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
立體化教學模式在基礎西班牙語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季敏
(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摘要: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硬件設備不斷提高,對西班牙語學習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將立體化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基礎西班牙語課程中,通過調整課程評價體系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主體意識,搭建西班牙語展示平臺,順應了教學改革的趨勢,貫徹了交際互動的原則,以期實現學生西班牙語知識橫向、縱向和深度的不斷拓展。
關鍵詞:立體化基礎西班牙語教學
基礎西班牙語屬于西班牙語精讀課程的范疇,是西班牙語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承擔著聽、說、讀、寫、譯等語言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為高年級的專業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極少有學生在小學或者中學階段接觸過西班牙語,絕大部分進入高校西班牙語專業的學生都沒有西班牙語學習的經歷,專業學習從零開始。因此,基礎西班牙語課程在各個高校基礎階段的西班牙語教學中,占據著大量的課時。《高等院校西班牙語專業本科課程研究報告》中指出:“一、二年級的西班牙語精讀課每周應設10—12課時以保證各項訓練任務的完成。同時需要配套的精讀教材及相應練習冊,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1]
全國大部分西班牙語專業的基礎西班牙語課程都使用董燕生、劉建編寫,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現代西班牙語》系列教材。這套教材由課文、詞匯、練習三部分組成,內容豐富、語法系統、深入淺出,受到我國西班牙語學習者的普遍認可與喜愛,號稱西班牙語學習的“藍寶書”。但是,社會的進步和語言的發展對西班牙語學習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一變化,2014年《現代西班牙語》進行了全面改版,更加強調語言的交際和運用功能,“教給學生有交際價值的西班牙語字詞、短語和句子”[2]。與舊版教材相比,詞匯量大幅提升,課文長度也增加了很多,語法提前現象時有發生,師生們普遍反映難度顯著提高。
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將立體化教學模式引入基礎西班牙語課程,可以使零起點的學生更多地接觸西班牙語,快速地適應西班牙語語境,高效地度過入門階段,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立體化教學模式提倡西班牙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調整課程評價體系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主體意識,搭建展示平臺,以期實現學生知識的橫向、縱向和深度的不斷拓展。
“測試是檢查教學大綱情況、考核學習成績、評估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3]。通過對測試結果系統科學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不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但是,以往基礎西班牙語課程的考核形式是期末筆試成績占100%,不利于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學生課堂上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也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學生們容易形成“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的懶散作風。
根據新版《現代西班牙語》的編寫特色與教學重點,教師可以嘗試將基礎西班牙語的課程評價體系進行相應調整,采用立體化的考核方式與評價體系,將測試分為課堂表現、課下作業、期末筆試三個環節。其中,期末筆試比重最大,占最終成績的50%;課堂展示占30%,課下作業占20%。這種課程評價體系的調整,必然會對學生的參與互動產生正面導向,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積極的自我展示,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改革目的。
課堂展示是實現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督促的平臺。課堂展示環節中,學生需要把教師和課本輸入的知識進行有效輸出,根據效果的不同,學生可以將自身表現與班內其他學生的表現直接橫向對比,明確自身位置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師生之間也可以對進行展示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和建議,以“局外人”的身份發現不足,促其提高。課下作業可以分為再現式和開放式兩種:再現式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和鞏固,只有正確的輸入才能有正確的輸出;開放式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期末筆試作為立體式課程評價體系的最終一環,重點考察學生的語法基礎、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與課堂展示和課下作業相輔相成,保證了語言學習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立體化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必須要適應教學改革的趨勢和變化,將新知識進行精心準備與構思,在教學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評價等環節發揮引導作用,預判學生可能存在的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啟發學生自己動腦,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能否激發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習創造力,是衡量圍觀課堂教學乃至宏觀課程范式是否具有歷史合理性和進步性的基本標準”[4]。
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減少在“滿堂灌”的授課模式,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現代西班牙語》教材改版以后,難度系數顯著增加,交際性特點極為突出,針對零基礎學生的第一篇西班牙語課文中,也沒有出現單個字、詞、句的講解,而是以對話的形式展現知識的重點與難點,直接進入西班牙語的交際層面。學生們很容易產生畏難的心理。因此,教師首先要善于對學生進行入門階段的知識鋪墊,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發揮漢語、英語基礎對于西班牙語學習的正面影響,化難為簡,把教學內容具體化、生活化和情景化,降低學生對西班牙語的陌生感。只有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西班牙語不難,享受到西班牙語學習的樂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對西班牙語的興趣,對這一語言進行深入持久的學習。
其次,為更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可以將班內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實行分組教學。學生針對不同的課文進行文本細讀,同組內成員一起討論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主動出擊,積極探索,尋找答案。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派代表寫到黑板上與其他小組進行共享,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可能是新的知識點或者教學的重難點,再由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和指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習得的知識,掌握地更加牢固,印象也更加深刻。這一環節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因勢利導、縱向拓展、排疑解難、畫龍點睛。
語言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時時刻刻變化與發展著。語言的學習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層面,更需要打開思路、與時俱進、開放式地進行學習,切實體驗生活中生動、鮮活的語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硬件設備不斷更新的時代特色為學生們開放式地學習西班牙語創造了可能與便利。QQ平臺、微信平臺、網站平臺等都為學生提供了海量的視頻、聽力、文字素材,提供了與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們一對一的交流機
會,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西班牙語的運用技巧與魅力所在。
網絡互動作為基礎西班牙語課程的拓展與延伸,使學生與生活中生動鮮活的語言零距離接觸,增加了西班牙語的有效輸入。然而,只有把西班牙語進行有效的展示,學生們能夠在這一環節體會到學習的自豪感與滿足感,才能不斷地提高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需要大力拓展西班牙語的立體化展示平臺,為學生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展示機會,比如:實景訓練、以賽促學、活動輔助等。實景訓練要求師生共同模擬西班牙語的語境,再現飯店、海關、入境、購物等的真實場景,學生們則可以利用已有知識自由發揮,訓練口語的應變與表達能力。以賽促學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競賽環節,比如自我介紹比賽、動詞變位比賽、單詞拼寫比賽、語音過關比賽等,激發學生進行個體展示,實現提升素質、鞏固知識的目的。活動輔助環節則可以采用歌曲、話劇、演講、辯論等形式,把西班牙語的文學、文化、習俗等進行全方位展示,大容量、高效率、全方位地增進學生對西班牙語和西班牙語世界的了解與認知。
網絡互動、實景訓練、以賽促學、活動輔助等作為西班牙語的立體化展示平臺,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信心,提高了西班牙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增強了師生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密切了師生感情。
橫向對比、縱向拓展、深度探索,教師把立體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基礎西班牙語課程中,通過調整課程評價體系、提高學生主體意識、搭建西語展示平臺等方式,貫徹了新教材提倡的交際互動原則,順應了時下教學改革的趨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邏輯思維,為西班牙語高年級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書九、劉元祺,全國高等院校西班牙語教育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M],2015:P10
[2]董燕生、劉健,現代西班牙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M],2014:P2
[3]于漫,西班牙語專業四級水平測試總結與分析.上海:外語測試與教學[J],2013年3月,P19
[4]潘涌,基礎教育改革的最新“中國案例”.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學報[J], 2014年第4期,P132
季敏(1981.5~),性別:女,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西班語教學,英美文學。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