨沂 276600)
?
小學綜合實踐課主題活動設計應致力于“三確定”
邱曉莉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第二小學山東臨沂276600)
本文根據小學實踐課的實施現狀和意義,提出小學綜合實踐課主題活動設計的“三確定”策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三個環節是十分重要,而且缺一不可的。
小學 綜合實踐課 主題活動設計 三確定
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成為目前小學培養學生的重點之一。小學綜合實踐課作為是為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綜合實踐課的培養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會得到有效提高。一是學生的創新能力會明顯提高。在萬眾創新時代,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直接關系著未來我國整體的創新水平。二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到有效培養。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通過老師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在活動課的開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都會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斷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動手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三是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能夠得到培養。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需要在一個小組或者團隊中國明確分工、相互配合。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合作,這些能力正是未來進入社會必備的能力,同時也會使學生終生受益[1]。
綜合實踐課程的設置和開展對我國小學教育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實際上在實施過程中,卻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如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并沒有明確的主題、內容以及有效的策略。另外,在師資方面,缺乏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具體方法上都很難改進。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創新[2]。因此,面對這樣的現狀,本文提出,在小學綜合實踐課主題活動設計上,必須要做到三個方面的“確定”,即確定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確定主題活動的活動內容、確定主題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
1.確定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
凡事預則立,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課堂中,必須要首先確定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這是關系到綜合實踐課程能否順利進行,實施效果如何。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課主題活動設計時,首先要確定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主要目標是鼓勵學生融入生活和體驗生活,認識和關心社會。
在學生處于小學階段時,學生在對生活的認知方面還十分欠缺,作為實踐課程,必須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生活的思考能力與溝通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時,應該通過積極地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對生活進行思考。具體方式有:問題引導、故事啟發、組織社會活動以及小組合作討論等。在內容上也盡可能做到貼近生活。在如今互聯網時代,很多學生從小就接觸互聯網,有些甚至還因為互聯網而受到了傷害。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去觀察周圍世界所發生的變化,引導學生認識到互聯網給我們的通訊、交流、生活帶來的便利,同時也幫助學會正確地認識互聯網所帶來的問題。從而很好地體會到生活中各種技術的發展給自己及家人帶來的影響,學生在通過簡單觀察后,再用心感受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感受和體驗生活,感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3]。
2.確定主題活動的活動內容
在確定了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之后,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也就可以隨之確定。在內容的確定上,可以多樣化,但是必須要根據不同的主題活動進行有效地選擇,千萬不能毫無邊際,隨心所欲。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在某一類別的主題活動中,往往不可能僅僅依靠一個或兩個學科就能對問題進行有效地解釋和解決的,這就需要各科教師的相互配合。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對現有知識進行調動和運用,可以很好地掌握和消化知識。同時,在確定活動內容之后,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或者其它方式,將內容更好地、更明確地傳達給學生,從而增加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在對圖形內容進行教學時,就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圖形,并且可以在課堂上就讓學生們進行尋找。小學生活潑好動,這樣的教學內容必定能夠激發學生們的熱情,進而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所以,確定類似的內容和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接下來要展開的實踐活動內容[4]。
3.確定主題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
在確定了綜合實踐課的目標和內容后,教師就需要進一步確定主題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進而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狀態,也可以促進教師更好地達到課堂教學的效果。當然,在確定主題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前,教師必須首先弄清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的。通常來說,小學綜合實踐課是需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結構的基礎之上的,教師不能在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上過分超越學生現有的能力和知識,從而適得其反。讓學生主動參與、提升能力和認知,從而更好地認識生活和社會,是小學綜合實踐課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在確定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時,就要注重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的情感及體驗,當然也要獲得相關的知識[5]。因此,“學生參與”是主題活動的有效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在明確主題活動的學習方式和實施策略后,就需要進一步明晰具體的實施方案,把教學要求賦予到實際實施當中。
[1]張明明.淺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實施[J].教改聚焦.2014(6):160
[2]樓徽君.淺談小學綜合實踐課的課程設計[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9(3):133
[3]張健.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0
[4]謝靜芳. 放飛心靈實踐創新——小學綜合實踐課實施初探[J].文理導航.2013(6):86-87
[5]陳聰.小學綜合實踐課主題活動設計應致力于“三確定”[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