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花
提高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方法分析
□馬秀花
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足球教學頗受學生歡迎。但在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影響下,學校對足球教學的重視度不夠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不強,以至于學生的足球學習積極性大幅降低。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推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落后性逐漸體現(xiàn)出來,部分教師開始設法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并有效改善了小學足球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將簡要闡述提升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積極作用,對影響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據(jù)此探討提升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具體方法。
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
小學足球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也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團隊協(xié)作意識,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亦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教學手段也頗為單一,部分學生對足球教學的興趣并不高,無法通過課堂教學掌握系統(tǒng)的足球知識和技能。因此,如何提升小學足球教學的趣味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足球教學的興趣,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現(xiàn)實問題。
小學生天性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吸引其注意力,使其集中精神學習,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很難充分掌握足球理論和技巧,如此一來,不僅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鍛煉效果會大打折扣,小學足球教學的效果也得不到保障。而提升小學足球教學的趣味性,能夠較好地契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其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的參與度。由此不難看出,提升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既對教師有序開展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有較大幫助,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體格,增強身體素質。
1.教學觀念
長期以來,學校都將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判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基于此種觀念,教師并不太關注足球教學是否具有趣味性。同時,部分體育教師沒有意識到足球教學趣味性的積極作用,因而在足球教學過程中不太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強。
2.足球配套設施
當前,大部分小學沒有購置配套的體育設施,甚至有些鄉(xiāng)村小學的足球場地都不符合基本標準。在這樣嚴重缺乏足球教學資源的情況下,教師要有序開展足球教學都有較大難度,足球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是難以得到保障。
3.教師隊伍建設
現(xiàn)階段,大部分小學足球教師不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許多足球教師就是體育教師并非足球專項出身,而且專業(yè)技能也不夠,不太了解提升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在進行足球教學時很難增強學生的趣味性。
1.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優(yōu)化足球教師隊伍
學校領導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提高對足球教學的重視程度,適當增加足球教學的課時和課次,并將提升足球教學的趣味性作為一個重要教學任務和考核項目,以有效增強教師提升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意識。同時,為了確保教師能夠認真落實足球教學目標和計劃,切實提升小學足球教學的趣味性,學校需要優(yōu)化足球教師隊伍、提高足球教師的納入門檻、適時組織足球教師進行培訓,以進一步提高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能力和水平。
案例一:針對教學觀念和教師隊伍優(yōu)化的改革,可以借鑒在足球教學趣味性提升方面的優(yōu)秀事例,如某小學過去足球教學課程為16周,共計32課時,教師的教學任務以傳授基本理論和技術為主,每學期末對學生進行理論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足球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就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多采取知識灌輸和簡單技術練習的方式開展教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強,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平均分在60~70分之間。后來,該小學將足球教學課程延長至18周,共計36課時,并在做好學期末考試測評的基礎上加強對日常足球課堂教學情況的考評,敦促教師將提升足球教學的趣味性納入教學計劃和目標中。同時,在聘請足球教師時,除了對教師專業(yè)知識和足球技能進行考核,也對其趣味性教學的能力進行評估,并每月組織教師進行3~4次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傳授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方法和手段,如“群龍戲珠”“銀珠滾滾”“飛躍龍門”,同時,進入新一輪的培訓課程之前都組織教師運用上一輪培訓課程中的內容進行演示練習,以便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培訓中學到的方法和手段來提升教學趣味性。
2.加強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創(chuàng)造健康體育環(huán)境
學校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擴充建設,適時增加足球運動場的面積,使足球場地可以容納更多的學生。學校應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對足球運動場和設施設備進行檢修,定期做好課前的檢查和維護管理工作,以創(chuàng)造安全、整潔的足球教學環(huán)境。同時,學校可以不定期組織學生參加足球友誼賽,這樣,學生為了學到更多足球運動知識和技能、贏得比賽勝利,將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足球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足球教學趣味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案例二:某小學過去足球場地的長度為80米,寬度為40米,由于長期未進行檢修,運動場的畫線變得非常模糊,球門區(qū)、罰球區(qū)以及角球區(qū)之間的界限越來越不清晰,球門中的球網(wǎng)、門柱也因為破損而無法有效投入使用。同時,足球僅5個,卻有3個存在質量問題,護腕、球襪和球鞋等足球裝備也不齊全,為避免學生受傷,只開展過1次足球比賽。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較低,教學效果也較差,學生期末成績最高不超過75分。后來,該小學對足球運動場進行了擴建,將其長度增加至100米,寬度增加至80米,并根據(jù)擴建平面設計圖對畫線進行了調整,確保其清晰合理;對球門進行了更新,確保其固定牢靠,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3.豐富足球教學方式,營造趣味教學氛圍
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自己的主導作用,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營造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足球教學的興趣,使其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有效增強足球教學的效率。
案例三:某小學過去采取單一教學方式開展足球課堂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都是先教學生基本理論,然后讓學生自由進行練習。這樣的足球課堂較枯燥,無法提升學生參加足球運動的興趣,以至于大部分學生都不積極參加練習,足球教學效率較低,甚至有部分學生的足球考核不及格。后來,該小學足球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營造趣味性課堂教學,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在足球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傳授課堂中,教師積極引入“捉猴子”“足球保齡”“活動球門”等趣味性游戲進行教學。同時,在進行世界杯、歐洲杯、歐洲聯(lián)賽等重大足球運動比賽期間,教師也借助多媒體技術或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組織學生觀看此類足球比賽。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改背景,小學足球教學更加重視素質教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無法適應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fā)展需求,難以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而增強教學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足球學習的欲望,提高其參與熱情,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學校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優(yōu)化足球教師隊伍、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創(chuàng)造健康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豐富足球教學方法,營造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氛圍。
[1]郝帥.小學體育中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與方法分析[J].時代教育,2013(8):224.
[2]胡軍玲.增強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 2014(6):45.
[3]胡超.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J].新課程(小學), 2015(11):175.
[4]劉秋平.增強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新校園(中旬), 2015(10):57.
(編輯:張 婕)
G623.8
A
1671-0568(2016)30-0080-02
馬秀花,昆山周巷小學,體育學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