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開萍
網絡環境下小學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的實施研究
□武開萍
開展網絡環境下小學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的實施研究對推進小學整體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現階段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本文以此為視角對相關問題展開了嘗試性的研究。
網絡環境;小學;校本教研;專業成長
針對網絡環境下小學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對推進小學不同學科教學工作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同時也給傳統的小學校本教研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應該看到,網絡環境下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為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同時,也搭建了一個嶄新的業務能力提升平臺。要搭建網絡教研平臺,首先,要加大網絡環境的優化構建力度,加大網絡教研設備的投入力度。要加強校園的網絡建設,不僅要配備較高標準的服務器,還要加強配備必要的網絡教研室,同時還要配備網絡遠程教育演播教室。與此同時,諸如電腦、電子交互式白板等網絡教研設備也要盡可能地做到數量充裕,以此促進網絡教研活動的高效開展。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小學校本教研的特點,以及小學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實際需要,搭建小學校本教研專業化的網絡教研平臺。此外,還要重視小學校本教研相關資源的收集,收集一些教研資源庫、教研軟件,鼓勵小學教師根據各學科的教學實際情況運用網絡自主開發小學校本教材、精心設計小學校本教案、開發小學校本教學課件,收集、整理、制作多種教學實錄、教學視頻、教學動畫、教學圖片等。通過加強網絡環境的建設,為小學各科校本教研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豐富的網絡小學校本教研為依托,為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研資源保障,利用網絡平臺在小學校本教研的實施中不僅打破了時間的限制,也同樣打破了空間的限制,構建了個體、群體、專家整體互動的小學校本教研模式,通過搭建網絡平臺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學校本教研資源的建設與利用,促進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在以往的小學校本教研活動實施中,教師往往并不不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角,教研活動的實施都是圍繞著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而進行。小學教師在校本教研活動實施中的主人翁意識沒有得到有效地激發,對于參與教研活動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開展教研活動的熱情不高,對教研活動的實施缺乏興趣,教研活動的主體性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教研活動的實效性不強。要改變這樣的局面,就要改變舊有的教研理念,在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實施中,努力營造一種合作探究的氛圍,與此同時要加強小學校本教研監督機制的構建,成立以網絡為載體的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加強網絡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深入挖掘小學教師身上所蘊含的教研潛能,讓小學校本教研“活”起來,以此推進小學校本教研的高效開展。應該看到一些小學教師對于網絡教研的實施缺乏重視,認為以網絡為依托開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沒有太大的意義,總是片面地認為只要將課備好就行,這樣的認識顯然是不夠科學的。運用傳統的教研方式,固然也能夠收到一定的教研成效,但是此種教研方式與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實施的效率相比較則相差甚遠。因此,在開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中,要讓教師明白運用網絡開展教研活動的重要性。在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中,要以教師的教研需要作為校本教研活動實施的根本需要,要以提升校本教學效率作為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要引導教師在校本教研活動中,能夠自主研究、自主學習、自主整理網絡教學資源,讓教師成為小學校本教研的真正主角。積極引領教師參加行動研究的同時,也要引領教師積極地開展教學實踐的反思活動,以網絡作為小學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重要手段,以此提升教師校本教研的實效性。要組織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動。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交流不同教師的校本教案,通過教案展示、課件展示,運用聲音、視頻、圖像等多種展示方式,讓教師充分交流、學習,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收獲更多的教研成果。要打造小學教師教研的網絡交流平臺,通過網絡教研群的建立,更加方便教師在網絡上開展教研交流活動,這使得教師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時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變得更加自由和靈活,這對教研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網絡環境下轉變小學校本教研的觀念,以教師作為小學校本教研的主角,這是促進小學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
應該看到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還存在著一些不利的因素,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信息技術的掌握還有待于加強,尤其是在學校中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教師,雖然在學科教學中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于網絡技術的掌握還存在著一些困難。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就要重視開展網絡技術的培訓,以此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在近些年來,應該說教師參與了許多次的信息技術考試,也都相應的獲得了信息技術的等級證書,但是這些技術的學習,往往在實踐中實際應用性不強,難以滿足教師運用網絡開展教研活動的實際需要。因此,學校在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時要從學科需要出發,針對教師教研活動中所需要的信息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尤其是針對年齡偏大的教師,更要選擇那些簡單實用易于操作的信息技術內容來開展培訓,讓每一位教師在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都能夠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靈活地運用信息技術,以此推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高效開展。通過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提升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實效性,這是提升小學校本教研效率的重要措施。同時,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這是促進小學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手段。在以往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中,往往教研活動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傳統的教學方式而展開,教學方法的研究,以及教學手段的運用,也是以課堂知識的灌輸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教學方式的教學實施內容則很少涉及,這樣的小學校本教研活動實施對提升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開展小學校本教研時,要重視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有效整合,要將學科知識的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運用緊密地結合起來,教師在教研中要深入地思考如何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有效提升學科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學科素質的更好提升,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資源的整合促進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對促進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校本教研活動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首先,要重視處理常規教研與網絡教研的關系,在開展網絡教研的同時,不能忽視常規教研的開展,要使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共同提升小學校本教研的實效性;其次,網絡教研要重實質,要突出一個“研”字,要讓信息技術在教研中真正發揮作用,以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更好地提升小學校本教研的實效性,促進小學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再次,要充分發揮網絡教研的延續性,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在網絡教研實施的時候發揮作用,也可以在網絡教研結束時,對于教研時還沒有充分解決的問題,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一步地開展后續的教研活動,解決一些沒有解決的教研問題。因此,發揮網絡教研活動的延續性是非常必要的。
開展網絡環境下小學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的實施研究對促進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的實施,推動專業化小學教師隊伍的構建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因此,本文開展相關問題的研究極具現實意義。
[1]翟軍衛,郝會欣.開展網絡小學校本教研促進小學教師專業成長[J].中國成人教育,2010,(20).
[2]欒學東.信息化環境中小學校本研修的變化與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4,(2).
(編輯:趙 悅)
G622.0
A
1671-0568(2016)30-0100-02
武開萍,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城關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