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清
(漳州大寨中心小學 福建漳州 363000)
?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改革
周小清
(漳州大寨中心小學 福建漳州 363000)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因此,學會運用多種方式評價學生,建立完整、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關鍵詞:教師 學生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從本質上說是對教學效果的一種衡量。傳統的教學評價側重于檢驗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掌握牢固,但卻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從學習中建立情感態度價值觀,新課標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了從以知識為本到以人為本的轉變要求。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淺談我對教學評價改革的四點建議: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方式應當多樣化,可以將考試、課題活動、撰寫論文、小組活動、自我評價及日常觀察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傳統的教學評價更看重學生的分數,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是否優秀,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收獲不到學習的快樂,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但對于教師而言這種評價方法卻簡單省事,但卻難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重視個人評價、小組內互評以及家長評價
個人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主,主體單一。但其實只有學生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學習的發展過程,是學習的情感體驗者。所以教師應該多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改變學生總是被動接收老師給予的評價,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明白如何突破學習重難點,學會自我調整,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好習慣,而不總是被動接受,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習不再被動枯燥,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對于孩子的成長也大有益處。
小組內互評:現在的學生自我存在感較強,較難接受他人意見和建議,通過小組互評,使學生學會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也對他人提出意見和建議,小學生年齡還小,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引導性的語言,促使學生學會互評,例如:“你覺得他這樣做好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其它同學跟他們的看法一樣嗎”“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通過小組互評,讓學生懂得去理解和欣賞他人,提高學生自我認識和評價他人的能力。
家長評價:學生從學校獲取知識,而家卻是學生消化知識的重要場所,家長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上的情感心理變化最有發言權。因此,了解家長對教學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2.重視口試與面試
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以筆試為主,評價方式死板,但口試與面試卻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走出課堂,更加注重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改變題海戰術的枯燥學習方式。
3.重視二次評價
針對學生考試未發揮出正常水平或者待及格的情況,除了對他們進行積極的言語引導以外,給予他們重試的機會,不僅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對自己的不足補缺補漏,也能通過重試獲得成就感,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1.作業
作業是數學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除了批改學生的作業,我也重對學生作業的二次批改,即學生作業的訂正情況,這不僅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也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進一步的了解。
2.課堂提問
教師經常忽略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而單純只是為了調動課堂氣氛,他們心里往往已經有了答案,當學生的回答與心中的答案不同時,教師總是急于否定,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澆滅,影響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當學生回答符合他們預期時,又急于肯定,這就讓其他有不同看法的學生沒有回答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的創新和發散思維能力不僅得不到提高,還會受到阻礙,因此課堂上,我習慣用“還有不一樣的看法嗎”“你們同意嗎”等語言取代“你說的不對”“是的,就是這樣”。對于學生的回答,不做絕對的評價,讓學生多討論,多探索,多發表看法。教師的作用不是評價答案,而是作為一個引導者,推進討論的進行,防止學生跑題。做到延緩評價,留給學生討論和探索的時間。
3.數學學習日記
數學學習日記的評價方式對于大部分學生甚至教師可能都比較陌生,但養成每天書寫數學學習日記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了解學生的困惑和興趣,有助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總結和反思,這也符合數學課程標準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能力的要求,通過用數學語言和文字語言的表達,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梳理和反思。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部分學生在課堂提問時會想不會說的尷尬狀況。
數學學習日記的書寫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慢慢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例如“以幫助同學講解某道題目的立場”,“從向朋友講述在課堂上數學活動的角度”來切入。教師還可以規定學生書寫數學學習日記的格式,用具體完整的方式使學生學會書寫數學學習日記。
4.成長記錄袋
成長記錄袋有助于教師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再分類,更有利于教師收集信息,例如“代數成長記錄袋”“幾何成長記錄袋”“自我小結與反思成長記錄袋”。
在公開課中,經常聽到開課老師說“你真棒”“真聰明”“說的真好”,這樣的語句在課堂中被反復用到。但我認為,這樣沒有針對性并且被頻繁用到的過于形式化的語言,對學生起到的激勵作用是不明顯的。如果可以用“你預習得很認真”“你真努力”“你對這道題的解釋真好”,會更有針對性。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還是某某同學回答得比較好”“你怎么就不能向某某同學學習”。我們常說,以彼之長,比己之短,每個人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學習特點不同,是無法進行比較的。在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口算能力很強,但對應用題的理解卻不理想,代數方面很不錯,但幾何空間想象能力卻差強人意。所以對學生,我更提倡用橫向比較的方法,自己跟自
己比,這更側重于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發展。做到因人而異,真正的關注到每個學生。所以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你進步很大呀”“你這段時間的學習態度好多了”“你的表達能力提高了”等等的評價方式。這種真誠而又貼切的表揚方式不僅呵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也拉進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改變“好”的同學受表揚,“差”的同學總挨批的消極評價方式。
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通過對學生發展過程的評價改進教師的教學,另一方面又可以對學生的發展提出具體的、合理的改進建議,這就是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以學習成績評價學生的方式 。
教學評價改革對教師的教材處理、教學表現以及對學生的評價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教學評價改革給教師帶來的困惑和迷茫可想而知。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的主要問題有:評價目標多元化中多元因素的取舍、評價方法的選擇、學生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比重以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保持與激發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通過教師之間的溝通以及以往的經驗進行解決。在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教學評價制度之前,必然要經過不斷摸索、實踐和總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養成了寫教學后記的習慣,我們經常說:“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如寫三年的教學后記。”教學后記促使我們去總結和反思,也將我們的優勢和不足記錄下來,為日后教學評價的總結和完善提供依據。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認真改進,一定能構建出一套科學完整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
作者簡介:
周小清(1987),女,福建漳州人,漢族, 小學數學教師。