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琪 周麗蓉
美術教學現狀及策略探討
□張 琪 周麗蓉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化,教學技術的提高進一步提高了學科教學效率,但美術教學仍存在相當的問題。文章對美術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相關策略進行了探討。
美術;教學技術;策略探討
當前,傳統的教學思想仍然對當今教育有較深的影響,而美術作為一種藝術的最普遍表現形式,可以形象、生動地抒發創作者的情感。所以,教師應進一步加大對美術教學的理論研究,以提升實際教學水平。
1.沒有明確美術教學的目標
無論哪科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否則就是盲目的、效果不佳的教學。但就目前來說,絕大部分學校對美術教學都沒有具體而明確的教學目標,這就導致現代的美術教學帶有一定的盲目性。美術教學的最主要目標不應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畫家,而是將美術教育作為一個人全面發展的憑借與工具,通過美術對學生的熏陶,間接啟發學生的智力、開放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此外,美術的色彩還包含很多美好的東西,通過美術的學習,要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現階段大部分美術教學都還止步于對學生專業繪畫技能的傳授,而對于實踐部分的教學卻很缺乏,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差。
2.美術教學內容陳舊
很多學校都將美術教學的重心放在對學生繪畫技能的培養上,教學的內容仍是延續傳統的方式方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設備的利用極大地方便了校園教學,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無法突破原來的局限,導致教學與當今社會的發展嚴重脫軌。當前,雖然高校的美術專業眾多,但美術專業教學之間的內容卻少有實質性區別,這就導致了教學資源被大量地浪費,使人才培養的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此外,美術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且書本內容陳舊,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要求,這就使得社會對美術相關改革的要求日益迫切。
3.美術教學方法落后
這里先出示一個“掛盤裝飾”案例,案例中要解決掛盤的圖式變化問題。
師:示范做一個掛盤。(學生觀察)
師:你們想剪什么樣的花邊掛盤?
生:想做圓形的。
師:(多媒體出示不同形狀的掛盤,包括、正方形、橢圓形)
生:(做掛盤,然后展示)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案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首先示范,再征詢學生的喜好讓其自行設計。仔細分析,這種教學雖然在原來的基礎上進步很大,但仍不能擺脫傳統的“一刀切”“滿堂灌”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具體差異,衡量的標準也比較單一,所以效率依然偏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的潛力得以有效開發,使教學效率顯著增長。
4.與其它學科缺乏聯系
我國一直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各個科目間的聯系。然而,多數美術教師都忽略了這一點,在講授過程中僅局限于自己領域的學科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既不能讓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又很難系統、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明確美術教學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美術教學才會一直沿著正確的方式、方法、方向前進,在前行的過程中才會減少進入“歧途”的機會。因此,美術教學要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其樂觀開明、積極向上、健康綠色的心理素質,提高其對大自然顏色的敏感度,賦予其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同時,學校還要加強對學生文化修養方面的教育,以美術教育為載體,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習慣及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美術方面的創作能力。比如,在之前的案例中,教師也可通過網絡視頻,要求學生對不同掛盤進行觀察及了解后,再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計,這樣就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2.合理設置美術教學課程
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苛刻,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在考慮社會具體要求的基礎上合理分配及調整以往的美術教育課程。學校美術教育課程的設立一定要結合本專業的具體特點,不能以偏概全,要多考慮社會的發展狀況,還要考慮學校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條件,使之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美術教育的作用。此外,還應制定合理的教學要求。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對學校基礎課程的講授,因為基礎課程是學生一切能力的源泉,只有基礎牢固,在培養其審美觀、藝術觀時才能事半功倍。
3.豐富美術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影響美術教學質量的直接因素之一,它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一個學校美術的教學水平。目前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學生的美術學習自然也就處在被動的地位,這也是目前學校美術教學成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突破傳統的束縛,豐富教學方法,并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充分運用現代高新科技對美術教育帶來的優勢,如多媒體教學、電化教學等,以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4.加強美術教學的實踐環節
盡管教師對實踐的重視程度大大高于從前,但是具體的調查研究結果仍然難以令人滿意。筆者認為,學習的目的是應用于實踐,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理論教學,教育者可從社會聘請美術方面具有威望的專家,定期舉辦關于藝術知識性的講座,還可以開展一些美術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參觀一些畫展、現場臨摹等,由此,將課程教學與實訓有效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創作能力。
美術教學作為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相關學者及學校應對美術教學采取高度重視的態度。美術教師要了解美術教學的現狀,分析、探討相關處理對策,以切實提升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1]宋陽.高校美術教育的弊端與未來發展方向探析[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4).
[2]孟春艷.高校美術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3]封永輝.淺析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6).
[4]陳冬東.淺析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育現狀以及應對措施[J].學周刊,2015,(20).
[5]何開花.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現存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中國人,2016,(5).
(編輯:朱澤玲)
G623.75
A
1671-0568(2016)30-0039-02
張琪,湖南第一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本科在讀;周麗蓉,湖南第一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