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毅
(遼寧省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中學 遼寧撫順 113006)
?
淺談初中文言文自主、合作式學習的點滴體會
盧 毅
(遼寧省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中學 遼寧撫順 113006)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走進新課程,走進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自主的升華,而探究是自主合作的最終目的。
幾年來自己一直努力認真的實踐和嘗試著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下面結合自己上過的一節(jié)課——《曹劌論戰(zhàn)》這個案例,淺談初中文言文自主、合作式學習的點滴體會。
語文教學要向課堂要效率。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能夠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確立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明確教師合作者、引導者的地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中調動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語文方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習慣,最終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這節(jié)課筆者的體會是:
近幾年語文考試說明對文言文的要求是準確掌握詞義、句義、段意,所以這也是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內容。在《曹劌論戰(zhàn)》這節(jié)課上自主學習的內容是1.結合書下注釋、古漢語字典疏通第2、3段的文意。2.在學案上圈點批注(學案上加點的詞語和畫線的句子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由于在平時文言文學習的課堂上一直這樣訓練,學生們很習慣也很認真,所以備課時候準備用4分鐘完成。但由于當天聽課的老師較多,學生很緊張,查字典和圈點批注都比平時慢,筆者不停的巡視,4分鐘的時候還有一半的學生沒有完成,如果叫停,繼續(xù)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后面聽課的“行家里手”一定會看出問題,如果延長自主學習時間又怕后面時間不夠,筆者真的很緊張。但平時的課堂實踐讓我堅信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實踐證明,筆者的做法是對的,在后面的小組合作、課堂檢測等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從速度上和準確度上都比預計的更快、更好。所以,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習的時間。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褌€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fā)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幾年前魏主任到我校視導的時候和全校的語文老師座談的主題就是小組的自主、合作學習。在專家的指導下筆者的理論知識有了提升,接著在學校搭建的平臺上又實踐了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4人分為一組,小組內分1、2、3、4號,本來分號的權利是下放給學生的,結果每個小組不約而同的按成績把號排好,并推選1號作為組長。剛開始小組之間力量不均衡,后來又座位不理想,平時的課堂上還得討論問題,后來借助自己是班主任的優(yōu)勢干脆為了小組合作適當?shù)膿Q了座位,以達到讓小組內交流方便力量基本均衡。這樣也為其他學科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創(chuàng)設了方便,奠定了基礎。
1.讓學生積極合作
《曹劌論戰(zhàn)》這節(jié)課安排了3次小組合作。第一次是緊接著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內容是對2、3段的詞義、句義質疑和查缺補漏。1號組長會負責組織小組內質疑,查字典互助解決自主學習中的問題,接著安排小組內接龍式的讀一句翻譯一句查缺補漏。遇到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會與臨近的小組聯(lián)動,如果再解決不了他們會向老師質疑。通過小組內同學積極合作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就水到渠成了。第一次的小組合作突出讓學生積極合作。
2.讓學生知識互補、能力提升
之前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讓學生能夠熟練的解詞、準確的翻譯為下面學習的重點內容段意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第二次小組合作也是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段意服務的。為了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識記段意,設計了4個層層遞進的問題:
a.讓學生們看2道題:曹劌認為什么時候進攻、什么時候追擊?齊讀第2段后,用原文回答問題?b.進攻、追擊都是作戰(zhàn)的過程,借助關鍵詞概括第2段的段意?c.根據(jù)前2道題的提示,第2段可以分為2層,怎樣劃開?d.翻譯第3段,請學生思考如何把第3段可分為2層?
在連續(xù)回答了4個簡單的問題后需要小組合作的問題是仿照第2段的2個問題為第3段設計2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主要考察學生對第3段內容的理解,設計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提煉出第3段段意的關鍵詞。概括能力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能力之一,實踐表明學生的概括能力參差不齊,小組合作可以做到知識的互補和能力的提升。第二次的小組合作突出讓學生知識互補、能力提升。
3.讓學生展現(xiàn)自我
現(xiàn)在中考的文言文是課內、課外的比較閱讀練習,人物形象是其中的考點。如果是回答重點內容人物形象的相關答題點,就沒有必要小組合作了。但筆者設計了一道逆向思維的題,所以第三次小組合作是圍繞人物形象設計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的比較練習題。試題出現(xiàn)后各小組討論進行的如火如荼,學生們各抒己見、有人聽課的緊張氣氛早已煙消云散了。通常各小組的1號是口才較好的女生,各小組的2、3號男生居多,其實很多男生的思維更發(fā)散,在小組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雖有待提高,但在小組討論中他們的思維是超前的,他們的點子經(jīng)常被采納,他們在小組中展現(xiàn)了自我,同樣充滿了自信。第三次的小組合作突出讓學生展現(xiàn)自我。
總之,《曹劌論戰(zhàn)》這節(jié)課從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式學習入手,努力轉變教師的教學角色,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營造濃郁的學習語文氛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入文本、讀悟課文、查閱資料,通過自主、合作式學習,充分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自覺的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全班的學生能夠互動和交流,形成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自主交流的課堂學習氛圍。
其實教學離不開管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在實踐自主、合作式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的班級管理也在潛移默化的變化,循序漸進的提升著。
日常班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如掃除:之前不用勞心費神的現(xiàn)分組,干活中也很少出現(xiàn)“三個學生沒水喝的局面,”之后的檢查、反饋也很方便。所以只用一組學生就可以把活干的很有效率。
課內課外的小組合作讓各組組長更有責任感,而且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日常學習中,班級座位是經(jīng)常調換的,所以可以大膽的啟用新的組長,新啟用的組長通常是臨界生,情商帶動智商,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在同學的關注和老師的幫助下,臨界生們會給我們驚喜。
在自主、合作式學習的道路上筆者還在蹣跚學步,因為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還需豐滿;在自主、合作式學習的道路上滿懷激情,因為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中已經(jīng)嘗到了甜頭;自主、合作式學習的道路崎嶇坎坷,但堅信路上的風景山花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